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707
- 主题
顾问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size=13.3333px] 永远的九龙附中
2 W0 {, W$ g: L9 h$ h1 I; |8 i 那时候,我们都称她为“九龙附中“,据说现在都叫“九龙初级中学”了,但我们的记忆中,仍是“九龙附中“,而且将永远,永远。& `3 \0 d3 M% F/ z1 b2 c! S# J
离开九龙附中,到明年,整整四十周年了!而记忆却越来越清晰。2 j4 `# P8 Y7 j' w5 K2 H
这是一所很小很小的学校,小到只有一栋教学楼,教师办公,学生住宿也都在这栋楼。教学楼前面是操坪,右侧是一处平房,是学校食堂。学校没有围墙,自然也没有大门。$ b0 \& d3 n, u' [) D9 `. E/ G
对于我这个一向自由散漫而又有几分懵懂的农村野孩子来说,真是再好不过了。
4 w5 i3 E. r1 a# z: ^7 W% U9 o7 l. p 我喜欢这所小小的学校。
$ D( O( o. t J1 @ 可是,很快烦恼就来了。) Q7 H& J1 T5 s1 d$ ~8 I
第一次数学摸底考试,我只得了19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倒数第一,但这个分数确实令人蒙羞,然而却又并不出乎意料,因为一进入小学高年级,我就感觉到学数学很吃力,虽然语文仍是一路高歌猛进,批林批孔时,我能写出七八百字的批判文章,被班主任廖仁州先生带着到各生产队用普通话朗读。3 ~4 k l5 `9 h$ s
数学考得这么差,总担心廖福馁老师会点名批评,但是没有,一直没有。他讲评试卷的时候,总不忘说一句:考得不好不要紧,要有信心。他总是温和地、面带微笑地看着每一位学生,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 n3 L6 C: O3 T" @0 i$ h 我回家的时候,父亲曾问过我各科老师的名字,我一一回答,父亲说,这些老师都是些年轻老师吧,我不太清楚。福馁先生我知道,好老师啊!父亲用“先生“二字称呼我的数学老师,看得出,充满了敬意。
. Q6 ?, L7 F6 ]. f5 k 又到了数学测试,我这次得了51分,有点小开心,但毕竟没及格,不敢表现出来。0 d- e) i7 Y+ c
试卷讲评课上,没想到老师大大地表扬了我,而且用我进步的事例鼓励班上所有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 Q7 J, m" z) X! T
下课后,廖老师在走廊上总有意和我聊上几句,鼓励我学好数学,又说你英语那么好,李富保老师很看重你,一定要去参加学校英语竞赛;还喜欢画画,说不定以后会成为画家哩。
7 ?! B0 H! [' Z i, v! s我非常感动,当时已预感到大概以后永远也遇不到这样的好数学老师了。事实证明,我的预感完全准确。
/ k2 R5 ^; Y P7 v4 d我大学毕业后,站过二十七年的高中讲台,从没有因为成绩不好而批评过学生,相反总是鼓励,效果十分明显。我一直是以廖福馁老师为榜样的!
3 l+ U0 P$ K1 I W- {- N我的语文老师是何春生先生,同时他也兼班主任。我向来喜欢语文,何老师一教,就由喜爱变成酷爱了。何老师一讲课就进入状态,十分投入,充满激情,语言文采斐然。他不用普通话讲课,用的是接近衡阳话的向阳桥语一带语音讲,但我们都很喜欢。他讲解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信口说出几十个例句,而有些就是他临时仿造出来的,生动、风趣极了,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作文指导更有绝活。他从不过多讲写作理论,总是认真解剖每一篇范文,然后教我们模仿着写作。( Y; a9 B9 @3 Z7 g/ x
听何老师的课,完全是一种享受,而一到考试,班上的语文成绩又都很好。7 C# K! J1 V! [! {4 C
读高中后,我还得知,何老师还是衡南阳市很有知名度的作家,这就更加令人钦佩了。
4 @+ J! I5 |2 O" x$ S: g 我从教一生,教语文多少也算有点成绩,何老师是我最好的教学法教科书!
, I- w8 y6 M( y: W1 l 衡南县九龙附中,几乎都是住宿生。我不知道怎么被安排住到了二楼的女生寝室,当然中间是被木板隔开的。那边是一二十位说说笑笑的女生,这边却只有我和段安乐二人,冷冷清清。冬天来了,我冷得发抖。因为家里实在穷,被子薄得不能再薄了。安乐的家庭条件好些,被子厚,还穿着军大衣。每到晚上就寝,安乐总会把他厚厚的军大衣盖在我的被子上,在寒冷的冬天增加无穷的温暖。
: q* t ?" j% q7 ~$ S8 R5 v虽然内心感动,但因性格内向,拙于言辞,从来不知道怎么表达,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说过。
. T6 F0 F8 o$ m: [ 回到家,我会把这事告诉父母亲。我的父母亲一辈z都记得“段安乐“这个名字。大学毕业后,母亲一再念叨:要请段安乐来家做客。
( K$ d' L! J1 c4 j- X8 w) w 九龙附中,一所小小的农村初级中学,却产生了那么多优秀教师,谢钢老师,徐梅英老师,李富保老师,廖上元老师,倪凌江老师,举不胜举,他们爱生如子,循循善诱,业务精湛,大有先师孔圣人风范。师生关系融洽,同学情谊,至真至纯。
# w3 m2 M, }. y& F: s9 f% ] 短短两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而后数十年的漂泊辗转,而无论到了何处,九龙附中,魂牵梦绕,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收获到的鼓励和关爱,教学上受到的启发,也一生受益无穷。2 `2 T }8 Q4 m- b. V
[size=13.3333px] 永远的九龙附中!& T3 b! @2 |" N: s, Q5 h1 ~0 k(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