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69390|回复: 0
收起左侧

百分之百欣赏,百分之百关注——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谷医生 发表于 2017-11-14 08: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光明网
  摘要: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是为人师者的美德。我们的教育改革走到今天,一些教师口头上关注学生情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可实际上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和特长发展。
  关键词:欣赏 关注 健康向上 积极愉悦 重拾自信
  作者:湖南耒阳师范附属小学 杨玉芳
  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穿着校服在学校门口商店偷了一盘CD。当商店经理找到其班主任反映此情况时,班主任大吃一惊,这个学生的行为太让人不可思议了。他的家境十分殷实,父母是房地产开发商,更让人惊讶的是,商店经理在清理货柜的时候发现,摆放CD的地方夹了50元钱,事后老师也了解到,他拿回家的CD根本就没拆开过。老师通过交谈沟通才知道,孩子是在用他的特殊方式提醒父母:他不只需要物质,也需要关怀;告诉老师:我也需要关注!
  以上案例反映出广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心声,我们需要“关注”!需要父母的关注,需要老师的关注。而怎样关注学生?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一、关注“学困生”的情感,使其健康向上
  谈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我们应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个孩子,要把更大精力倾注在“学困生”的身上。他们有明显的缺点与差距,容易冲击老师的视线,经常让老师头疼不已,他们是我们眼中的“弱势群体”。为了他们,我们应去做一些事: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课上课下都给他们腾空间、找时间,对他们不臆测、不歧视,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否则,会使“学困生”产生对立情绪。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消除其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才有利于其克服负面情绪,健康向上。
  二、关注“学优生”的心理,使其积极发展
  我们的教育改革走到今天,一些教师口头上关注学生情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可实际上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和特长发展。如上述案例中的孩子属于我们老师所谓“不需要操心”的孩子。正是因为不需要操心,所以就不操心,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学习的机器,他们的情感得不到关心,更没处交流,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会不健康。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学优生”的心理,提供机会让他们的优势得以发挥,让他们充当其他同学的小老师,老师的小助手,让他们感觉到在老师的关注之中,不觉得被遗忘。
  三、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都有着八种智能,而且每个人这八种智能的发展也不同。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不是一个机器制造出来的“标准”的工业品,要承认和接受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的差异,不能强求一致。因此,一切事情的结果都不必太在意,100分也好,60分也好,那不是认定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如果我们完全以分数来评判学生的优劣,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会不择手段,选择作弊、抄袭他人的试卷、偷偷涂改成绩等错误行为。因此,必须把我们的着眼点转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那是个知识经济社会,因此学生最需要的能力是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信息。我们的教学不仅要看重学生对目前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拿人才招聘来说吧,没有一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会要求:“小学阶段每一单元测试成绩一定要90分以上”。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学生的发展方向,确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四、关注学生的自主权,该放手时就放手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如果教师还一直充当“主角”,把学生当作“配角”,不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创新的空间,必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把主动权归还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给你一个惊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还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定能展现“精彩”。
8 k& v! K0 j) |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