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43729|回复: 2
收起左侧

他到底是民族败类,还是民族英雄?

瘰疬 发表于 2017-8-25 17: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83年8月18日

施琅率清军攻克台湾

1

1683年的8月18日,台湾。

郑克塽剃去了自己的头发。

和他一起剃发的,还有朱桓和朱凌。

当然,他们也没有完全剃光自己的头发,而是还在后脑勺保留了一小撮,以便之后能扎成辫子——满清人要求的“金钱鼠尾”。

郑克塽,是郑成功的孙子。在剃发前一刻,他的头衔是“延平王”——台湾郑家,是当时汉人孤悬海外的最后希望。朱桓,头衔是“鲁王”,朱凌的头衔是“安乐王”——他们都是南明宗室后裔,一直被郑家供养。

而他们的“剃发易服”,标志着雄踞台湾二十二年的郑家正式投降了清朝,而南明一脉,也正式宣告灭亡。

代表清朝接受郑家投降的,是一个叫施琅的人。

是他统领水军,攻破了郑家最后的防线。

而他,曾是台湾郑家最得力、最忠诚的干将之一。

2

施琅,1621年生人,祖籍河南,出生在福建泉州。

施琅小时候长得脸大额头宽,他的父亲施大宣认为儿子这是贵人相,长大了肯定可以拜将封侯。

施琅似乎也是奔着这个方向去的,因为他从小对读书毫无兴趣,对舞剑和学兵法却如痴如醉。从这个角度看,施琅弃文从武,确实是顺应了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大明王朝气数将尽,满清铁骑枕戈待旦,一场王朝更迭的大变即将发生,武将当然比文官更有机会建功立业。

但是,生为明朝人的施琅要在未来的清朝拜将封侯,注定要经历常人所没有经历的事。

施琅是在他十七岁的时候,正式开始戎马生涯的。

当时,施琅去投奔的是他的叔叔施福,而施福当时是一个明朝总兵的亲信。这个明朝的总兵说是总兵,但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明末清初福建沿海最大的海贼王。

没错,这个总兵就叫郑芝龙。

不过后人知道郑芝龙这个名字,多半还是因为他生了一个争气的儿子,叫郑成功。

只是在那个时候,施琅和小他三岁的郑家大公子还没有发生多少关系,他和叔叔施福所效忠的对象,是郑芝龙。施琅出生入死,英勇善战,很快就得到了郑芝龙的信任。

这应该是一个17岁少年立志从军,屡立战功,最后为大明王朝建功立业的故事。

但是只有一个开头而已——施琅很快就投降了清朝。

3

施琅降清,其实是一件挺自然的事,因为他的带头大哥郑芝龙投降了清朝。

郑芝龙本来就不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作为一个海贼王,他关心的是沿海的贸易和财富的积累,只要不打扰他的生意,江山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他并不是很关心。

所以,尽管当时南明的唐王朱聿键封了郑芝龙为“南安侯”,统领南明一切军务,但这丝毫提不起郑芝龙的兴趣。清朝的征南大将军博洛一诱降,郑芝龙就投怀送抱了。

不过,当时郑芝龙手下的不少将领,其实是坚决反对降清的。当时清军入关不久,天下未定,又强制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大家觉得还是可以拼一拼的。所以,郑芝龙降清的时候,刚开始只带得动自己的亲信部队,其中就包括施琅。

当时控制东亚海域的一代海贼王郑芝龙,长得还是挺斯文的

那么施琅为什么就肯跟着郑芝龙去降清呢?这个原因也是引发后来诸多史家推测的。我们先往下看。

投降没多久,郑芝龙就发现自己上当了:清朝原先许诺让他当闽粤总督的,但事实上却把他骗到北京软禁了起来。他手下包括施琅等一干部将被拆散到各个部队,加入讨伐南明各路起义军和海寇的大小战斗中。

应该说,施琅这批人打仗还是卖力的,尤其是施琅,又立了不少战功。但是,当时他的新上司李成栋(也是一个反复投降的老兄)却对这批福建兵颇多排挤,打完仗总是上奏他们“脆弱不堪,无资战守”,这无疑让施琅非常郁闷。

那么,那个曾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少年,就要这样以一个降将的身份,郁郁终生了吗?

