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慈和光晖 于 2018-4-30 11:29 编辑
( W1 t5 K+ n* V
3 Z1 p& n7 ] z
' q: {" T5 n& R+ F6 O, {4 p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四月份,小高部举行了“学部示范公开课”活动和语、数、英、科"教师公开课"活动。 在活动中,每位教师精心备课,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新课改理念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探究。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多媒体运用娴熟,展示了小高部实际教学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效果明显,同学们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了发展。在听完课后,教师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评课,互相交流沟通,每位教师再结合此次活动进行教学反思。 & t' l J& t4 s( O$ l* g8 V& a
学部示范公开课
! E( u; `' ]8 Z6 a% D, L) B' e i
7 h& v4 m' y; u% j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在陈珍妹老师的示范公开课上,导入时,我们仿佛看到凝重流畅的陆游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古诗中朝我们走来,一首《示儿》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不待我们回过神来,只见林升又携一首《题临安邸》愤愤而来,他痛击南宋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了江河破碎的耻辱和愤恨。孩子们在浓郁的文化背景中了解,在小组合作中探讨,在展示时暴露质疑,在陈老师的调拨中悟透,颇有所得。
' ^& C0 K4 U$ Q% Y2 Q% d8 D, m) l9 m1 J+ m* j2 t
' u0 T) j/ R, s Q7 f, i. Z
7 P S/ K6 `4 _1 _* h) [. g4 v& [
& t% c* ?. B1 j谭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进行说的练习,引导学生把“佩佳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进行对比。 让学生张开嘴巴来说说自己的一天, 比如双休日或放假时的一天, 从而让学生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 要珍惜时间, 不要虚度光阴。小组合作中谭燕老师让孩子们想象、体会、表达,为后面揭示文章的中心“失去的一天就是失去了什么”打下基础,也使得课后的练笔能够顺利进行。同时经过这样的对比, 也让学生明白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真正让学生深刻的领悟到了课文的真谛。
7 S3 z0 v3 @: u8 B9 A3 \7 B0 l' W4 w0 ?
" j" b# u; J& q- `6 t, F8 j' n( w& R' }% r! ^4 ?$ |. |* v! \" f
; X" s; P& M/ {; h9 H! o! }7 k8 Y, y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要从以老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形式,蒋梦媛老师的英语示范公开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课前堂堂清、课上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展示、班级站位大展示、学生质疑加老师穿插讲解环节充分发扬了课堂以学生为主的精神,综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展示质疑的能力,使课堂成为了一个鲜活的学习成长平台。
4 `6 x% r1 z9 M % |1 P4 ]: P. F7 t: J
) g S) _% _( B$ J R' U5 L
. D5 G& s; l8 a. V6 |7 ]; w8 A# @' [, v \
4 Z$ l, M$ [' f: b2 K7 j3 g V& D0 d( x, V/ j i8 e
李小霞老师非常自信的带领孩子们去探索《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的奥秘,在讲解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脑结合的过程,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称其为“读”。所以,“读”并不光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有默读整体感知,也有齐读集体感悟;既有文字的欣赏,又有默默的品味。通过主体的“阅”,学生将文本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把别人的东西装进自己的“仓库”。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找答案,然后再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让学生全面掌握了镭的作用及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 u7 w$ Q+ @ L; v1 s3 ~
# n+ y2 U" S" I- G/ K6 P. c% I* w! J1 l) J" o0 C
) G8 m3 L0 {+ |2 O
人人都说数学枯燥乏味,公开课须得绞尽脑汁,花样百出。但是付十妹老师就做到了就地取材,一节《分数的意义》,学生利用自己的文具用品、口袋里的零花钱、手中的画笔,甚至是脖子上的红领巾,纷纷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之后大胆上台展示,很好地诠释了自己对分数的理解。
# n* f; P! b. D2 j5 n1 O! I
9 R& [! c/ \2 q5 N, p. r) {
/ g( Y2 Y2 G' H2 k7 U+ a* z
, N+ ]7 d, h3 j" W! t
