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78348|回复: 1
收起左侧

如何与抑郁症病人相处

健康卫士 发表于 2018-5-12 23: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 [. o' r5 P+ T
日常看护

2 [: u. r" w0 J
- B1 L: E+ w" S9 ^9 X0 X. l
1:最重要一点,督促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是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同时还要多跟病人的医生交流,要让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复诊。配合心理咨询同时进行效果更佳。

) R( ^+ e+ {" {, P! i. e6 H
2:在用药方面,督促病人按时吃药,新型的抑郁药不成瘾,确实有一点副作用,但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重,服药初期会难熬些,产生头疼、恶心、失眠、便秘,爱困等症状,告诉他们这个症状会很快减弱,鼓励他们吃下去。千万不能私自减少药量或者停药,即使好了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缓缓减量。
6 p/ G2 K6 e  b7 f
3:从饮食上,多给患者服用一些能让患者感到心情快乐的食物,如多吃一些谷米、大麦、小麦、燕麦、瓜类和含高纤维多糖蔬菜、水果、鱼类、瘦肉等,这些食物均对改善抑郁及焦虑有帮助。/ F4 h4 Y, m9 v: o6 R+ J9 C3 R
9 @# G/ e. |" u5 ]- _: P; h1 f4 z
4:可以在桌上多摆些绿植和五颜六色的水果,让更多阳光的洒进屋子。

* E  J! \: S. \( K
5:三三三原则:一日三餐跟家人一起吃、一天散步三十分钟、一天晒太阳三十分钟。(不可强迫)

  o( j5 ~9 [. ]. `$ |: Z4 H7 @6 O/ V4 I3 x. X* \

- m' @1 }4 I; e/ t  B2
0 L, x+ H/ _! Z
安全问题
( J: W7 w; [4 a1 c0 O5 ]
: ~0 i2 t7 E: a9 o
1:收拾干净家里的危险品。

8 Y7 b" o" g( f/ [& h/ J
2:在用药的初期时多加看护。
5 o% T, T0 j/ z& e' W+ V/ ^5 q
3:在药物起作用和病人看起来很好的时候不要放松警惕,因为在病发的时候病人往往没有精力实施自杀行动,而在恢复精力的过程中,即使他们看起来很好,也随时可能实施轻生计划。有些病人也会在实施计划前给予家人好起来的假象,以使对方放松警惕。
/ h: L6 X7 i! F6 ~8 ?$ w8 r
4:在生活中要密切关注病人,因为自杀在实施前往往会有一些线索,比如:说的话和网上发的动态带有轻生内容。行动上准备危险品如药物、绳子、刀片等。是否在网络上有“怎样死法最轻松”之类的查找记录。在状态上是否沮丧绝望,经常痛哭。遭遇上,近期是否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8 u/ z+ \# W: C9 U% l" E  S
5:如果病人拒绝交流,可以跟病人的朋友保持联系,从对方的口中得到更多相关信息
0 _1 ?. b, T+ |/ E: q7 ^* w
6:如果病人实施自杀被发现,建议送往医院住院治疗,考虑改良电休克配合药物等综合治疗,将自杀概率降至最低。

; @( l: ^8 [+ ?; b- i4 q* b4 a/ @' f8 k9 r- d8 j3 H
: W, x7 S7 a/ |* z$ Z- i6 j) S
30 E! ?! `" m3 K+ u% x! j
在相处中不要做的事

( D% N3 Y6 Y+ H1 L: ?
1:不要把自己的信念强加给对方,比如:你必须要去工作、你必须要去考试、你必须要去运动,你必须好起来等等,即使是吃药也要以温和劝说为主。普通人被人强迫做事都会非常痛苦,何况是抑郁患者呢。
: t* j" i8 p8 X
2:不要忽视对方的感受,比如:对方向你倾诉时无视对方,自说自话,或者刻意避开抑郁话题。抑郁症患者尝试表达自我,是释放出负能量和压力的过程,如果被忽视或否认,他们会更加自我封闭,不再相信他人。
3 U5 r# Y8 e- G4 k0 |/ G/ |
3:不要评价,比如:你就是懒啊,闲出来的,矫情,想太多等等,这太残忍了。
6 j# L6 G- \5 D4 h# W
4:不要否认对方,比如:你怎么这么点事都做不好啊,你没有抑郁症,我们那个年代更痛苦也没这病等等,你不了解他们的感受,不要再以衡量普通人的标准对待他们,更不要否认他们真实存在的痛苦。

0 q0 n. ]) Q2 U
5:不要讲道理和强行正能量,比如:你要开心啊,生活多美好啊,你要快些好起来啊,你要努力啊等等。对方比你更想好起来,道理都懂,就是因为做不到感受不到啊,所以说这样的话是毫无意义的,反而会让对方更难受。
$ o2 o; G7 b. x1 K4 U
6:不要给对方压力,比如:我们活着都是为了你,所以你不能想不开啊。你要想想别人啊,不要那么自私等等。希望对方重视自己的价值,初衷是对的,但是这样的表达方式只会让对方感到压力,然后陷入更深的焦虑和对自己的责备之中。