不会。没过多久,施琅又反清复明了。

4

这回的反转,和施琅本身也没有多大关系。

1648年,一向善变的李成栋举起大旗,宣布反清复明。作为李成栋的部下,施琅自然也又成了拱卫南明小朝廷的义军。

不过,那一年27岁的施琅,随即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没有选择继续跟随李成栋,而是选择了当年上司郑芝龙的公子——郑成功。

郑芝龙选择降清的时候,郑成功才22岁,但他是反对声音最强烈的一个人。为了不投降清朝,他自己带着人马去了金门。

后来清军不仅软禁了郑芝龙,还攻掠洗劫了郑家的老家,闽南的南安。郑成功的生母田川氏(没错,是个日本人)怕被清军玷污了清白,在家自缢身亡,死时才45岁。

郑成功自此发誓要和清朝对抗到底。

施琅选择郑成功的时候,郑成功其实也非常需要施琅。虽然郑大公子年少有为,但手下的部队实在缺乏战斗力,可以说是屡战屡败。而施琅和他的部队,在郑芝龙时代就是主力,能征善战,恰好能弥补郑成功的短板。

于是,27岁的施琅和24岁的郑成功一拍即合。施琅率部开始为郑家的大公子冲锋陷阵,一连击溃了多股南明的势力——没错,清军还未彻底南下,南明小朝廷早就内斗起来——尤其是击败盘踞在厦门的郑联,一举奠定了郑成功“郑家军”崛起的基础。

郑成功原名“郑森”,被南明皇帝赐名“成功”。还被赐姓“朱”,所以又被称为“国姓爷”

但在一系列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施琅和他的部队开始显现出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首先,施琅攻打南明的部队很起劲,但一直不太主张打清朝的部队。结合之前施琅并不反对投降清朝的行为来看,有史家推测他并不认为南明能成多大气候,清朝统一是必然。

其次,施琅和他的弟弟施显领衔的“施家军”,在郑成功的军队里威望越来越显赫,而施家兄弟似乎也并不懂得“低调”二字,处处高威压人,弄得各方面意见都不小。

一对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果从骨子里不是志同道合,那相互间擦出的必然不是火花,而是火星。

5

1651年,郑成功奉命奔赴广东“勤王”(南明的永历政权),这是郑成功与施琅两人矛盾激化的开始。

当时官拜“左先锋”的施琅,和以往一样,是不愿意与清军多打仗的,所以他婉转地反对这次出征行动,并认为这从军事角度上说也是欠考虑的。

而郑成功对于施琅长久以来对清军的“消极怠工”早就有意见了,所以非常爽气地就把施琅给免职了,让他回厦门待命。

多年战功,说免就免,这是两人的第一次矛盾激化。

没想到,施琅被派回厦门,却反而帮了郑成功一个大忙。

由于郑成功大军出征,清朝的福建巡抚张学圣知道郑家的基地厦门空虚,派清将马得功偷袭厦门。结果驻守厦门的郑成功叔父郑芝莞仓皇逃走,郑家财富被洗劫一空。赶来增援的施琅带着极少数兵将,斩杀马得功的弟弟,差点活捉马得功,立下大功。

被迫班师回朝的郑成功回到厦门后下令封赏,满心以为立功后可以官复原职的施琅,结果只得到了郑成功赏赐的200两白银。施琅赌气说要去做和尚,郑成功也不加阻拦。

矛盾第二次激化。

施琅这个时候可能未必意识到:他和郑成功之间的矛盾,早已不是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问题,而是施琅以及以他为首的“施家军”过于高调和强大,已经到了可能会威胁到郑家权力和地位的地步。

施琅的雕像

到了第二年,施琅和郑成功之间的矛盾,终于在第三次进行了总爆发。

导火线是一个叫曾德的人。这个人原来也是郑家军中的高级将领,但受施琅节制,而且得罪过施琅。施琅被削去兵权后,曾德通过关系,投靠到了郑成功的直系部队里。

施琅得知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血气上涌,居然派兵去郑成功宅内捉拿躲藏的曾德。郑成功恰好人在外面,连忙“驰令勿杀”,但施琅却完全不听,“促令杀之”,派人抓出曾德,然后一刀斩首。

