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23833|回复: 2
收起左侧

泉塘村:脱贫先立志,致富当自强

鸡委 发表于 2018-1-7 09: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耒阳新闻" x2 c9 |. ~; f8 V

  红网耒阳站讯 (通讯员 邓正爱)“脱贫先立志,致富当自强。”这句话在亮源乡泉塘村几位贫困户身上被诠释得淋漓尽致,“靠党靠政府不能靠一辈子,要脱贫致富,更主要还得靠自己……”

  身残志坚 勤劳致富

  黄昌古患有小儿麻痹症,妻子身体也有残疾,老伴俩都60多岁了,但他们却一直辛勤劳动。面对贫困,黄昌古没有等靠政府,而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坚定地走在脱贫致富道路上……

  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扶贫队鼓励和帮助下,黄昌古在村里办起竹跳板加工坊,每块加工可赚2元钱,一天加工30多块,一个月就能赚2000元左右,老人每天起早摸黑辛苦工作,当地附近村民盖房用的跳板,多数从他家购买,这给他家带来了一份稳定收入,看着家里经济渐渐好转,黄昌古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现在党的政策好,国家十分关心我们残疾人生活,帮我解决了低保,可我不能光靠政府,我还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脱贫致富……”

  身患疾病 不等不靠

  “真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为我老婆找到一份餐馆工作,每月还可挣到到1500元工资,孩子读书,政府也给予了帮助,卿市长还多次为我小孩送去了学习书籍、用品和鼓舞,我们很感动!”泉塘村村民张为忠握着帮扶干部黎小满的手,眼里闪烁着泪花。副市长卿晓英虽然工作很忙,却十分牵挂贫困户身体生活状况,多次来到他们家中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生活情况,勉励他们树立信心,并为他们送去油、米等生活物资。

  张为忠,虽疾病缠身,但他并没有被病魔所吓倒,而是树起生活信心,鼓起生活勇气,在驻村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下,张为忠因为心情好,病情也好转了,并开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他说:“现在政策好,政府时时刻刻在牵挂我们贫困户,我们可不能给政府添太多麻烦。”


: C) Y, k7 c7 _) Q

   立足深山 扎根创业

  泉塘村17组村民郑德龙,一位闯劲和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妻子是甘肃人,两人结婚后回到亮源乡泉塘村老家,发现这里山高树多草密,凭借一些养羊经验开始了山羊养殖,面对山路崎岖不平,运输饲料、山羊不方便等难题,郑德龙一边修建养殖场,一边对通往养殖场的土路进行全面整修;为减少养殖风险,起初他只买了四只母羊配种养殖,随着经验不断积累,郑德龙便把规模逐步扩大。几年来,德龙羊场泉塘基地现存栏400余只,年产值40余万元,年底可为贫困户分红200元。郑德龙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也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走向了脱贫致富之路。

  泉塘村,作为省级贫困村,总共17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2392人,占地13.8平方公里,未脱贫困户还有44户,由于该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多数是老人和留守儿童。且居住零散,自然村与村之间有的相隔十余里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领导多次深入泉塘村大走访、大帮扶。驻村帮扶干部坚持用脚丈量民情,每天要挨家挨户走访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起居情况,针对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帮扶干部肖恒军挥动笔头写在本子上,记在心里头,密密麻麻地整理两大笔记本,炎热夏日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们从不言苦。正如肖恒军所说:“组织安排我到泉塘村扶贫工作,看着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心里觉得甜!”

  泉塘村党支部书记贺才龙介绍说,该村卫生室10月底即将启动,意味着全村2000多村民卫生健康将得到更好保障,‘人饮工程’启动,让泉塘村民喝上了健康之水,泉塘村小学也得到了硬化、亮化、美化;黄花菜种植基地旁边通村公路路基整平后,铺上了碎石子,年底全部硬化完工。到明年黄花菜就进入丰产期。一位70多岁的村民开心地说:“国家政策好,我们农村也用上高科技了,自从政府给村里装上这些太阳能路灯后,晚上走路再也不怕摔跟头了。”今后村里组织夜间文化活动,讲解各项惠农政策,普及黄花菜种植技术,更好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闻萱)


: j3 A% H3 w1 `5 ?" [
06100750rr0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九点 发表于 2018-1-7 09: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穷就麻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中月 发表于 2018-1-7 17: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身残志坚,人穷志不穷,棒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