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65096|回复: 2
收起左侧

佛教因果论

自然界 发表于 2018-7-12 20: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u, L# t" o: m7 G, `% l. c& Y8 L' V
佛教因果论

- C2 H4 y$ t  X/ v+ J, [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是佛法的核心。
0 L8 H0 ^% C4 ^- l, e% O
  不明白因果,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

  U8 j% z! h- \4 e! e
  因果规律并不是佛陀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印光法师说:“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

5 M! _, C4 E: O
  可见连诸佛菩萨,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何况我们凡夫,不管你信与不信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弄清因果问题,是学佛的一个重要前提。-
4 R  c- r0 t" J! _  j( u
  一、因果规律和它的重要性 -
, U6 d- e) F) n9 [0 V0 u/ T4 l) a
  因果,又叫业、因、缘、果、报。业:梵文译音,意为造作、活动。指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包括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受果报的)

2 n% h& M3 y$ k& ?
  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业,却有很大的力量。可以说,我们人生是受着业力的支配的。业就是因。因,就是原因,也叫业因。果,是结果。报,是报应,是回报。

' j3 E* D6 f  i! B
  缘,就是条件,因缘结合,才产生果报。佛经偈语已说得明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亡失,消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

1 m8 c$ P$ L+ i$ a1 q5 D/ _% a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根据所种的善因或恶因,即造得善业或恶业的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恶报。概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善,就有什么样的福报;什么样的恶,就有什么样的苦报,这都是一定的,这是客观的规律,称为因果规律。 -

+ ^) @: r9 z: P: M! Z9 _, \
  业因果报与生死轮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人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是由因到果,有果到因,相续不断,形成轮回不停的现象。
3 f, B* q7 g' T" ^0 v% |
  我们这个人“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都是受业力支配的。业力好象是一个种子,信息,它储存在第八识里面。第八识又叫“含藏识”,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它含藏诸法的种子,好象存储各种信息一样,把一个人前世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生所造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就这样生灭流转,轮回不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所以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

# X0 R$ Z1 L& s# a4 n7 c+ W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做不得”意思是“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灭;反之,不造作业因,也不会得相应结果。由此可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死了以后往哪里走?这是由业力支配。什么业力?就是善、恶的业力。所以,小善小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是十善十恶应受的果报。 -
- ]- R6 P1 ^+ D: X6 _- W
  什么是善?利人是善。利人,其实是人已两利,也可以说,利人就是利己。 -

% I* ?& r# G) w- V
  什么是恶?害人是恶。害人是人己俱害,害人终害己,以害人开始必然以害己告终。 -

2 q+ Q$ a7 s1 G4 }+ O) y
  佛经将善恶分成十种,每种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叫十善十恶。十恶就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属于身三业);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属于口四业);八、贪;九、嗔;十、痴;(属于意三业)。反过来说,便是十善:一、不杀生而放生、护生;二、不偷盗而布施;三、不邪淫而修梵行(清净行);四、不妄语而说诚实语;五、不两舌而说调解语;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七、不绮语而说直质(正直、朴实);八、不贪而修不净观;九、不嗔而修慈悲观;十、不痴而修因缘观。

0 e* J' f0 s. p- f: @& m! n
  这十善十恶分成三品,就是三个等级。佛经说:”作了上品十善的人,生天道;中品十善的人,生人道;下品十善的人,生阿修罗道(属于天龙八部之一,有福报,有神通;但凶恶好斗)。犯上品十恶的人,堕地狱道;中品十恶的人堕饿鬼道; 犯下品十恶的人,堕畜生道”。这是佛陀以慧眼观察六道轮回的现象,亲口开示的,我们绝对要深信不疑。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佛陀制造出来约束众生,而是佛发现并揭示出来教育我们的。佛菩萨也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

0 t( F8 l8 C8 t- C( _2 Y
  “因果分为染净两类。诸佛菩萨修因证果,修的清净因,修的菩萨行,发的菩提心,所以证到的是佛菩萨的果位,得到的是清净的果;而我们众生造的是污染因,结的是污染果。”星云大师说:因果比电脑还准确,因为电脑会发生故障,因果是丝毫没有差错的。