毫无疑问,施琅这是直接往郑成功脸上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原本就怀疑施琅是否有可能投清的郑成功,暴怒之下终于采取了行动:派人分路捉拿,一举将施琅、施显和施琅的父亲施大宣统统逮捕。

但在军队中颇有威信的施琅,最终在一些部将和亲人的帮助下,奇迹般地逃了出来,并且潜逃到了清军控制下的大陆。

即便是一场权力斗争,如果就此落下帷幕,倒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但这个时候,少年得志,一路顺风顺水的郑成功,做出了一个可能会让他和他的族人后来后悔一辈子的举动:

他将施琅的弟弟、父亲等一干家人,统统斩首了。

在大陆得到消息后的施琅,立刻投降了清朝。

这一次的投降,是施琅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而且非常坚决。

因为,他从此和台湾郑家有了不共戴天之仇。

6

历史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

经历了施琅的叛变,郑成功的人生轨迹也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1658年和1659年,羽翼已成的郑成功尽起“郑家军”全部班底,率近20万水陆大军兴师北伐,围攻南京,力图实现他“反清复明”的执着理想。

然而,一次飓风,一次清军的缓兵之计,让郑成功铩羽而归,多年苦心经营的家底已经支离破碎。不得已之下,经过反复权衡,1661年,郑成功留下儿子郑经镇守厦门,自己亲率数百艘战舰和25000名将士直扑台湾,一举赶走了盘踞岛上的荷兰人,完成了后人所熟悉的“收复台湾”,在台湾建立了自己的巩固政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而施琅呢?虽然他在清朝一路由总兵升到了福建水师提督,并在沿海立下了不少战功,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得志的:他不断主张要收复台湾,但朝廷不断以各种理由压下他的提议,一度还免去了他的水师提督职务,让他到京城任职。在京城,薪俸不多的施琅过得十分清苦,妻子一度还出去做女红补贴家用。

但即便是在最清苦的时候,施琅依旧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福建沿海的消息,他觉得他等得到朝廷启用他的那一天,他觉得朝廷总有一天会下达攻打台湾的命令。

能让施琅这样坚定等候的,未必全是所谓“统一”的大概念,更切实际的,可能是满门被诛杀的仇恨。

7

1681年,施琅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机会。

这一年,27岁的一代英主康熙平定了“三藩”,完全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关注台湾的问题了。

康熙

也就是在这一年,台湾郑家的“王位”颤颤悠悠地传到了第三代。第一代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第二年就暴病而亡(一推测为被毒死),年仅38岁;第二代郑经,是郑成功的儿子,但也是经过政变后取代叔叔郑世袭后即位,但在40岁那年也得急病辞世。

郑经原来的遗嘱是让他看中的长子郑克臧即位,但在家臣冯锡范主谋下,郑克臧即位两天后就被绞死。郑经另一个年仅11岁的儿子郑克塽(冯锡范是他的岳父)即位,成为第三代“延平王”。

一边是刚刚完成了一统,天下初定,而一边是内耗不断,人心涣散,也难怪康熙决定拿出压制许久的“收复台湾”的方案,决定要走出这步棋了。

而收复台湾,最好的人选是谁?无疑是施琅。

从能力来说,施琅是明末清初最有能力的水军将领之一,长期在福建沿海带兵作战;从经验来说,施琅是台湾郑家的叛将,从台湾海上到陆上的情况,他都熟悉,对郑家的渊源和结构乃至部队,也都非常熟悉。

最重要的,从忠诚度上来说,台湾的郑家杀了施琅全家,施琅没有理由不报仇雪恨。

1682年,施琅在多人保举下,官复福建水师提督。

1683年6月,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施琅率整顿一新的福建水师,趁着六月的西南季风,发兵攻打台湾。

那一年,施琅已经62岁了。

8

这一仗真打起来的时候,整个过程反而倒是简单了。

清军有3万整装满员的水军,搭乘配备了各种大炮的300艘战舰。而经过多年消耗,台湾郑家一共只能拼凑起一万多人的主力部队,满打满算,200艘战船。

原先台湾的郑家能和清廷抗衡那么久,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隔着汪洋大海,清朝的军队对水路又不熟悉。但是,现在对方领军的人是施琅,他对所有的一切,都太熟悉了。

