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62254|回复: 2
收起左侧

平江杜甫墓“迁葬”之谜

见字如面 发表于 2017-12-4 09: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江杜甫墓“迁葬”之谜
作者:邓荣生
/ G) K! Q+ {3 }0 `

2 K/ t& D9 g' u( e( m9 R/ i, ^
      唐大历五年(770),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回归故里途中,孤舟入洞庭。因重病复发,费资用尽,只得溯汨罗江往昌江县(今平江)投友求医。不幸病逝于县治寓所(今安定镇中县坪),葬于位于平江县安定镇南向五公里的小田天井湖。
3 X! w' R" a5 a/ Y
       就在杜甫死了九年以后,唐大历十四年,(779)中国又一文坛巨星——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出生了,元稹生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由于其天资聪颖,机智过人,31岁已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当他踌躇满志之时,因得罪权贵被贬到荆州任士曹参军①,时年34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非常景仰的先贤之后——杜甫之孙杜嗣业从湖南的昌江(今平江)来到了荆州,求他为其祖父撰写《墓系铭》。
/ ~, X# h1 w9 ~9 m
        杜嗣业,杜宗武之子,唐建中元年(780)出生于昌江(今平江)。据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叙》记载:杜甫死了43后,时年33岁的杜甫之孙杜嗣业,“卒先人之志”“启子美之柩之襄,袝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拜余为志”。此时的杜嗣业找元稹暂且不说是不是“启子美之柩”来到荆州,但他既然是求“志”而来,那么至少要交待其关于祖父去世时的时间、地点和安葬地,以及祖父当年去世发丧时的主要文书————“讣闻”等资料。
       平江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邻里族间对其红白喜事非常讲究,并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应酬。杜甫客死平江的后事处理虽是县衙资助,但也少不了民间操办,法事超度,如:讣闻、行礼、道场、发丧等礼数必不可少,否则是不合礼制法度的。为了提示下文,笔者现收录时下平江民间仍然流传的“讣闻”范文,以方便阅读下文:
( C" |! v  Y* \8 B
        不孝男△△兄弟罪孽深重  祸延
祖考(妣)△公(母)△△讳(闺)△△字△△老(孺)人恸今△△△年△岁△△月△△日△△时寿终正(内)寝距生于△△△年△岁△△月△△日△时寿(年)几十有几不孝当奉△命躬亲(率内)子辈香汤沐浴如仪小殓越吉大殓盖棺扶柩在(中)堂遵礼(制)成服朝夕泣哭择吉月之△△日延僧建冥福诵礼懴△△旦△夕于△△日奉魄朝庙祖△日举行家礼兼设堂奠奠毕发靷安厝山阳       叨属亲谊谅蒙矜恤倘赐吊唁泣候△日光贲哀庐指迷丧次殁存(存殁)均感谨(泣)此讣
                          孤(哀)子(等等)
“讣闻”中特别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闻”的最后,“安厝山阳”一词。在汉语中“安厝”的解释是:“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安葬。出自《孝经·丧亲》:卜其宅兆而安厝之”。邢昺疏:“宅,墓穴也,兆,茔域也。葬大事,故卜之。”作为大文学家的元稹当然知道“安厝”的含义,这个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不就是要等待时机归葬偃师?可他哪里知道平江自古以来就有“二次葬”的习俗。“二次葬”即:人死后将其浅埋或简单用土砖垒墙停放,待五、六年后,再请阴阳(风水师)择地挖穴。将灵柩打开,请“排骨仙师”清理骸骨,并按照人的坐姿顺序放入“金坛”(专装人骸骨的坛子),重新安葬,筑其坟茔。有条件的可树碑撰联和雕刻墓志铭,经济情况一般的也就简单了事。当然同样少不了请道士诵经作法,亲朋吊唁,平江人把这一过程叫作“改坟”或“捡坟”。据史料记载,平江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流行“改坟”了。如果有多年没有“改”的坟,要么该坟没后人了或后人不孝。正因为平江的习俗流行“改坟”,所以平江人在办理丧事发“讣闻”时,都在其“讣闻”中几乎千篇一律地,用“安厝”一词。
      正是这“安厝”一词,元稹在撰写《墓系铭》②时,才有“旅殡岳阳”一说。在汉语中“旅殡”一词的解释是:“谓灵柩暂时安放于外地等待归葬”。“安厝”与“旅殡”刚好相互对应,互为衔接。也就是这一措词,杜甫墓才有了迁葬的意动,也正是平江这一流传几千年而至今仍在沿用的习俗,使得杜甫墓迁葬疑案纷纷扰扰,众说纷纭,成为了千古之谜!这是造成杜甫墓迁葬疑案的主要原因。