' ?7 \/ O" B% _! N7 C5 r, s: s
7:不要过分热情,不要觉得对方只是不开心,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去开导和“医治”对方,也不要因此而不断询问对方感受和寸步不离,不要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特殊人”。
" B9 h0 F4 Q& g( ?, Q! ^

' o( y1 e5 n* Q0 u0 D9 s
! e" Y9 x# u* D" s  }6 o. w& a; b4; N0 t$ q) T5 f; d. I
如何更好的与病人相处

: j( n4 p0 d- V
1:更多理解,可以看看这篇:给抑郁症家属的一封信. m  e4 ^# `0 r0 s, @

" e4 k. V8 H! z$ ~6 S9 Q
2:共情,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去想象对方的感受,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对方会说这样过分的话?会做这样不负责的事?因为他很难受很痛苦,因为他病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

  F- i+ g0 H! S5 r. C
3:倾听,如果对方愿意诉说,那是非常好的事,一定要认真倾听,不打断对方,不做评价,努力去想象对方的感受,及时给予语言和行动上的反馈,并引导对方诉说更多。
# Y; D/ v/ y' W% {& z  V, H, y9 ~( A
4:真诚,努力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不要敷衍和谎言,答应对方的事情要记得和做到,对对方的需要给予回应。用行动来表现自己对对方的真诚和在乎,比语言效果更佳。
3 _8 d; V: d" R! L
5:肯定对方的价值,抑郁症患者往往自我评价低,如果对方敢于去尝试什么事情,或者给予你了帮助,你可以去肯定对方的价值,会给对方很好的激励作用。
2 X1 P" d9 Q& t3 |$ l& G9 i0 G
6:给对方一定的私人空间,如果对方推开你说想静静,你就不要再去强迫对方一定跟你待在一起,你可以说有什么需要就叫我,然后默默的为对方做好生活上的事情就好了。

2 Q2 _% |3 Q5 s. s2 u
7:帮助对方减少压力,如果不是对方主要要求,就尽可能把一切产生压力的事情停止,好好休息养病,帮助对方在外人面前掩饰,去帮他们做了他们觉得为难的事。他们好起来以后,一定会感动又感激。
, B/ f+ L7 |( X1 c! k
8:适当给他们推荐健康快乐的内容,尽量使他们避免参与到抑郁的群体中(比如抑郁主题的群吧话题等)。之前想建群的时候有考虑过,后来还是算了,因为抑郁患者虽然能够理解彼此感受,相互鼓励,但是他们的大部分能力都消耗在了抑郁症上,所以很难向外输出。反而容易被他人的负面情绪所感染,尤其是自杀自残,更是会引起模仿行为。
) b: d, I8 c1 T- n8 k) H
9:因为对方的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相处方式不是固定的,要培养对对方情绪的敏感度,仔细观察对方的动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相处方式。
. h0 K' S# b- a
10:分享一些我常使用的一些话,可以分情况使用:我知道你很难过、我理解你的感受(没有过抑郁经历的人慎用)、你没有错的、没关系的、你已经很努力很了不起了、我会陪着你的、辛苦你了、我在的、有需要的时候请叫我……

3 D3 b1 G) P; s( D# p+ G
11:无条件的爱
. @6 M$ Z* f! S, {6 R
& }& m+ Y; T$ K) c: l
) F. M/ j7 Z7 j& l
56 ]/ B9 a3 o+ Q6 l' y
作为陪伴者,应该重视自我
. H% I* a4 M/ e9 O
1: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8 H7 p) M; a" n$ v" r9 d2 y8 @9 w
2:不报过多期待,有的病人状态会反反复复,时好时坏,要做好过山车的准备。自己不要被影响到,以不变应万变。
0 R/ n) K/ W/ h& q
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对方病情发作时,告诉自己对方只是在释放负能量,是好事儿,千万不要被带入对立方,开始争论是非对错。

8 L5 a( C* t2 y1 m
4:自己表现的稳定对对方也是榜样作用,让对方感受到安全和稳定,如果自己也被对方影响到歇斯底里,那么对方会更难受和自责,感觉拖累了重要的人。
( m9 R9 r, u5 c2 Z% M& W
5:也给自己释放压力的时间和方式,这样才能保持更好的状态陪伴对方。
, }( q  P8 F: Z0 s+ ~
6:相信希望。
& t. ^0 V. v/ y! I! l& @
原创 [url=]给抑郁症的情书[/url]

       作者 城闭喧


& h: Z% P  t/ j' t6 n1 x: [
% s4 }. H" S6 k9 A7 }7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酒加冰 发表于 2018-5-13 1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多一点关爱和陪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