本帖最后由 求真 于 2017-5-6 21:58 编辑
7 q: P ~0 {! u
; F/ i4 \/ y- G7 j- w尊重学生志愿 避免“抢生源” 今年高中招生怎么招,一中、二中、四中等公办中学和民办中学都不得不考虑生源问题,还得担心所谓“抢生源”的问题。抢生源为什么用括号呢?学生能被抢走吗?这“抢”,肯定不是不是强迫,更不是梆架,那么,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怎么能被抢走呢?说不通,我不信。 但是,为什么有分配到A校的学生,会去B校呢?或许分到一中的学生会去二中呢?或者分到二中的学生会去正源呢?按辩正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己。因为学生不愿意报考被分配的学校,没有尊重他的志愿,所以当有的学校一发出招收信息,便闻风而去了。这是画圈圈造成的结果。 这结果给了个别学校教学质量上不去的借口。以往,有的学校主要负责人经常讲,甚至在大会上鸣不平,说某某学校抢走了好多好多优秀生源。并且把成绩上不去,归咎于别校抢了生源。我想这个问题要少怪他人,多怪自己,你的学校环境好,高考成绩好,教学质量高,不但别校抢不走优秀生源,还会吸引优秀生源。人往高处走嘛!有的学校高考成绩一年又一年不如人意,能怪别校抢走了优秀生源吗?要说“抢”,谁都可以大力宣传,大打广告嘛,都可以抢嘛。 有议论民办学校,特别是正源学校最好“抢生源”。上级规定民办学校自主招生,她当然要大力宣传、广告。但不管采取什么办法,还得有个先决条件——教学质量。如果她的教学质量不好,高考成绩差,任由她高音喇叭大喊,甚至上门游说,学生也不会上当。民办学校要赚钱,比公办学校收费高,还能“抢”到优秀生,凭的就是教学质量,高考成绩是硬道理。但是,据正源学校反映,她的学生主要是农村孩子、留守儿童,高考成绩好的也是这些孩子。 为了避免“抢生源”的陈词滥调,建议教育局对高中招生不画圈圈,尊重学生志愿。上公办上民办,去一中去二中由学生自主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