根据施琅的战略布置,决战必须放在澎湖,澎湖一旦攻下,整个台湾就能不战而克。

而郑家军,真的就乖乖地尽遣主力在澎湖与施琅决战了。

这一战,前后打了9个小时,在施琅的调度和指挥下,郑家军伤亡1.2万人,被俘虏了5000人,近200艘舰船被击毁和缴获。而清军只阵亡了329人,伤1800余人。

台湾本岛的门户已经洞开,郑家军其实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

施琅身边的人,已经开始催促他快点杀上本岛,报仇雪恨。但这时候,施琅却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说:

杀我全家的人,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人,和这事都没有关系。我不会拿你们报仇。

施琅禁止下面士兵的一切杀戮行为,派人张贴安民告示,把受伤的郑家军士兵医疗后再送回台湾本岛。不仅如此,他还去郑成功的祠堂哭祭。

然后,施琅就静静等着台湾从内部崩溃。

然后,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就出现了——郑克塽果然率领众人投降了。

9

攻克台湾,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天大的功劳。但施琅之后还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留住台湾。

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清朝花了大力气好不容易打下了台湾,然后,却准备放弃不管了。

为什么?因为对于“天朝大国”来说,那时候的台湾,实在太偏远,太蛮夷了。整个朝廷之中,大部分人都主张对台湾“弃而不守”。

这时候,施琅站了出来,坚决主张“守而不弃”。他的理由是台湾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更关键的是,一旦我们放弃,“红毛”(荷兰人)马上又会卷土重来,重新占据台湾(“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

好在主政的,是明事理的康熙。1684年,康熙下令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终于归入中国版图。

1696年,“靖海侯”施琅逝世,享年78岁。康熙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

施琅最终拜将封侯了,但他也付出了代价:关于他的争议,至今不休。

8 T) e5 Y+ d" a2 t" }9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瘰疬 发表于 2017-8-25 17: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鼎记》是部好作品,但我觉得也是金庸先生挺矛盾的一部小说。( Q- v. Q- [7 M+ K- n/ C
在这部小说里,金庸埋了一条脉络:反清复明。这是一场关于“谁是正统”的讨论,但金庸却最终发现,自己可能也无法回答笔下康熙问韦小宝的那个问题:9 \4 C* Z9 {# o  V1 H5 H. S; n
“明朝有哪个皇帝能比我对老百姓更好?”
+ X6 N! Z* j( W最终,他只能让韦小宝隐姓埋名,远走避世。
6 A/ [; g# H! {' h* K2 ^4 m诸多矛盾的一个小折射,就是金庸对施琅的评价。
+ t3 j6 j4 |; h# I$ C" S一方面,金庸肯定施琅的能力,对于施琅领兵收复台湾,也是持肯定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他也借韦小宝之口,讥讽施琅被人称为“汉奸”,“闽奸”。$ h6 g2 B% C" j3 o, f5 \
结果,一部《鹿鼎记》看完,有人骂金庸在给施琅贴金,而另一群人骂金庸在贬低施琅。
# e+ H( ~$ \! o! [/ s: G9 `; ^  ]& c金庸的这个态度,其实代表了很多人。
: m, i5 H, {# w/ U4 X1 i在大陆,同样是收复台湾,但明显教科书强调和颂扬的是郑成功,很少会提及施琅这个人,以致于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是不知道有施琅这个人存在的。
( B- a# G" |8 [/ O直到对岸的民进党上台,施琅在大陆出现的机会开始慢慢变多了。2006年,福建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了一部37集的电视剧《施琅大将军》。在施朗的家乡福建晋江,还立起了一尊他的塑像。
2 D. \. H2 ?. c( m* [那么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呢?由于郑成功占领台湾后一直是以“正统”自居的,所以国民党对待郑成功和施琅的态度,一想可知。而民进党更是把施琅看做是大陆派来的侵犯势力代表。
& j' V0 e2 t# [  a5 h) i到底应该怎么看待施琅这个人?
. D# D% L. x5 p: J7 k我觉得可以换个角度,看看郑成功和他的儿子郑经。! F1 R( W% U* d1 D1 c
所以,你怎么看施琅,可能取决于怎么看“正统”,也取决于你怎么看郑成功和郑经。
! J: {# ?1 G/ Z3 z, W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留给大家自己判断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梦与白日梦 发表于 2017-8-26 14: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留给大家自己判断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