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农民 于 2017-8-16 23:10 编辑 3 Z- b) H7 X) q9 s/ i
3 h O' s. ^4 A
蔡子池街道之七——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耒阳百姓家喻户晓的耒八景:杜陵烟雨暗蒙蒙,易口渔翁乐最融;紫气腾腾马埠岭,白云蔼蔼鹿岐峰; 东洲桃李争春色,西湖荷花映水红;唯有蔡池双月美,夕阳斜照水江东。这八景除鹿岐峰和水江东外,有六景在境内。马埠岭下已建成石雕创耒,神农屹立的神农广场,紧临广场建有湖南第一家农耕文化博物馆,并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全国博物馆六个试点馆之一。东洲,已建成休闲娱乐的杜甫公园,使之锦上添花。她是位于城区耒水中流大小不一的两洲,雅称为鸳鸯洲,又称靴洲。传说杜甫舟上郴州,在此掉了一只靴,人们打捞上岸葬于洲上而得名。从西岸到东洲,建造了一座宏伟状观的张飞索桥: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桥。西湖,已建成西湖游园,游园位于市区中心,园内绿树成荫、亭台楼榭、九曲回廊、碧波荡漾。蔡池,已成为新建的蔡伦纪念园的靓丽景点。蔡伦纪念园占地8万平方米,园内主要由主大门、蔡子池、怀圣台、碑廊、手工造纸作坊、思侯亭、蔡侯祠、蔡伦墓等景点组成,体现了“弘扬蔡伦文化、缅怀蔡伦功德”的主题思想,极具古典雅致的江南园林特色。郭沫若、周谷城、胡绳、周光召等先后为蔡伦墓、蔡伦纪念馆、蔡伦纪念园题字。 文化遗址:有杜甫墓、蔡侯祠和蔡伦墓、环绣楼、还有古县衙、苏维埃革命遗址培兰斋。杜甫墓位于耒阳一中校内,建于唐代大历五年(770年),周砌石栏,占地100㎡,正面横帜文为“唐工部杜公之墓”,墓前立有1940年湖南省主席薛岳重修杜公墓碑。1956年7月,湖南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侯祠和蔡伦墓,位于蔡伦纪念園内。蔡伦墓(衣冠冢)建于东汉末年,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重建。2001年8月,耒阳市人民政府在墓前建一座护碑亭,墓碑正面刻有郭沫若1959年题“蔡伦之墓”。蔡侯祠位于墓侧蔡伦故宅基地,祠门联:“芳池映月,故宅风存”。祠、墓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环绣楼,又称环秀楼、望江楼、奎星楼、八角亭,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明成化年间(1465-1475)由知县张时谨重修,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再修;民国18年(1929),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1965年、1972年、1995年按原样进行修茸。整座亭楼造型古雅美观,画饰华丽,由学士解缙书额。耒阳古县衙,位于金南社区的昆壁湾,座北朝南,四周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居群落;县衙始建于东汉时期,历经岁月的风雨沧桑,见证了60多位县令的执政生涯。苏维埃革命遗址培兰斋,位于市区中心群英南路中段,由一幢盖着琉璃瓦的蓝灰色两层楼的古老房屋和一幢呈“之”字形红绿瓦的平房组成,是“湘南暴动朱德办公旧址”和“湘南暴动耒阳招兵处旧址”,现在作为中共耒阳党史陈列馆,是衡阳市和耒阳市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宗教 宗教场所,境内有城隍庙、金钱寺、金莲寺等十多座寺庙。耒阳最神圣的城隍庙起源于远古时代,原在八角亭的左侧湧金门内,历代凡守令以下新任必告。民国时期,将一邑分为二,一处在金钱寺右侧,一处在水东江三顺寺右侧。如今的城隍庙,是在金钱寺右侧原址重建。金钱寺,座落群英路,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一年(503年),常住僧人近百个,历代香火鼎盛,高僧辈出,现在是耒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光绪二十年(1899),基督教传入县城,在西正街设教堂,至今仍是耒阳唯一基督教堂,也是耒阳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所在地。耒阳市唯一天主教堂位于金盆社区,也是耒阳天主教爱国会所在地。
- [, Y7 b, o4 \7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