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51945|回复: 1
收起左侧

被沙俄和苏联坑害的这群蒙古人,终于回到了中国 |

杨修 发表于 2018-12-12 18: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沙俄和苏联坑害的这群蒙古人,终于回到了中国 |* ~) X; O+ M, R4 W

作者:一只哈娜


+ M  ^0 G2 C+ F3 ]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 ], k9 [- ^) q: C

欧洲有一个小而特殊的政治实体,名为卡尔梅克共和国。其位于里海北岸,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自己是蒙古人的一支。

2 u2 C# ~5 o# F& [9 w


7 A  j) d' C6 k- @" n( Y5 ~9 U) M& S& b' U8 n0 H

# j" R: r. N( l: t4 B% H0 r( ?3 ?

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共和国

% k" \' s" i) q  u6 B

这群人就是卡尔梅克人。在中亚史、蒙古史和俄罗斯史上,这群人反复出现,其历史也令关注者唏嘘。


7 H5 S% \- h8 r$ U$ C( C7 k8 S

那么卡尔梅克人怎么就从亚洲跑到欧洲去了呢?他们的祖先是谁?又源自何方呢?


. a0 u, y- W, B' Z

  l5 K5 u3 U8 U" n# ]
2 |7 m5 G& |: o2 U# a& C' b  y9 S' L7 C
9 U/ r# Z" t/ v$ e, v5 Y. ^

卡尔梅克共和国首都埃利斯塔号称欧洲小拉萨

4 V8 J/ Q. H4 o$ F2 v7 z. z/ W

是欧洲唯一的佛教城市


# }7 Z% E( T" Z

卫拉特

! Q! h5 _& j# F( I& S( C

卡尔梅克人的祖先是卫拉特蒙古人,他们的历史要从卫拉特的兴起开始讲起。

7 ]  F6 S9 z/ F4 x6 q5 O

起初,蒙古族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草原百姓” 和“林中百姓”(今图瓦与布里亚特),其中林中百姓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


3 y% P% i- K9 u$ {* [' W

为人所熟知的是南方的草原蒙古

/ `4 k1 Y2 c' ~+ }) |! b0 \

此外还有北方的林中蒙古


& N* i* ?2 F  _' r& C1 F1 r

! W3 t8 W1 _3 _2 \; b- f

4 U& n; P' `- L* ]3 N: C
- m( V6 C- D0 `1 V

5 ]' P3 e7 f5 T" h- C# M1 ?

/ {" a0 z1 j: n' M+ Q0 K
. P0 l+ x0 R8 c- E0 Z% ~# k+ d* ^1 y

13世纪,草原蒙古兴起,成吉思汗命长子术赤率军征服林中百姓各部,其主要包含不里牙惕部(即布里亚特),斡亦剌惕部(即卫拉特),秃马惕部,巴儿忽惕部等。其中斡亦剌惕后因与成吉思汗所在的黄金家族世代通婚,享有“亲视诸王”的超脱地位。

, l! o( s4 W0 F: o$ _9 j. U$ ~

布里亚特与卫拉特


) {' t  u% j+ M& ~' k


' K# F& K+ d, G6 G# ]/ s4 C6 h
5 _8 x6 i8 U% E- h. V7 ~  d. s3 X1 o, n! o4 E) a9 E! c  e  H

不过14世纪,当元朝皇室势力衰微之时,以斡亦剌惕为代表的西部蒙古势力却愈发增大,称雄于漠西草原,与东部蒙古分庭抗礼。

! ^7 s9 l& i) @( y

元朝灭国之后,卫拉特蒙古(明朝称其为瓦剌)几经兴衰,后在也先统治期间达到全盛。当时的卫拉特控制着东部蒙古各部,与明朝联系密切,既有通贡互市,也时有攻伐,其中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便是土木堡之变和京师保卫战。

. p: g6 Q% Y8 q# B3 h

起于蒙古高原西北的卫拉特


- u1 ^* R( f0 X6 k! @' R

能逐步控制东蒙并击败大明也是不容易


: o% P. ?0 B( C/ `: S' ~" k


2 a+ r: m% ^* L. A6 f1 D( w- E: G- i+ g+ d2 I
5 K& c5 F$ t: D, z, @( z* S
: C! Q, R* i& u! a7 y" P
+ C7 x8 J) U0 ]& U. |

清朝,卫拉特分为四大部:杜尔伯特部、准噶尔部、和硕特部以及土尔扈特部,其中准噶尔部逐渐强盛,开始吞并其他各部,并控制天山南北两路。土尔扈特部领袖和鄂尔勒克不满于准格尔部兼并各部的野心,带领土尔扈特部与一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的牧民(约20万人)离开故土,从新疆伊犁河谷的草原,徒牧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1 Z- i- |6 O% H9 T  P

土尔扈特西迁路线


% r5 H  G6 `! G, S8 C/ X

(横屏食用)


* O2 F+ T) d6 G3 x- s) w

# [, j( D  G& E, G( h
/ j& s5 {: P, m' ^! l

! p  Y: q) F: e0 M+ k


( }" ]& b5 w: X- t" ^' }: n1 ^! Z! S* ?% w6 p; R6 S- y. H

. _  y! {; x- \7 p& P9 a% Z; a$ l0 h

但那里并非无主之地,操突厥语的游牧部族诺盖人早先已控制此地。两强相遇必有一战,最终卫拉特人战胜了诺盖人,在伏尔加河沿岸的优质牧场上建立了汗国,过起了安逸的游牧与经商生活。

