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林 于 2018-4-12 17:46 编辑
% w6 j; O1 m5 V& g$ G, w7 G2 o6 E* P, A8 O: c1 B
% e2 n! s) a ^: s6 Y9 w5 B' _7 }& Z% ~2 o0 s% m: k# w& P
, j' q/ J0 A% x5 _% ~9 U ~ 在江西安福县平都镇梁家山浮山村的大塘里坡洲山上安葬着一位先烈,这里翠柏凝春,郁郁葱葱。墓葬主人是赫赫有名的红二十军军长伍中豪将军。 4月3日上午,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随同革命烈士的后人伍曼丽和亲朋等一行7人自驾车去江西安福县祭扫,缅怀长眠在异土他乡88年的伍中豪烈士。参加这次祭扫活动的还有安福县宣传部副部长伍建平、江西省劳动模范伍斌、江西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伍有德、大塘村支部书记肖树初以及重庆梁平、江西宜春、吉安、新余等伍氏家族后裔一行20余人,前往大塘梁家山拜谒伍中豪烈士墓。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长眠的地方。在烈士纪念碑前,大家向先烈敬献了鲜花,向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表达内心的崇敬。全体人员在墓碑前,鞠躬默哀,用心感受着革命先烈在浓烟火海中英勇献身的画面,用心聆听着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而吹响的号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拜谒的方式来寄托家人对英烈的缅怀之情和深切哀思。 伍中豪, 耒阳县南门外伍家村人,生于1905年2月23日。他3岁丧父,受母教抚育识字和学习诗文,后进入耒阳县立第一高小读书。毕业后,伍中豪考入了长沙岳云中学读书。1920年,伍中豪从岳云中学毕业,又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在李大钊教诲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毕业于第四期。历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红四军前委委员,红十二军军长,红二十军军长,先后参加了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央苏区等多次战役战斗,战功卓著,是Mzd军事上的得力助手,曾与林彪、黄公略并称“井冈三骁将”。 伍中豪能打战,又对毛主席有无限的忠臣,还是我党难得的高级知识分子(北大高材生),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模范将帅。1930年10月,伍中豪接到上级命令要他征集新兵补充。他身穿便装带领一排警卫,从吉水出发,到横江渡去调集赣西南各县独立团,途经安福县城,突遭安福反动地主武装靖卫团的袭击,仓促应战,战士死伤过半,突围至城郊梁家山,弹尽援绝,伍中豪为掩护战士们撤退,壮烈牺牲在大塘村坡洲上的一个砖瓦窑中。国民党靖卫团守望队得知伍中豪是个大官,准备次日将他的尸体示众,当晚暂时扔在了野地里。当晚,仅有四户人家的大塘村民肖仁元、刘福初等出于对红军的敬仰之情,深夜冒险将烈士遗体偷偷抬到了自家的祖坟山上殓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他们还立了假墓碑,躲过了敌人的多次搜查。如今,当年偷偷掩埋烈士遗体的村民早已故去,大塘村已发展至10余户人家。第三代村民现任村支书的肖树初和刘武生等人谨记老一辈的嘱托,每年清明、冬至都坚持到烈士墓前祭扫,在烈士墓周边植树造林,以此来告慰烈士英灵。大塘村村民们自发捐资5000多元,为伍中豪烈士重修墓冢。为教育后人,他们还自费到井冈山搜集翻拍烈士照片和生平资料,镌刻入碑,以供世人瞻仰,永久纪念。大塘村三代村民接力守护烈士英灵的行为,在安福县产生了强烈反响。1993年6月5日,安福县人民政府把伍中豪烈士墓地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将烈士墓重新修葺立碑,供后人瞻仰拜谒。如今伍中豪烈士的墓冢已成为当地文化、历史研究爱好者缅怀和敬仰烈士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村民教育子孙继承先辈光荣传统的重要场所。 历史长河在经久不息的流淌着,可伍中豪烈士的故居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后,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已成追忆。伍中豪烈士故居始建清朝末年,原是一栋青砖木质二层结构的瓦房,坐落在耒阳城关南门外伍家村内,系湘南古民居传统的建筑风格;房屋坐西朝东,由6垛5间组成,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中间是伍氏家庭祭祀先祖的厅堂,两边各是两间住房,其中进厅堂右边第一间为伍中豪的住房,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伍家湾前面是一块5、6分土用痳石铺成的的晒谷坪。禾坪前面是6分水田和5分菜土。至今,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描绘出故居原来的样子。文革年代,由于特定时期的历史原因,烈士故居无人修缮保护,逐渐破败不堪,濒临倒塌。1969年,耒阳插秧机厂扩建,将烈士故居及周围房屋(孔圣园)拆毁,兴建了办公楼。2004年由国营企业改制成私营企业,插秧机厂改制将烈士故居整体出卖给了开发商。而今,烈士故居已被夷为平地,烈士的亲属曾多次请求收回伍中豪烈士故居地恢复原貌,未果。2017年12月,我去伍中豪烈士故居的遗址处拍照,一股凄凉在我心头涌动,我为消失的烈士故居遗址深感痛惜和悲哀。我感觉拍下的不仅仅是照片,而是人文历史在此刻的沉淀。今年,经过伍中豪烈士亲属的不懈努力,得到了耒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重视,现已规划将伍中豪烈士460平方米的故居地建一文化广场。广场前竖烈士铜像,两边建一文化长廊,宣传烈士生平事迹,供后人瞻仰纪念。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这是伍中豪生前铮铮誓言,也是烈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伍中豪烈士作为我党、我军优秀的指挥官,战功赫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革命胜利和幸福。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作为后人我们永世不忘。伍中豪的名字将永垂青史,流芳千古。他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民的心中!
5 E3 L' _; N2 j1 y. Y2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