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6450
- 主题
超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蔡子池街道历来的天灾 蔡子池街道城区片四周环山,似盆地,南有狮子岭,北有马阜岭、青麓山,东面隔耒水有麓歧峰,西面是丘陵;农村片地形复杂,峰峦起伏。平均海拔约90米。湘江的主要支流耒水流经9个村、社区,河岸线长24.8公里,水量、水能蕴藏量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风和日丽,雨水充沛。春季多阴雨低温,初夏雨水较多,夏末秋初雨水不足,冬季霜期较短。常年平均气温在17.1°C -18.8℃之间,日照时数1640小时左右,太阳辐射总量为108.17千卡/c㎡,无霜期287天。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337毫米。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季少见冰雪。 重大气候灾害:历史记载:梁武帝天监二年(503),耒水暴涨,县城沿河房屋多被淹没;宁宗嘉泰元年(1201),耒水暴涨,大部农田被淹;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春夏大旱,九至十一月无雨,炎热如夏,又遭蝗灾,民皆饥馑;康熙九年(1670),冬大雪60天,耒水结冰尺余;康熙四十二年(1703),五月大旱,八月又霖雨不止,田土失收,民食蕨根野草度日;道光十六年(1836),遭水灾,农田荒歉;光绪七年(1881)二月,大冰冻,山木大小殆尽,耒水履冰而渡;民国10年(1921),连遭水旱虫灾,城内几千人外出逃荒;民国23年(1934),夏秋连旱,田土失收;民国29年(1940)4月25日下午,城北附近起狂风、暴雨和冰雹,倒塌房屋10余栋。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6月,连降暴雨,耒水最高水位为18.85米,沿河两岸农田大部被淹;1963年冬春秋夏连旱四季,未下过透雨总天数275天;1984年5月30日,全县降雨140毫米,为耒阳有记载的最大暴雨值,沿河两岸遭灾严重;2005 年7月,遭受五百年未遇的洪涝,农田受灾13000余亩,农作物绝收6000余亩,毁坏耕地4500余亩,浸淹民房20000余间,经济损失13000余万元。
. l$ k. g5 s O3 S* G9 I# l& s: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