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18095|回复: 4
收起左侧

耒山、耒水、耒河

华林 发表于 2017-12-22 22: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林 于 2017-12-22 22:47 编辑 6 S, m3 O8 }3 {) G" z0 T

$ m. U+ P! L1 g, j; K9 ?5 \8 r/ [5 n( T$ P5 Q7 n, ]& u$ \
" g, K9 e5 D5 Q2 X8 |" T5 R
      耒水古称资兴江,又名耒河,因源于耒山(今汝城县乌龙白骑山)而得名。耒水有两条主要源流:其一为沤江,发源于桂东县北万洋山(石门山);其二为浙水,发源于汝城县南的耒山,二水会于资兴市黄草坪,当地人称东江。
  汝城是一个美丽的山城,这里绿水青山,群山环抱,云雾绕绕,紫气氤氲,绵延百里。这里,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有“小昆明”之誉称。我从小在汝城钨矿长大,70年代从郴州卫校毕业后,又分配在汝城工作。而后,一直在这小小的山城工作、生活了10多年,可以说我和汝城有着一段不了的情缘。汝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X% k8 F, l% H
        在公元前26世纪的远古时期,神农炎帝在汝城耒山作耒耜。相传,距今4700年前,炎帝和黄帝在涿鹿大战,炎帝战败,炎帝即率本部落联盟越过长江先入湖北。在神农架留下足迹,神农溪投下身影,接着横跨八百里洞庭,来到湖南,踏遍了湘东、湘南的大小山川,来到汝城,在山高林茂,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耒山上发明制作了耒耜,并教民农耕,由此将人类从渔猎生活带入农耕文明。汝城因此被誉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2 N1 X4 k; O9 a: h# M0 T  d  耒,是一个很奇特的古文字,它和农耕文明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愫,耒耜,即为古代最早的农具,诗曰: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而用“耒”字作为地名,全国仅耒阳一家。然而,在偏远的湘南汝城县,却有一座用耒字开头的山名,名唤耒山,耒山海拔1500多米,山势险峻,连绵不断。耒山上白云悠悠,风光无限,而发源于耒山的耒水,汝城人也把它叫作浙水,则是耒河的又一发源地。汝城人也坚定地认为,耒水就发源于他们的耒山。
  汝城人喝的水从哪里来?四分之一人口喝的水来自龙虎洞水库。站在汝城县龙虎洞水库大坝对面的转角的公路上,一眼望去,龙虎洞水库一湾明澈的湖水拥抱在青山绿水之间,微风习习,吹起万倾碧波,大坝内外,洁净如洗,绿草似茵,美景如画。笔者深深陶醉于这如画景色,不舍离去。我曾在汝城井坡医院工作了3年,医院的右侧有一条井坡江缓缓流过,这就是耒水。多年来,我还真不知道汝城的耒水水源头,竟发源于耒山上的龙虎洞。
       历史上多以为耒河的源头在汝城。郦道元《水经注》说耒水发源于汝城乌龙白骑山;《汉书地理志》载:“桂阳郡郴耒山是耒水所出之山”;民国《汝城县志山川篇》记载有“耒山、桂阳郡郴耒山,耒水所出,山南水入广东,山北合流而成耒水”;《徐霞客游记》“西南游记卷”也说“耒水出桂阳汝城南五里耒山上”。耒山地处湘粤交界处,今汝城县井坡乡龙虎村境内,距县城26公里,是湘江和珠江的分水岭;马蹄形内的山谷叫龙虎洞,万千溪水汇成了山下的耒水。龙虎洞水库之水,通过耒水流经井坡江、三星(泉水)、暖水(沤江)、郴州苏仙区(翠江)、资兴(东江)、永兴(便江)、耒阳(耒水)、衡阳,注入湘江。 
龙虎洞水库.jpg 3 h9 f0 g0 D7 K( e  M/ o$ L) Q$ r
0 X1 m) h) U! }
      经有关考察,1985年确定以沤江为正源,干流全长439公里。但这是自然科学的定义,如果从人文角度来说,耒河的历史源头应该是在汝城耒山。
龙虎洞水库原名牛背石水库,老一辈的建库功臣至今还称其此名。牛背石的由来是这样的:史载,龙虎洞水库库底是一个天然山塘,塘的中心有一块巨石,任大雨滂沱洪水高涨,都淹没不了这块巨石,而露出水面的部位形状酷似牛背,故名。库面上曾有一座横跨两岸的拱桥,高达40米,是当时汝城最高的拱桥,它把两岸相连,传递着两岸的信息和文化,也是湖南汝城县通往广东乐昌市的必经之路。有记载,桥上曾刻有“石山对石山,中间出白烟,头顶白云山,脚踏白石山,谁能找得到,仍有山外山”的古句。这段古句把当时牛背石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描述得惟妙惟肖。
在水库的上游有一个天然洞,当地人称之为老虎洞,洞旁的村庄叫老虎洞村。据说,老虎洞村曾是一个兴旺热闹的集市,这里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人民勤劳,生活和美。村庄的旁边有一座古庙,名叫游家庙。据传游家庙是专为龙母娘娘修建的。每逢农历六月初六,两岸的人民都要到游家庙烧香拜佛,为龙母娘娘祈福。到了农历八月十二,又为龙母娘娘祝寿。后来,当地的人们就把老虎洞村改名为龙虎洞村。1958年,水库扩建,淹没了龙虎洞村所辖的楼下、黄家、游家、朱家等四个村庄,550间正房、1708亩耕地,移民175户644人。为纪念龙虎洞村为水库扩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为感谢库区移民背井离乡支持政府的工作,牛背石水库因此更名为龙虎洞水库,让汝城人民永远记着龙虎洞村,永远记着库区移民。6 C+ c2 i# M$ c" b5 x
       与龙虎洞水库咫尺之遥,耸立着两座“仙”山,一座是道士仙,一座是白云仙,这两座“仙”山在湘南和粤北很有名气,因为这两座山均与“仙”有关。
  道士仙雄居于众山之巅,吸群山之灵气,集天地之精华,谚云:“道士仙,离天三尺三,求财者得财,求官者升官。”道士仙山上建有道士仙观,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殿内至今还保存有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及民国时期修缮记录的碑文和序言。观前有一股清泉,泉眼只有铜钱大小,但无论多少人舀水,总能保持半池泉水。传说清朝年间,当地遇百年罕见大旱,草木枯萎,百姓苦不堪言。周边百姓齐集道士仙山下,虔诚祈求龙母赐雨,结果天感其情,速派二郎神护送龙母下凡,恩赐甘露,惠及百姓。因此,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龙母生日、九月初九等重大祭神日,湘南粤北方圆数百里的百姓以及善男信女们均络绎前来叩拜,祈神许愿。
- x/ S* t2 y1 ~5 u$ w. q- D
龙虎洞水库2.jpg 9 h) K4 v; h; v

