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83368|回复: 1
收起左侧

南岳衡山衡东原来是一家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18-12-5 14: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有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著称于世,号称“五岳”,山川秀美,风景如画。而南岳衡山既是风景名胜区,现在又是行政区划名,分为衡山县、衡东县、南岳区三个同属于衡阳市的县级行政区域,解放初期是一个统一的衡山县。1950年以后,其行政区划几经变迁,这在五岳中,是一个独特现象。我们作为过来人,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一变迁的全过程。这三个行政区划是怎么来的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个变化的过程,我们觉得有必要把这个过程介绍给大家,目的是让大家记住,南岳、衡山、衡东原是一家。一、历史探源据史料记载,衡岳地区始建县邑于三国吴太平二年,即公元275年,由当时的湘南县析出部分区域而来,始称衡阳县。治所在兜率寺侧,也就是现在的衡山县永和乡永和村。晋惠帝二年(公元290年),改称衡山县。隋大业六年(公元597年),因治所水患,才迁至现在的衡山县城处。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辖区一直包括今衡山县、衡东县和南岳区。新中国诞生前夕的衡山,面积3041.5平方公里,人口52万左右。设有石湾、白莲、潭园、甘溪、紫岗、杨桥、高水、南市、堡霞、石滩、镇月、沙泉、果山、新东等14乡和安石、南岳二镇。1949年8月,衡山湘江以东洣河以北地区先期解放,9月11日,随军南下的中共衡山县委到达石湾,与县内地下党组织胜利会师。同月13日,衡山县人民政府在石湾宣告成立。10月6日,衡山全境解放,县人民政府由石湾迁入衡山县城。解放后的新衡山,开始划分为7个区,管辖着旧有的14乡2镇。区的名称以数字为序,一区驻石湾,二区驻吴集,三区驻白莲,四区驻草市,五区驻大浦,六区驻南岳,七区驻白果。衡山县的行政区域从唐天宝八年至1950年的长达1201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变化。二、区划变迁为保护南岳风景名胜,1950年11月至次年7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先后析出祝融峰以南,广济寺以西,藏经殿、方广寺以东地区的南岳镇、万福、双田、金月、烟水、太平、新崎、双渡、石坳、至善、杉林、望峰、秧迹等乡村,设立县级南岳特区。这是衡山县区域的第一次变更。1952年7月,撤销南岳特区建制,将其行政区域仍划归衡山县,为衡山县一区,区公所设南岳镇。同时成立由衡山县委代管的省属南岳管理局,只管风景,不管乡镇。到了1960年4月,为了扩大南岳管理局的职权,又将南岳公社(后分为店门、祝融、南岳、南岳镇、师古5个小公社)划归南岳管理局,并将南岳管理局明确为县级局,隶属衡阳专区,人口5.8万。1961年11月,将白果区的10个人民公社从衡山县析出,划归南岳管理局,这个时候的南岳管理局人口扩大到15万。1963年5月,南岳管理局撤销,设立南岳县。其辖区仍为原南岳管理局管理的15个人民公社。至此,南岳衡山地区有了两个县,即南岳县和衡山县。此时衡山县所辖区域为湘江东西两岸的大浦、霞流、吴集、杨林、杨桥、石湾、沙泉7区48个人民公社和城关、大浦、石湾3个镇。其中东岸地区39个社镇,西岸地区12个社镇。1966年,国务院决定撤销南岳县,设立衡东县。以原衡山县湘江东岸地区的39个社镇为衡东县的行政区域。1984年5月,衡阳地市合并后,又将衡山县的南岳镇、南岳乡和东湖、马迹、望峰三个乡镇的10个村划出,设立南岳区,隶属衡阳市。至此,南岳衡山地区两县一区格局形成。三、衡东诞生说到衡东县的诞生,不能不从有了南岳县后的衡山县说起。那时,我们几个都在衡山县委机关任职,亲身经历和参与了这一过程。1965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来到南岳衡山,亲自策划了南岳衡山行政区划的变更。陶铸的这次南岳衡山之行,由湖南省委和衡阳地委负责同志陪同,分别听取了衡山和南岳两县县委负责同志的汇报。陶铸到南岳后,由县委副书记彭仁阶(1965年10月接任县委书记)代表衡山县委作了汇报。陶铸离开南岳后不久,衡山县委副书记彭仁阶同志去衡阳开会,地委书记石新山对他说:“衡山县城与南岳县城相距仅15公里,又都在湘江西岸,不利于战备,也不利于东岸的发展。根据陶铸同志的指示,准备将县域作适当调整。中南局机关打算从广州迁到南岳衡山,南岳县改称衡山县,机关搬往衡山县城办公,衡山县委机关搬到河东去,以湘江为界,另建县城,另取县名。”