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99352|回复: 1
收起左侧

科学发展大跨越

路石 发表于 2011-6-30 13: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低温雨雪冰冻、特大洪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战胜各种困难、冲破重重阻力后,十一五,注定是耒阳市在逆境中崛起、超越、发展的里程碑。五年来,全市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化两型”,推进经济转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耒阳特色”的路子。
实施“项目带动”谋求市域经济大发展
近年来,耒阳市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电资源和临近珠三角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建材、冶金、机械装备制造、轻工、化工、旅游等产业;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步伐;提供优良用工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耒阳。2010年4月26日,湖南省政府在2010年全省招商引资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上, 授予耒阳经济开发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称号。
& S, N7 D/ J9 z
        位于耒阳市经济开发区的润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 N6 B" P5 b$ x% {
在家门口打工
创新机制抓招商。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规范建设、使用标准厂房,切实解决承接产业转移用工和扩大城乡群众就业需求问题,促进工业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把耒阳建设成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2010年耒阳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标准厂房建设的若干规定》。决定从2010年开始,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厂房建设、出租和出让补贴,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全市计划每年新增建设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承接不同产业客商来耒阳投资创业,着力建成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标准化厂房示范基地。
强化领导抓招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为引进好项目、大项目,由市领导带队,带项目、带政策、带企业、带诚意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重点企业、重点客商、重点项目,进行敲门招商。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多次带队上门招商,先后走访了佛山、东莞、清远、肇庆、深圳等地十余家企业,促成了东锆二期、柏惠信子等项目落户耒阳。2011年3月,市委副书记、市长蒋云良刚上任没多久,就率相关单位赴江苏无锡进行招商引资。
依托节会广招商。重点利用节会平台,全面展示宣传耒阳形象,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优势资本、战略资源、生产要素与耒阳优势产业和资源结合,是全市招商引资的一步“妙棋”。2010年,耒阳市参加湖南省政府在广州召开的“粤洽周”招商引资活动,会上成功签约润涛生物与香港丽盛集团富域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抗病毒生物鱼粉项目。同年7月24日至26日,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湖南经贸活动月活动,会上实现项目签约8个,引进资金16亿元,签约项目与引进资金均居衡阳市各县市区之首。此外,还先后举办了蔡伦造纸文化旅游节,承办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等节会,耒阳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耒阳这一品牌逐渐形成。
11亿元生物工程项目落户耒阳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引进工业项目423个,实际利用资金57.6亿元。先后引进南方建材、韶能集团、山河智能、东方锆业等央企、上市企业8家。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签约引进70个,开工建设65个,竣工投产40个;签约项目引资总额150亿元,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145亿元。2010年,耒阳市规模工业企业达148个,比2005年增加77个。
推进经济转型 谋划市域经济大飞跃
“没有煤炭就没有耒阳的今天,单靠煤炭就没有耒阳的明天。”这是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多次说过的一句话。耒阳是产煤大市,煤炭产业曾占全市经济总量70%以上。随着煤炭资源日益减少,如何摆脱资源依赖,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耒阳面前的首要问题。对此,我市提出大力发展现旅游业、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推进经济转型。
2009年12月21日,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正式开园,这是耒阳实现经济转型的一大杰作。蔡伦竹海有“亚洲大竹海”之称,距耒阳市区40余公里,占地20余万亩,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近年来,耒阳市投资2亿多元,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旅游、探险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力争创国家森林公园。2010年11月4日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举办了隆重的蔡伦造纸文化旅游节,2011年4月27日,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正式对外营业。目前,蔡伦竹海被列为省旅游“251”工程,并成功创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水利风景区。下一步,我市将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蔡伦竹海的开发建设,努力把蔡伦竹海打造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矿山公园。此外,我市还有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点蔡伦纪念园、国家2A级旅游景区神农温泉等旅游景区,以蔡伦竹海为龙头,整合全市旅游资源,耒阳旅游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竹海楠竹长势盛
茶花盛开望硕果
耒阳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油茶低改示范基地,享誉全国,茶油曾经成为耒阳市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加大油茶林更新改造,是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另一重点。耒阳是油茶之乡,全市油茶种植面积最多时曾达120万亩。为重振油茶雄风,耒阳市提出“建设全国油茶第一基地县,打造百亿绿色产业”目标,鼓励煤企老板及各界能人下乡上山发展油茶产业。市委、市政府对新造油茶林与低改每亩分别给予400元、200元补助,并在林地流转、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目前,全市已有17家企业进军油茶产业,其中12家为煤炭企业,共新造油茶林10万余亩,低改22万余亩。在全市油茶产业规划中,计划用8年时间新造40万亩油茶林,用5年时间垦复80万亩老油茶林。8年后,120万亩油茶产值达20亿元,相当于现在半个煤炭产业的产值。
优化经济环境
* ?+ b2 h, u# d+ [! u- h- |谋取市域经济大稳定
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经济转型的推进,离不开优良的经济环境。近年来,耒阳市通过不断优化经济环境,为市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张有利的温床。
打造安全优质的金融环境。2010年 1月11日,湖南省政府金融工作办、省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牌匾授予耒阳,耒阳成为湖南省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单位。耒阳共有金融机构31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保险机构21家,证券机构1家,城乡银行业金融网点109个。2003年6月,耒阳市全面启动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以来,紧紧围绕创建衡阳市级、省级金融安全区这一目标,加强金融维权,净化金融环境,探索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促进银企合作,引导信贷投放,全面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2009年11月13日顺利通过了“省级金融安全区”达标验收。多年来,全市金融机构未发生一起大案要案,无重大资金损失,保持了无金融“三乱”、无金融违法行为、无保险欺诈行为的良好局面。
营造稳定和谐的治安环境。为了给投资者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市公安部门坚持打击开路,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严打整治行动,突出了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犯罪,狠抓侦破打击,对刑事犯罪露头就打,破案和打击的工作量连续三年居衡阳市各县市之首、全省前列。湘安钢铁有限公司是我市首个过亿元外资企业。该厂落户蔡子池街道办事处东江工业园后,蔡子池派出所在开工之初提前介入,派民警在工地上昼夜巡逻,及时调解投资方与当地村民矛盾纠纷,及时查处偷铁、偷煤等违法犯罪,对强送建筑材料、强包工程、非法收费等阻挠施工的霸头、恶势力严厉惩处,确保了公司正常施工。投产后,蔡子池派出所在该公司设立了治安执勤室,民警和协警常驻公司,确保了厂区及其周围社会治安秩序良好。通过一系列的整顿措施,市场经济秩序得到稳定、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锻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近年来,耒阳市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执法主体。通过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行联审联批,简化办事程序,实现“一站式审批”,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超前服务、高效服务。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收费明白制、行政问责制,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为,做到多服务、少干扰,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对重点企业委派德才兼备的副科以上干部联系帮扶,帮助企业处理周边矛盾,代办各种证照,协调各项收费,协助内部管理;切实加大纠风治乱力度,认真受理企业举报投诉,严肃查处行政乱作为、不作为问题,严厉查处对企业索拿卡要和“三乱”行为。
数据显示,2005年耒阳市全市GDP是108.16亿元,2010年增加到240.08亿元,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5.1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7.13亿元,十一五期间,是耒阳市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5年。
打造宜居城市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数字的递增,老百姓看在眼里的是: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宽敞清洁的绿化广场、宏伟庞大的工业园区……十一五期间,耒阳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居环境有了空前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勤劳的耒阳人在十一五的蓝图中,造就了一座魅力之城、绿色之城、活力之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子龙 发表于 2011-6-30 17: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