. }! Y. i3 E3 `+ k6 |- H无规矩不成方圆,但不是人人都能坦然地接受,而彭彤老师一节《美丽的规则》在品析墨西哥的交通时,除了感叹,更是引申出墨西哥的交通法则,让学生明白了好的秩序是建立在健全的法制法规上。进而让他们明白了班级须有班规,好好遵守才能建设好班级的道理,实现了真正的教育意义。$ ~8 P- R d# M$ k3 M/ {7 W
) Y* U( D$ s) M! U" ?0 t9 \( S6 E% ]" k7 H" E
* S* y1 H6 n" u# U' N# j: q! S, j- P4 d) Q4 w$ g$ d
4月18日,我们走进了唐文娟老师的公开课堂,唐文娟老师的课堂教学轻松,通过学习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亮点一:预习。预习是学习课文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不仅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课文,还能借助它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帮助孩子们能够提前熟悉课文,在学习新课时,相当于再复习一遍课前自学内容。唐老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预习习惯,为学习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亮点二:重难点突出。课堂抓住一个“送”字,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再切己体察中悟情,再展开想象中融情。不同的景、不同的人、不同的送别方式,却都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 亮点三:整堂课教学结构安排合理,轻重分明。唐老师根据教学重难点的不同,学生课堂上认知表现,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特点,合理、有效地分配教学时间。不仅如此,每个教学环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学习投入,分层教学,分组展示,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整堂课课堂氛围融洽,授之以渔,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转身,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亮点四:唐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出很强的生本意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补充背景材料、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诗意,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问题设计精炼、巧妙,同时利用音乐渲染情绪、补充资料、了解地域风情等方式深化对诗意的理解,学生学得轻松、兴趣高,课堂实效性强。
$ K$ {/ o- B& X5 X; s
. {2 l" w$ X& x' [
y- ^1 H! R5 n% L. s, @
' \) C8 Y& n+ S \2 e) `# b% B' |3 ?, ^ K+ M; g# k) L4 d
- R& _3 P! I9 q) q( ?
5 e+ Z, U+ ]'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四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在匡冬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和六1班的孩子一起领略了鲁迅先生的风采。匡老师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始终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出发,去把握教材,设计和实施教学。匡老师对教材有着深入和独到的解读,在整体观照的前提下,在重点处又精雕细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亮点一:课堂语言再自然些,简洁些,处理好口语和书面语。 亮点二:教学中匡老师还注重朗读的指导,默读,小声读,师生角色朗读,引读,重点句子反复读,形式多样。这节课基本上克服了满堂课串讲串问的弊端,做到了“以读为本”,比较重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亮点三:三维目标同步推进,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兼顾能力训练。比如:课堂实践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方法,比如如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文章的构文方式等无不穿插的巧妙自然,有效的发挥了课文无非是个列子,将读写有机有效结合进行到底。 亮点四:课堂安排疏密有致,详略得当。救助车夫”浓墨重彩,在“半跪”、“清清楚楚”两个点重锤敲击,铺陈舒展,一气呵成。
( H: f; I. _# l) k1 N8 C9 n8 `
4 u; Z! C8 D% G1 ]# `% U/ k6 v
4 e2 k6 R: U8 B% U0 ]& K2 U4 P& H. w! D) v6 i
1 T& G! g! {. I: ~3 L" n, T
" l$ a# j0 h& e, O
6 k- U; K) _7 ]/ Y% l" D3 m3 P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李聪老师从学生 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联系生活讲数学,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 x4 C3 L5 P1 c; G' x" f
5 L8 m# X, e6 d d _$ t
& B! b; H' n& {3 l2 n ?7 y- T
* O) U& ~$ F1 W5 d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 梁建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把学生整体发动起来。8 ^* B* ^0 o6 D" J) G9 X8 @3 Q
6 ~) `3 i4 E5 f/ `
