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80
- 主题
顾问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华林 于 2017-6-12 22:15 编辑 1 o* n$ W2 d! F! d1 v: u
/ A) h( T l- ~' z9 {; \* R 早就听说耒阳西乡丛苞有一处天然的生态文化景观,以古树、石怪、水美、林幽而著称,被耒阳人誉为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小“九寨沟”。5月10日上午,徒步协会一行20人自驾车来到了心仪已久的丛苞公园。丛苞原是磨形乡管辖,现隶属余庆街道办事处水口村,距市区约40余公里。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走进丛苞,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山峦、流水、瀑布、丛林,好一派原始风貌;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空气清新,青山如黛,碧水潺潺,晨雾缭绕,似人间仙境。是游人休闲感受自然、享受田园乐趣的世外桃源。+ t0 k0 t! C, l
丛苞境内有一条4公里长的小溪,常年流淌不涸,当地人把它喊门前江,因溪水流经丛苞,所以又叫丛苞江。丛苞江发源于长坪乡,和太平水库水流相连。它流经几个乡镇,最后从南京镇注入舂陵江。高滩瀑布是丛苞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游人来此观光。高滩,水深无底,瀑布之下,生一溶洞,洞深无人可测。古有藏鳌之说,相传有一渔夫,家境贫寒,因母患重病,为筹银救母,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撑灯入潭布网捕鱼。当时江发大水,潭水高涨,四周陡峭若悬,正值渔夫为立足之处而急时,忽见水面显一露石,渔夫大喜,循壁踏步立于石上,张网勤捕。至黎明时分,鱼篓已满,正欲收网归家,顿觉脚下之石左右晃动不已,紧忙离石上岸。回首一望,石已渐渐自游,貌似一龟沉落水底,渔夫惊怵大悟,原来整夜之鱼,竟是神鳌出洞相助。美丽的传说给人以启迪,孝心可以感动上苍。
& j/ w, x B# H9 W3 O3 y2 h 瀑布在海拔20米左右,水流落差10米,溪流如一股清澈的水帘从天而降,打落到四周的岩石上,溅起珍珠般的水珠子,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就像彩虹般美丽。此刻让我不由地想起唐代诗仙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有美景尽收眼底,让我们相信自然界的景无奇不有,自然界的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b0 P, J$ t. ^0 d/ V" G4 P
领略了瀑布之美,我们又去攀登海拔638米的金凤山,又叫天马山。天马山顶峰,气势磅礴,山势峻峭; 站在高山之巅,举目四望,风涛云壑,气象万千。一缕缕山花的清香杂着习习的山风拂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顶峰有座寺庙——举仙寺,这里仙气缭绕,常年香火旺盛。相传,曾有两学子在此攻读经馆,后二人均中为举人,从此便更名为举仙岭(原叫举贤寺)。寺庙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文革破四旧时,隐居深山的百年老庙毁于一旦,这场浩劫对中华民族及人类文化遗产,造成无可弥补、难以估量的损失,思之令人痛心。2003年秋该寺在原址的基脚上重建佛厅两栋,恢复了古代的名胜古迹展示了当代的建筑风貌。佛教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为这片山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风俗人情,等待我们去挖掘整理。
+ N! }2 g `& s) ] P 怀着惜别之情,我们沿盘山公路下山了。在村干部钟伍忠的陪同下,我们来到水口村古群居参观。水口村是一处保存了完整,具有近400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民居建筑群,是由钟氏家族聚居的古村落。水口古村传统建筑群形成于明代,盛于清,总体格局未变,传统建筑尚存70%,建筑类型有祠堂、民居、祖堂、私塾、戏台等,建造形式均为典型的湘东南地方风格。村中传统建筑的选址、建造、形式及地方风格等元素为耒阳传统建筑文化之一,纵观整个村落建筑,无论清代或民国时期从建筑形制到建造特征均表现出耒阳本土古民居特色。村内的古天井、祠堂、官邸、民宅是它厚重历史的最好佐证;经过岁月的洗礼,很多雕饰已经斑驳破败,但是昔日的富丽堂皇依然可见,那些神秘古老的记忆依然永久保留。
