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娱乐网 6 l7 E& |6 ]+ E6 S! U+ y
2018年11月1日凌晨4时多,湖南衡阳市衡东县杨林镇小岳洲村一村民家中发生一起杀人案,致罗某云家4死1伤。据悉,被害人系夫妻俩和两个孙子,另外还有一名孙子受重伤,目前正在抢救,暂无生命危险。
R9 `! x" b) M |. @+ B! m) t1 z, _
当日上午8时20分许,犯罪嫌疑人杜某宽在县城某旅社被抓获。据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杜某宽,男,55岁,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丹砂村人。) f( b* i5 ?2 a E: C/ ~; U
! Y# L, x/ J$ K5 c& d5 h4 D: E, m. v
经初步审讯,杜某宽在广东打工期间,与受害人一方发生经济纠纷,其对杀人事实供认不讳。4 ^6 |3 V/ |2 P: {/ t0 j
' L$ v- ?* W6 V* b" a
目前,案件审讯和有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9 d. {0 y, L2 E' Q& N
为何小小民事纠纷演变成暴力杀人? 由普通民事纠纷演化为暴力犯罪事件,最后不得不引入国家强制力才能最终解决纠纷的现象,称为纠纷的漏斗效应。而这种效应的原理正是民事纠纷演化成暴力案件的一种形态。 在我国民事纠纷的数量庞大无比,小到鸡毛蒜皮的口角,瞪眼,大到邻居之间的琐事争吵,债务纠纷。如此庞大的民事纠纷,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化解的,而且这些纠纷中有些时持续性的,需要长时间的沟通,因此公权力在面对这些事件时便显得无能为力。因为海量的纠纷事件多数都被民众自己化解了,而化解不了的就需要公权力的介入或者暴力行为的介入。 目前主流的解决民事纠纷问题时“和稀泥”,虽然“和稀泥”解决了大部分的纠纷事件,但是一些极端的纠纷时,“和稀泥”此时便显得苍白无力了,“和稀泥”虽然解决了纠纷的现象,但是却没解决纠纷的争端,因此一些纠纷潜伏下来等待下次爆发。因此民事转化成刑事案件的现象频发。 工作生活中的纠纷、矛盾、债务、婚恋、医患、邻里琐事等民事纠纷激化形成的刑事案件多不胜数。对待民转刑案件,国内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化解,但是由于一些基层人员对于民事纠纷不够重视,外加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很多纠纷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目前关于纠纷案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科室、社区协同配合,明确责任领导,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事项、具体人员,压实工作责任。对因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排查化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严厉追责等措施来化解。 另一方面,民事纠纷大多处于当事人的不肯让步,而法律也不是万能的。法律在面对民事纠纷时比较无力,处罚又没有威慑性,总不能因为别人吵架就把人关起来吧。 因此,解决纠纷只能从法治和国民精神建设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大量的普法行动来提高公民法治意思,另一方面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减少纠纷数量。
9 H6 n+ p" z5 {! ]1 I 3 n9 N2 O( q# V# Q \9 S! C
' D1 L6 ^6 l9 r+ K6 T7 A
& r- c# i& Z8 q- r7 J* g
, }- i& U+ E0 f$ Y5 a% R* e1 a% h8 n( Y7 Z- P4 E
5 R2 N; [( Y, D, F" \3 k% m
' c5 D+ m N. d# w' ~6 p
2 D. \; \3 P9 g% R, I/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