8 j( C/ Q; H/ S' W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在哪里?神明就在身边,诸位对这个问题千万不要怀疑。印光大师讲:“不知吾人之心,与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我心虽起一念,彼则无不了知,故曰,人间私语,天间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周安士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6 e/ ]; u4 r, l1 ~/ u* {2 s
  说得妙极了,就是说你暗室干的一切事情,天地都会全部记录下来,哪怕你起心动念,都能准确地记录,大自然的法网中没有一点漏洞。 -

1 a+ j+ ]; @/ I
  二、因果贯通三世-
3 |: Z3 {: {" D) _8 ^7 M$ e
  《涅磐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不会中断,失误)。”可是,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值;学佛修行,就无意义;而一贯作恶的人,就太便宜了。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不懂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佛经说得好: -
3 p: ~+ L: u( A& N8 s%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
  M8 P& U- b, h+ V: A; o% C' h& |
  这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业因,比如今生病苦多,那肯定是过去生中杀业太重,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己未来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环不断,也没有丝毫差错,经中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百千劫”是很遥远的时候,“所作业”是自己所种的远因,远在百千劫前种的业因,并不会自行消失。“因缘会遇时”指现在的因缘成熟,“果报还自受”还得自食其果,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过去世和将来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试看普天之下那一样东西不是由于过去的延续?再说,三世因果并不一定就是前世和来世,也可能是去年、明天。更可能是前一分钟,现在这一分钟,以后那一分钟或者前一刹那,后一刹那。现代科学认为:宇宙中每一件现象有它的原因的。这种论点和三世因果的说法不谋而合。
# P% e( s/ Z+ ]
  种下业因,必受果报,但有早迟的不同。
! \5 X/ {  J. s" @" [1 M' h2 B5 d
  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 s& {# c. f4 Q# c
  1、现报:今生做善事,今生享福报;今生做恶事,今生受恶报。 -
  M! K! P+ n: H3 G; i+ X. i* f! @
  2、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苦。父母积阴德,子孙享福报,也属于这类。 -
! p8 N! D9 H* r* t2 B  A3 B( j
  3、后报: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第三世,甚至百千劫后才能受报。 -
/ n0 w& B1 t* x
  为什么恶人会有善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前世所修的福报还没享完,今生造恶的恶报还没有成熟。现在善因又先成熟,因此先享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因果,也不会自行消失,因缘成熟时,必受应得的果报。如像富贵人家的子弟,吃喝嫖赌,任意挥霍,没有受饥寒,这是因为家底很厚的原故。不过照这样乱花下去,纵有百万家产,终有一天会倾家荡产的。

3 Q9 }* d6 T$ X: r1 F
  为什么善人会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活中培植的恶根深厚,前世“不善之因”的果报没有尽,而今生所修的善心、善行,还没有成熟。现在恶因又先成熟,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严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没有白种,将来必受相应的福报。
2 [  \. O2 k4 \) N, e
  三、因果可以转变 -

& K  R/ v4 |$ q3 I
  因果既是有一定规律,可以认识的,但又不是刻板的。这和算命、看相的“铁板数”不同,那个是庸俗的“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改。

1 k) Y5 u" R. E2 c9 E5 S! U+ I# z
  从佛法因果观来看,我们现在所受的是过去种的因,又必感未来的果。种的因即可以改变,结的果怎么不能改变?因变了,果一定会变。 -

