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从章文性侵一事说起
8 V, p' X! k9 X6 t: [文/风云5 I4 ^$ Z+ `1 M9 ^2 S8 ^" ^
/ n6 u8 f! m1 {1 i6 @
: r8 p3 y+ f% C% P5 [* C 文人是神圣的职责,就像老师一样。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这样的为人师表方能称之为文人。如果拿圣贤之书,背出《孟子,告子上》中一句话,诸如“食,色者,性也。”而认为饮食与性欲是人之常情。而乱行苟且之事。终将为世人所不齿。或者说“巧言令色者,鲜仁矣!”是指花言巧语的人,一般没有仁义道德的的君子作风。
* R, \( E8 J( P- X" X3 b作为一个名人,用显赫的名气做幌子,极尽玩弄女性之能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于冠冕堂皇之曰“我睡过一百多个女人,你不必反抗。”在道德伦理面前,非但不能悬崖勒马,更是振振有辞,来一个夸夸其谈的数字,来炫耀一下,自己的风流韵事,是如此的堂而皇之。与其说炫耀自身的如何优秀,倒不如说是恬不知耻。$ J1 h/ D% K, n- _, |* Z- ?
2 _ ]( B! I0 V) {# C 如今的社会,对三观的认知,几乎是黑白颠倒,混淆视听。尤其是对道德的认知,更加是模棱两可。比如说,某某家里出现黑赌毒黄,如果能赚到盘满砵满,大家会纷纷赞扬并加入效仿,还会美其名曰“混的好!”于是在名利双收病态社会中,重视的是名与利如何,忽略了道德的存在。比如对戏子们极力的吹捧,对名人极力追逐。导致章文之流对性侵的蔓延。如果说是章文之流对性侵冠冕堂皇,倒不如说有些当事者,是两厢情愿地对性侵暗示的帮凶。2 Y8 A; W5 T5 Z' d. L6 h
/ d$ F( A9 A4 X: x2 e8 D7 j “唯物主义”的蔓延,把拜金思想被当做时尚的追求。一切都是金钱至上,名利至上,把好端端的礼仪之邦,糟蹋的面目全非。尤其是某些自诩为文人者,或者稍有名气的公众人物。拿着虎皮做大旗,招摇撞骗,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是十足的伪君子。当揭开他们伪装的面纱,他们丑恶的嘴脸,被暴露无遗展示在世人面前。事实的真相被大白于天下。
9 a6 g- x8 N) X/ k% c5 O
3 \! q% k: q+ { 更有甚者,某些好大喜功新闻工作者,对戏子们或者公众人物的花边新闻,更是趋之若鹜。比如马蓉与宋囍的故事,为了吸引世人的眼球,不时出现在某些媒体的头版。唯恐天下不乱,唯恐颠覆伦理道德的风流韵事,没有被千篇一律地广而告之。于是新闻的头条往往就是,那些无聊之极,索然无味的戏子们篇幅。一个愿意弄出风流韵事的动静来炫耀自己,一个喜欢搞出低级庸俗的文字来吸引世人眼球。貌似心照不宣地一拍即合,拼命地刷存在感。
6 p; t$ O: h# L1 P$ P! B
6 \ y/ U$ I8 u v 饱暖思淫欲,在有钱人养尊处优的时候,或者权力的膨胀,滋生了某些人低级趣味。在名利背后的为所欲为,三妻四妾作为与法律抵触的出现,被慢慢浮出水面。包养形成社会的习惯,而人们见怪不怪。更有甚者,所谓的文人们,为了明哲保身,对这种新闻讳莫如深。在拼命炫耀自己的文字,是如何如何优秀时候,粉饰太平的作品,淋漓尽致表达出来,不时以文人而自居。对于弘扬正气社会正能量的事情,不闻不问,或者隐忍不发。如此这般无疑助长了社会上歪风邪气的蔓延。正是那些所谓的文人们,在权力的淫威之下,噤若寒蝉,才会导致性侵的事情层出不穷。正是因为社会上缺少正义之士的谴责,才会导致性侵一事明目张胆。
& T" n5 G4 R1 B+ I4 a" `' L) J, R2 \6 Q; V5 ~
如此的社会风气,是社会的悲哀。是那些文人们的悲哀。
& ^' b a6 w" D8 D7 x N e6 r0 e
2 x0 \. N% c& j8 S; j B) T% v
作者简介
) e2 E+ R: ]; l! N0 N, T7 [2 R# o& {% b2 l
5 s0 Y) W3 C& ~# }, M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