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7375|回复: 5
收起左侧

阿Q精神漫笔

唐伯虎 发表于 2017-10-11 06: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伯虎 于 2017-10-11 06:39 编辑
9 B. m4 T3 v0 G+ K
. `8 j# e  a1 _& o4 A* x1 q% g  s
阿Q精神.jpg 0 I; e1 H0 |$ i' g

2 [0 F5 p; A  V' N- j! m. x# w* H+ f- C5 \: s4 O+ s1 m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令人捧腹而又叫人落泪的角色。他无论遇到什么屈辱和不幸,都能琢磨出“胜利”的理由,直到最后被砍头仍精神怡然,置身于大团圆的“胜利”之中,这就是那个时代国民愚昧、麻木心态的典型体现。
       如果我们抛开时代的特殊背景,而从医学的角度来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倒不失有几分光彩。其实质就是一种心理调解,即通过自我安慰来寻找心理平衡,从而达到减轻压力、释放郁闷、消除阴影之目的。这对我们现代人来的养生保健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某些精神下,“阿Q精神”可以起着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譬如,阿Q挨了别人的打,自言自语骂一声“儿子打老子”,他怒气发泄了,心理平衡了,不再感到痛苦了。假如他不骂那一声,而是把怒气闷在心中,迟早要“憋”出病来。这就是阿Q自欺自骗以求自慰的精神胜利法。
       医学特别是中医学很早就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人当“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才能怡享天年,而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超越一定的“度”,便会危害身体健康,导致发病。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云云,治疗和护理疾病则强调心理疗法。古今往来,由于七情过度,特别是忧思怒悲的不良刺激而得病的不乏其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雄才伟略,却枉死于诸葛亮的“三气”之下;刘备志在剿贼,却久含义弟关羽惨死之悲,终致怒衰病死,其志未酬;《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姣体美颜,却溺情不能自拔,忧郁而终……
       人生在世,都不会一帆风顺,坎坷不幸烦恼忧愁之事,在所难免。关键的是要以豁达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来直面现实,如果思想压抑、情绪低落、感情用事、精神不振必然招致病魔缠身。相反,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穷达皆忘、荣辱不惊,对身体会大有裨益,健康的思想、欢乐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甚至比体育锻炼、滋养补品、山珍海味对身体还有益。人生只有一回,劝君珍视。驹隙岁月,何不潇洒走一回!
/ }3 o4 i* J0 [- I3 s1 Y$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唐伯虎 发表于 2017-10-11 06: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伯虎 于 2017-10-11 06:49 编辑   w9 x, T, D7 ?0 D$ J$ h7 e
1 ]4 f5 k/ m( n( n3 {
阿Q精神胜利法值得借鉴!* w- D' Y/ [5 C5 K, S4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唐伯虎 发表于 2017-10-11 06: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也有“阿Q 精神”。如美国总统林肯,他的“阿Q 精神”就十分典型。一次,有位议员当众羞辱了林肯,他回家后,气得饭也吃不下,于是摊开信纸,给那位议员写了一封长信,用非常尖刻的语言将对方骂工个狗血淋头,然后美滋滋地上床睡大觉。第二天一早,林肯部下要替他把信发出,他却将信撕了。部下不解,林肯笑着解释。“我在写信过程中已经出了气,何必把它寄出去?”
" H* w" P, ~,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满天星 发表于 2017-10-11 09: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酒加冰 发表于 2017-10-11 12: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满天星 发表于 2017-10-11 15: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Q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欺弱怕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