1 K% h/ y$ C* ~. o6 w! k, [- P
  “因”要形成“果”,中间须要有“缘”(条件)来会合促发。已造的“因”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也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要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瓜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包括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只要把缘断了,譬如把瓜子放在茶杯里,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一般人多因为看不见今生的现报,就否定因果报应的存在。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哪有一生做恶没有善的?找不到!凡夫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

  y4 I/ t) p# {8 m
  恶做的多不怕,只要今生不再做恶,恶缘断了,虽是少善,少善也会开花结果。与其消极看相算命,不如自己积极改命。

4 _4 ?3 s% W  }# R
  我们的身体是根据果报产生的。自己种的善业、恶业是:“因”,父母是“缘”,色身是“果”。我们在六道中投生,是受业力支配的,是来还善恶业报的,所以叫“报身”或“果报身”。果报分为正报、依报。一个人的相好丑、寿命长短、命运穷富等,属于正报;社会环境好坏,家庭环境好坏,亲属子女的好坏等,属于依报。正报有福气,依报自然圆满;正报无福气,依报也会恶劣。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业因”现世结的“果报”。可见一个人的命运,并非由天神掌握,也不由别人操纵,完全是自种因,自受果.因此,佛法中的“命”、“相”从根本上揭示命相的原理由来,但并不主张看相算命。因为这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益的事。一个人的相和命,算也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因”,才能转变未来的“果”。 -

: m" k- N( h, t7 W
  四.转变在于心地 -

* w5 w& m( I9 [! W& j3 B; {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
+ Q/ \- a+ l  |: m
  《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转变命运的关键是什么?
; y% R; S( `( ?7 u$ v. _+ u4 b
  就是自己的心念,因为“一切唯心造。”心能造业,也能转业,即“转变由心”之理。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所以,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命自己立。也说明这个道理。。《心法念处经》说,“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固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诸果报。”古德偈语说:“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儒家也认为:“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和“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而教人“自求多福。”这些都说明,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召。

0 X" h: k# M+ O; L; o- c& X
  五、应该怎样对待因果 -
% d% Z5 T- {8 Z' ~
  目前,社会上一般人都相信命运,有的人时常都在算命、看相求签问卜,把自己的前程、未来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上面,却不反躬自责,修省心地;有的人到处跑寺庙,挂红放炮,烧香拜佛,乞求佛菩萨保佑自己官升三级,腰缠百万,却不想一想自己究竟种的什么业因?是否能够获得这种果报呢?这种人都是舍本逐末,心外求法,不遵循佛陀的教诲,不修省内心,不从自己心田上去下种、耕耘,却向外弛求,想获得福果,获得好的命运,是绝不可能的。

7 q+ w, ~! ~  F: |! V  a
  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当代高僧定因师在《普门品讲义》一书中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总括一句,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修学佛法的人,不深信佛说善恶因果律,那就叫做邪知邪见,就是愚痴。

3 u  j! i. C1 e3 M6 a$ |+ [4 i5 v
  《观无量寿经》把“深信因果”列为修净业的正因。我们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这样,即能转变并消除过去的恶业,又能培植现在和未来的福德。
, _6 k& ^1 h3 K( Y3 Y% W5 [
  2、必须按因果规律办事,不能错因果。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深明因果,知道种恶因,必受恶报。因而从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动念处,严防种错了因,就避免受恶报。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时纵贪嗔痴,犯杀盗淫,大胆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做。直到恶报现前,才恐惧后悔,已毫无用处。地藏菩萨更是谆谆教诲众生不要造恶因的,他极重视救众生于因中,使他们不自食恶果。他曾多次告诫人道众生,造十恶罪业的因,来生即得堕地狱的果。 -

4 `$ k3 H" \* ~- l8 r6 [' b' {
  3、明了因果之道,当须依佛教诲努力修行,忏悔今生或前世的罪愆,虚心改过,断一切恶,行一切善,素食戒杀,放生还债,时刻注意净化心念,真正杜绝恶缘,广植善因,这样恶业日消,善缘日增,冥冥中常蒙护持,自能转祸为福,获致吉祥。若命运美好,亦应了知,富贵荣华,转眼成空;梦幻泡影,不堪留恋,泰然处之,不为物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三皈五戒,净化身心,以四摄六度,利益众生,则必能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阿弥陀佛!
' d1 ^$ I1 S6 o& \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
+ p; Q# w4 ~3 X5 Z4 q# ?2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自然界 发表于 2018-7-12 20: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耒阳城市论坛,允许在这里发帖,功德无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自然界 发表于 2018-7-12 20: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发主题与谈天说地相符合,非常谢谢各位观赏。功德无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