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梦与白日梦 于 2017-11-20 16:27 编辑 ' E, W! c& F9 X7 U3 g Y' K% n" W; v
7 e5 V% W4 w' |1 N6 e' N
作者:郭梅 近年来,学校乱收费成了“过街老鼠”,社会各界群起而攻之,在众人的一片责骂声中,却很少有人对此作深层次的思考。 勿容置疑,乱收费这条“高压线”是不能触的,触之“不死即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有效遏制乱收费的出现,也不厌其烦地三令五申。然而,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巧立名目,铤而走险,变相向学生收取各种费用,使得学校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一般来说,学校乱收费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利益驱动型”,二是“谋求发展型”,三是“维持生存型”。对于第一种类型的乱收费,我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理应把它当作“涉农”问题严加查处,但是,从第二、第三类型的乱收费来剖析,我们发现,这也是学校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之的错误之举,因此,在处理时,应理性对待,切忌一棍子打死一大片。 有关资料显示,近10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虽然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言,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特别是对于公共性程度较高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更是严重不足。一些学校近年来处于学生在校人数高峰期,教育硬件设备严重滞后,甚至连学生宿舍也没有,更不要谈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了,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筹资能力有限,难以足额提供基础教育所需经费,导致这些学校为了谋求发展,不得不向学生收取所谓的“建校费”。而更令人心寒的是,目前,还有少数农村学校连购买必要教学用品的钱都捉襟见肘,为了维持学校的生存,这些学校也万般无奈地“打起”了学生的主意。象上述的“谋求发展型”和“维持生存型”这两种乱收费,在动机上与“利益驱动型”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不管何种类型的乱收费,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应予治理的乱收费。而对于后两种类型的乱收费,笔者认为,只要稍加引导和教育,是完全可以制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