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林 于 2018-1-19 07:19 编辑
% ^) `% j& f! w6 ^, @' W) D
. p3 m: |6 G0 X, @5 [' }/ A1 W$ \. `
: ~6 |9 f5 V8 A& e
: h1 R0 u; F. c4 ]7 o/ A
. I% f) e) u" j) t. h8 K0 @0 Y
% w: j- o: l# q2 S
- T" h% s( n. T8 n" Y0 u1 S' U. G
古人素有“墨花翻飞,寿出笔端”之说。练书画可以加强个人的气质修养。书画艺术的境界,即是人生命的精神人格的体现和渲泄。现代医学证实,健康而乐观的心理状态能使人的神经、体液调节保持旺盛,从而从根本上保障了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书画的艺术性,对人生理方面的价值在于焕发欣喜之情操。若尽情创作,或精心品尝,则能专心致志,乐于其中,使机体调节归原,气血充沛环流。再则,“百病皆生于气”,情绪精神因素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恶化,而书画之内容大多为哲言至语、名诗佳句、风光胜景、人间乐道......皆有规行劝进,修身养性之陶冶功效,故能令人脱俗超凡,格物明理,不为世事所感,不为私利所伤,终生豁达,气血不郁,病无从来。书画家创作具有美感的书画境界其实是一个自身解郁的精神调节活动,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构思上,运笔时呼吸与笔划的运行自然地协调配合,形成精神、动作、呼吸三者的一致性,这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肺等内脏器官起到调节作用,使人的细胞活力和有序性增加,有益于身心健康。 ! l# e/ f. V% f+ q
+ P! g1 ~9 g i+ r/ L+ Q/ \ ) o- |! G( g; Z2 T
练习书画时,身体各部位都在运动,从腰身、颈背、肩、肘而达于腕指,是一种舒缓的运动。同时,写字时,心静气和,从容吐纳,头脑专一,杂念俱消,使大脑的活动放松,产生一种特殊的愉快。中医《内经》云:“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百数”。就是说,思想没有负担,精神愉快,知足常乐,可以活到百岁。
7 `8 s! l. e; f, `% \' K1 V
( U# O- t& I" I8 n
" r! z$ z4 | y/ r: k
0 I8 M! s& u, X( f& K/ _4 q1 K2 S
S$ y P/ J+ s$ h! c2 P; S0 B! Y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有着调节情趣、丰富生活的精神寄托作用。这对离退休老人健康长寿,更有特殊意义。汉代养生家嵇康认为,养生之道,重在养神。老年人闲得无聊,郁郁寡欢,精神毫无寄托,整天处于愁闷之中,必然会使大脑皮层和身体机能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各种器质性病变。而练起书法来,专心致志,凝神静气,追求墨迹的完美,书者可“渐臻于‘无我’之佳境,心无俗虑,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达观超逸,宠辱皆无,个人欲念消弥无影无踪”。这对老年人无疑是一种精神享受和简单的精神寄托法。
- P. P" r, Q! q/ ~+ R5 k"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