仁阶同志回来后,向在家的县委其他几个负责同志作了传达,自此,析置新县的准备工作在衡山县委内部就秘密开展了起来。关于县名,石新山同志建议用“衡江县”,县委通过一番讨论,觉得还是参照衡南、祁东的办法,依地理方位取名“衡东县”比较合适。至于县城的选址,则对东岸的新塘、雷溪市、霞流、吴集4处地方进行比较,最后选择了吴集,因为这里处于县域中心,交通也比较方便。对财产和人员的处理,湖南省委和衡阳地委指示,南岳县党政群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成建制转入新的衡山县,原衡山县的党政群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文书档案以及整个县档案馆和可以搬动的财产用具成建制转入衡东县,湘江西岸的12个社镇干部随同行政区域的划分留在衡山县。衡东县的党政群团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承袭原衡山县党政群团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的届次。196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60次会议作出关于撤销湖南省南岳县设立衡东县的决定,内容为:(一)撤销湖南省南岳县,将南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衡山县;(二)设立衡东县,以衡山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衡东县的行政区域。这时的衡东县面积为1926平方公里,人口42万,衡山县面积为1115.5平方公里,人口28万。同年3月18日,衡东县委、县人委及其所属机关单位同时停止使用衡山县的印信,启用衡东县的印信。这一天,县委、县人委分别颁发了第一号文件,一个新的县在衡岳大地正式诞生。衡东县城建设也于同年3月进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县城建设进展不快,县直机关还在衡山县城办公,直至1969年12月中、下旬,衡东县大部分机关单位才从衡山县城搬迁至衡东新县城办公,并统一在新县城欢度1970年元旦。其余一些企事业单位亦分别于70年代初陆续从衡山县城搬迁到新县城和新塘镇。四、三地情谊1950年前的一个衡山县到现在分为衡东、衡山、南岳两县一区,现在的衡东县面积1926平方公里、人口72万,衡山面积934平方公里,人口42万,南岳区面积181.5平方公里,人口5.5万。可以这样说,历史上曾经有过3个衡山县,即1950年以前的衡山县,包括今衡东、衡山县和南岳区;1966年以前的衡山县,包括今衡东县全境和今衡山县沿湘江一带地域;1966年以后即现在的衡山县。尽管分成了三个县级行政区,但三地的人民群众和党政干部之间感情至深。衡东县可以说是由1966年以前的衡山县改名而来,衡山县则是原来南岳县的改名,南岳区又是从衡山县划分出来的。在语言方面都是使用衡山方言。至今衡东县的杨桥、蓬源、荣桓、高湖、杨林、草市、高塘、南湾等乡镇的群众仍然称自己为上衡山人,因为他们使用的方言是衡山话中的“上衡山话”。衡东、衡山分别位于湘江东西两岸,除了语言相同,风俗习惯也一致,人员来往相当频繁和密切。衡山湘江大桥把衡山县城与衡东新塘连为一体,位于衡东县新塘镇的京广铁路衡山火车站是衡东、衡山、南岳的门户,使三地紧密相连。衡岳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也带来了三地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带领下,三县区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佳良系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曹俊系原县政协副主席,李春荣系原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周晓衡协助整理)% ~8 i: J9 j7 P* ^$ p: r  k% I" @
& o0 a6 Y! H0 t$ g7 [9 d5 m

! e" a" _! \6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18-12-5 14: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年10月30日,《关于湖南省设立南岳市问题的批复》(民行批【1991】61号):你省1990年12月4日《关于撤销南岳区设立南岳市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同意,鉴于南岳区距离撤市标准还相差较远,目前,南岳区的行政区域以维持现状为好。
6 q! z! M& s9 N% J( m(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