2 J, c1 W' M6 F& G4 I
段海燕老师讲授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新课导入能巧用孙悟空降妖时金箍棒大小的变化引出小数点的位置的变化引起数的大小变化,学生分男女,角色扮演朗读故事情节,富有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高。小组合作完之后以组为单位或以组内代表展示的方式进行汇报,习题练习有学案为辅。整节课,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度过,学习效果显著。
* O$ x; ]7 ~" `9 {$ c/ x4 [/ {) x/ q" r( l& O m6 e+ ]; g
- U; a; Z% V2 G5 V6 C2 Z6 u7 p, J
谭晓菲老师讲授的《小数加减法》一课中运用旧知识顺理成章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新授时教师通过任务分层、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出笔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计算本是枯燥乏味的而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竞争等方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课变得生动有趣。
0 C4 Z, ~7 c* j; @. x# n8 x( R1 ]
* Q& \# | E& `
4 Q0 W, A7 y7 Z9 m- u9 ~5 H6 P蒋菊花老师讲授《面积》一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面、课桌面、教室的窗户玻璃等出发,引导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边摸边观察说说这个物体的一个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借助身边的物体,选择其中的一个面,来感受它的大小”感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举例子说说它一个面的面积”感知“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面积”这一概念。课堂学习气氛融洽,得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 e% d5 l7 [' f1 E" d
9 M: W i2 ?5 r+ Y0 e4 Q% o7 S7 h+ L$ ]9 u+ W! S4 S
+ `* G" ^) Y" e. b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学习数学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张腊英老师的公开课将这一点诠释得酣畅淋漓,她特别善于引导,讲解细致,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书写格式,不断地穿插点拨易错题,充分展示了一个老老师的功底。5 Y0 E$ I( X% u2 f$ |8 k( }5 V' P
* C% U2 [ h# O( e
& P5 I9 m' C& A& T3 V( T
( t0 v4 ?0 W; f
& W" A% j! S. n! i! _% r1 }( z$ `7 v# x4 R
李致芳老师讲授的《三角形的分类》,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 N$ _7 z9 j8 u5 p
! f% Z$ Q, u5 J% Q/ e% P6 _! Z# H ~4 x+ k2 ^( f3 @5 M9 O
1 q$ c, F8 V2 R- b) x! 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课堂更是离不开快乐的音符,徐品丹老师的公开课为孩子展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她将英语儿歌和天气的学习相结合,孩子们在欢快可爱的歌曲中学习,大胆展示自我,绽放光彩。他们结合天气预报图,模仿对话询问天气,更是传神!源自生活又充分乐趣的课堂是孩子学习的殿堂。/ |5 Q/ @+ ^( v: Z
9 N+ x" U* b. j. e0 d; V2 @
, l7 F7 J: z% o8 K
+ H3 T( F7 o- @
& l" z! @2 Q0 F+ B: }& @8 M# H! w, s1 @6 {
7 T2 M+ b. C3 p: X; P+ r% t( F
朱熹曾言: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多读,邓铭凤老师的公开课对英语单词、句型的操练形式多样、层层检测把关,又结合德育百分制设计了非常受孩子喜欢的激励机制,孩子们在课堂上纷纷踊跃展示,与老师一起完成了一堂积极、活力十足的英语课。
- z; ^1 m$ Y0 ?0 s' O, t* m( w4 k6 E& ?7 z4 o
* S2 n: F5 v& F5 V# t; g/ E% E
" U6 |* \% D9 j" u! `/ r
黄双红老师上课时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效果较好。# Q2 p2 O. I- m, y3 D" A
* \1 k$ Z0 o i4 Y
# D& g T" n6 R$ e
/ D* u& x" D/ N T6 l' n! y) A资珊珊老师上课微笑自信,教态自然,教学设计流畅。教师思路清晰析教学设计了很多游 戏,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氛围好,学生参与度高,板书美观详细,紧抓重点。* S6 ]& L* |+ i1 e) @
* I. z: N. t l5 B2 P# F& V" s* [ P2 |: E6 f! ^
本次公开课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学能力得到了磨炼、提升,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推进小高部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8 k) |8 S+ ?( [! F- h图文:慈晖学校小高部% h ]* N* t9 P) K/ l1 j1 T3 k
) h9 |, q- d/ r' E- R& q* z
& j$ J: r& e9 V/ @
+ o' P' M! I2 X& g*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