0 ]& F! b) j$ p+ C. o5 \! [ 村内原住民均为钟氏后裔,钟氏家谱也明确记载,钟氏先人在明代中期由江西萍乡迁入该地建宅立村,为水口岭钟家开基之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钟氏族人开始从商入仕、考取功名,至乾隆初年族人钟大仁科考成功,成为当地首位国子监太学生,享誉乡梓后,水口岭钟家开始人才辈出、官绅林立。乾隆中期,钟其焕考取例贡生,嘉庆初年,钟其灿成为例贡生。嘉庆年间,钟昌堂科考成功,官授文职从九品,成为水口岭村历史上首位有品级的官员。道光年间八品官一人,道光年间,钟其志、钟昌茂授正九品文职官员,钟一镜因军功授正五品武官,成为当地首位朝廷中高级武职官员。钟一枝,道光年间恩贡生,授内阁中书从七品即用教谕,其后钟一分授文职从九品官员,咸丰年间钟一聪授正八品文职官员。同治年间,钟本铨授五品同知衔,钟本钦因贡生授正五品文职官员,成为当地首位朝廷中高级文职官员。光绪年间有钟本注加五品同知衔,钟本治授正五品文职官员。$ Z8 `1 Y# q" U0 A6 l# W! c
嘉庆至光绪年间例贡生有钟昌台,国子监太学生有钟昌恺、钟昌采、钟昌墀、钟昌萌、钟一球、钟一琳、钟一骏、钟一森、钟一泉、钟本国、钟本钧、钟本新等,贡生有钟一瑜、钟本昆等。光绪至民国年间,师范大学生有钟一锡、钟含芝等,历代举人、邑庠生(即秀才)达二十多位。+ Y# s4 V1 N w8 q7 h
著名的冶金学家钟伯谦先生(1890—1969),字若溪,也出生在水口古村,当年他曾任常宁水口山矿第一任局长。据村内老人介绍:明代时,水口村的先祖是以采矿谋生的,他们在常宁水口山(现松柏镇)开采粗矿石,当时,这个铅锌矿尚且没有人开采,没有山名,更没有矿名,正是由于有了水口山的钟氏先祖开采发迹之后,才取了矿名——水口山矿,这个矿名一直沿用至天;后来被常宁县政府收为官办,正式取名为“水口山矿务局”,第一任局长就是耒阳水口村的钟伯谦先生。6 H6 O: d& m) W( M% x$ v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水口村在湖南师范大学读书的热血青年钟群发等十八人,以自保为名成立“十八雄”组织,专门劫富济贫和打抱不平,曾雄震一方、轰动一时。“十八雄”组织的骨干成员和主要成员皆出自水口岭村,且大多数人是文化素质高和体魄强壮的英雄式人物,年纪轻,胆识过人。不料在新中国打击豪强土匪和地主劣绅的运动期间,村民举报“十八雄”影响生产且破坏公共财产,经人民政府同意后,决定将“十八雄”组织被铲除,主要成员被活捉并被全部枪决。此后,水口岭钟家开始一蹶不振,日渐衰落,拆宗祠、卸牌楼、断水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今,水口岭村没出过一位县市乡级干部,连大学生也寥寥无几,令人唏嘘不已。$ g# Z9 ?( p" z9 @# D* k2 |
在村头,有一株一百六十年的银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要几个人才能合抱得住。古树守望在溪水边,见证了这村庄古老的历史。在溪边原来有一栋气势恢弘的古祠堂和一个昔字塔,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荡然无存。如今,只能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回忆了。2 H* q0 z. h$ [# z3 C8 `* ?
耒阳市人民政府、余庆街道办事处党委着力打造水口村风景名胜区,将水口村传统村落作为自然风光开发项目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业,这给水口村传统村落带来契机,对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不久的将来,水口村定会成为耀眼三湘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 [% k4 R1 c4 J' }( v8 l) F5 k3 r4 n, f2 }3 o
0 G! {6 h& s" s( E9 y9 X, G9 F' V
8 V$ v* @( [( ]: Z6 z: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