3 P0 K4 R$ v5 }; i% u
       当然,身为士曹参军的大文豪元稹偏听轻信,道听途说,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另一原因。《墓系铭》提到杜甫“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按字义解释“旅殡”的墓一般都是暂时、短期的“停殡”,最长也不过三两年而已,可杜甫“旅殡”了43年之久,后代才提迁葬之事,可见杜甫后代要迁葬杜甫墓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当时的客观条件是不可能进行的。我们知道“柩”是“装着尸体的棺材”(词典解释)。平江山区常年雨水较多,泥土湿度大,又是酸性土壤,经历43年之久,无论是尸骨还是棺木早已腐烂,化为了泥土,又何“柩”之有,何以谈得上“启柩”迁葬!在近半个世纪里,杜甫的妻子、儿子、儿媳相继去世。杜嗣业只迁葬祖父,不迁祖母、父亲、母亲的墓葬恐怕是不合情理吧!对于乞丐营生的杜嗣业要将四墓迁葬,无论是人、财、物都是无法完成的一项大工程。即使就是迁葬,也应由“旅殡”地平江,经汨罗江走水路,进入湘江,再经洞庭湖入长江,顺流而下至汉水到襄阳、洛阳,再转道到偃师。这条路线根本不经过荆州,荆州至襄阳的距离将仅六七百里,无水路可通,难道当年的杜嗣业舍近求远,不走方便的水路,而带着抬运灵柩的“丧夫”(指抬灵柩的人)和杜家眷属这支庞大的队伍,走旱路绕道近千里求元稹为《志》③吗!恐怕当时讨饭营生的杜嗣业来江陵是借求《志》名义,而实是求元稹资助钱财,以渡生活困难难关的吧!
       据资料记载,杜甫次子宗武之妻系平江人氏,生有二子,长曰嗣绍,次即嗣业也。此时的嗣业兄弟均早已与平江当地姑娘婚配并生儿育女,成了土生土长的平江人,要随杜甫之柩迁居偃师也是不现实的。

; j' `$ n" ?* o
       更何况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清朝重臣,时任甘肃按察使④的平江籍人张岳龄,针对《唐书》“元稹所撰写的《杜甫墓系铭》谓其迁葬偃师”一事,进行了实地考察,亲自到偃师、鞏县遍访当地居民,查寻墓茔,均无杜甫墓。遂撰《杜工部墓辨》一文:“同治七年冬十月,吾归自关中,道出偃师,距县十里过少陵书院,憩焉,询诸生⑤云:县志载杜工部墓在土楼村,其实土楼村有‘杜征南墓’,无工部墓也。次日至鞏县,阅县志亦载有工部墓。询其地仍无墓。大抵子美曾祖依藝葬於是,遂附会以入志耳。且询偃师、鞏县居民今无杜氏其人,非特子美未归葬偃师,嗣业亦未复居鞏县也。而据稹之墓志,信袝事偃师为诚然,无乃‘刻舟求剑’也。”该《辨》文以亲身实地考察的有力证据,认定杜甫真迹墓仍在平江,称元稹著文不足为信。
       综上所述,只得用明·天启三年《福建汀州杜氏家谱旧序》来结束该文叙述,“……子美公由左拾遗受职员外郎,晚游湖南,卒于潭岳之间,旅殡岳阳。所生二子,长宗文公早逝,次宗武公病难归葬,嘱其子嗣业公归葬偃师,又因干戈扰攘末果。爰葬平江,卜居是邑,以祭守其墓……”,记载了杜甫墓一直没有迁葬这一真实而又客观的事实。

4 }9 m8 w: ^9 Q5 ~
注释
①士曹参军:官职,从七品下。
②《墓系铭》:即元稹撰《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叙》简称。
③《志》:即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叙》
④按察使:官职,为正三品。
⑤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6 v. R8 ?4 h$ b" C* I3 b8 ]

; n+ T- p+ H+ |4 t# S, N6 _* u( l'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狸 发表于 2017-12-4 13: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史料,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英 发表于 2017-12-4 14: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