! w: v  V) V) ]! }+ d" x. l6 U
       白云仙位于道士仙西边,与道士仙拱照呼应,曾传唐朝景泰禅师坐禅于此,蒋安期在此山飞升。殿前有月井泉,泉水清澈见底,甘甜诱人,饮之益寿,周边百姓称之为“仙水”。白云仙有三大山峰,据说是唐朝潭州(今湘潭)人王氏三兄弟得道成仙所化,山顶上建有白云仙殿。山因祠名,此山也就众口相称为白云仙,每逢重大祭神日,湘粤两省方圆数百里善男信女都云集仙观朝奉,祈福许愿,络绎不绝。
      龙虎洞水库如今已成为汝城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站在雄伟的大坝上,感受耒水的风情时,就会情不自禁,心潮起伏;水面上,清澈透亮,波光闪闪,浩淼一片,让人浮想联翩。而站在水库上眺望美丽耒山,则更加心潮澎湃,醉态万千。
      让我们永远记住耒山,永远记住耒水,因为耒阳耒河的发祥地就是----汝城浙水,耒河之水源自汝城来。
0 Y& J* ?2 G! P4 f$ N
+ }1 x- U; t7 M$ N# X
- M( y# X  \* g0 u; H
耒山.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家 发表于 2017-12-23 0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带我们去参观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谢家 发表于 2017-12-23 09: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我们去参观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谢家 发表于 2017-12-23 0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带我们去参观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华林 发表于 2017-12-23 11: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家 发表于 2017-12-23 09:04
; S' I* J( t4 m( s6 E# n( ?带我们去参观呀。
7 u2 y, x. m9 V
好啊,下次参加我们协会一起去红色旅游。
5 s# f$ q; s* t. d# G9 _8 N* I1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