1 d7 D. \/ i! e8 {% n) J& W9 E5 N, H

今卡尔梅克草原


1 o. J( L* j7 |* e: I2 G( U

/ ~0 ]/ l3 a1 Y5 X# A

0 }# m, [( y8 W2 H! t2 Q( ?
" v. h8 I( `& R* o1 ~

伏尔加河畔


$ N$ P& s7 ~( Y" k, w, O) n/ Q

可美好时光转瞬即逝。土尔扈特汗国建立后不久,便遇上更大的劲敌——正往东南扩张的沙俄。正如对付所有邻居的时候一样,为使卫拉特人臣服于自己的统治,沙俄用尽了各种办法,软硬兼施,以此干涉土尔扈特汗国内政,削弱土尔扈特汗的权力,将其变成自己的臣属。


+ L) b, B9 w" ?9 y

撞上了正在急速扩张状态下的俄国

; x: ]+ x2 i4 l3 a( q

而且挡在了通向中东和中亚的枢纽位置上

; |6 Q- _( y) y4 U& {

4 d8 c6 W! }1 w0 |" k

/ T6 `5 _" r6 D, K2 k& a
8 _: l" l" p2 Z; I- b  B  J

但蒙古人并没有屈服。据载,土尔扈特汗曾对沙俄来使毫不客气地说:“难道我是大君主的藩属,要这样恭顺地,且有损于台吉(蒙古贵族爵位)尊严地接受他的礼物和来书吗?你们都给我离开兀鲁斯(蒙古语,即国家),滚回托木斯克去。”

6 R; l; D/ g& W( O- V3 Y+ l) z" {

这时候土尔扈特部还是觉得同为蒙古人的准噶尔部更可靠一些。双方为抵制北方强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准噶尔人也几次劝说他们返回故地,只是土尔扈特部并未同意。

. I8 V) L, m1 b" b

0 U+ P( v5 b/ W) Y1 t, h
( R7 b. k- x5 H7 P; Y

# g2 s( c( f& u* Q5 P3 i& P: f/ p
5 J+ F, f+ |% z! U5 a4 [3 x
5 _4 B2 q- _0 ~

然而情况逐年恶化,于1721年升格成帝国的俄罗斯大有把藩属国变成殖民地的念头,不仅鼓励哥萨克人(东欧草原上以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为主的游牧族群)与伏尔加德意志人(向东欧移民的德国人)东迁,侵占土尔扈特牧场,将汗国的土地步步蚕食,而且还要求土尔扈特汗提供骑兵,为帝俄与奥斯曼帝国作战。

+ Q/ a' x. F1 W2 ?5 `4 e, M

更令土尔扈特人无法忍受的是,帝俄强迫他们放弃藏传佛教,皈依东正教(东伊朗鞑靼人:你敢动我们的清真寺试试?)。

, C+ R; m( F) a' c; c

当地一座东正教堂


! E! P/ X) z: {* I

! ?# ^; R; b& V  d! ]
3 f+ l0 r$ C+ E" l" V' E+ @
% E6 d0 b/ i* O) _* a& J

当渥巴锡登上土尔扈特汗位时,各地部众已是民怨沸腾,东归思潮涌动。

7 h% m3 j# A- Y- C/ q; w5 a

汗国的一位上层人物策伯克多尔济曾对民众说:

6 Y) _1 Z4 K! |- G& k

“你们看,你们的权力在许多方面受到了限制。俄国官员粗暴地对待你们,俄国政府还想把你们变成农夫。瞧,哥萨克的驿站布满了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两岸,你们草原的北部边缘住满了德国人。

. A% C6 a# z& ^" k) F; T  L

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占去顿河,捷列克河和库马河两岸地区,把你们挤到缺水的地方,你们唯一的生存来源——牲畜就会被这样毁掉。他们已经下令让渥巴锡的儿子去做人质,还决定让三百名最优秀的卡尔梅克人住进首都莫斯科。你们现在的处境是显而易见的,你们的前途,必是二选一——或者当奴隶过艰难的日子,或者离开俄国,从而结束种种不幸的局面。”


# R3 g+ r( N4 }4 j8 @" w: O

这里的水源、草场就那么多


: z& n. f. c% g

俄国人多一点

- e2 g' Y& e' ^( P% j" t8 D

你们就少一点

7 t( b$ V5 \) w$ F' h

(伏尔加河下游)


3 L! L* j7 j9 w5 z/ z. {


) k9 U# u7 y$ k% r% O; {3 V- r  e5 W3 E! I  O

4 A3 }$ E$ o# r9 F$ m+ w8 J* d; d$ I

在进行了极为秘密的准备工作之后,他们决定于1771年启程,离开居住了140年的伏尔加河牧场。

/ {7 c/ y0 _. C. ~" o

但动静这么大,帝俄怎么会察觉不到呢?土尔扈特汗于是决定提前启程。可当年冬天伏尔加河迟迟不冻,难以通过。1月5日,不能再等了的伏尔加河东岸部众率先启程。西岸部众则因无法渡河,只好留在了当地,他们即是现在的卡尔梅克人的祖先。


0 B" B, x; I+ L7 ?8 w

一河之隔


% |+ ?; B9 S% |9 W& F* P6 h0 e: J

从此奔向永不相交的命运

; }0 [6 _+ x: j


9 a( {* g. |9 h( v) A8 T( `
, O; i# u! z& R& Z' i+ d2 r& T* Q$ t9 d3 ]  C5 m9 \, `6 H

典型的卡尔梅克村落,摄于20世纪初

# K8 t/ D  [7 O) y- b- `# a


$ \3 C" r1 M* x* \- O  D% _: j$ \* X2 D* `# @2 w
$ E) k6 W0 e' a! |. C) d7 s

一支卫拉特蒙古商队,摄于20世纪初


  X7 ?( B: C$ z' }- V

4 g# Q% M* V3 [0 V0 C9 v+ w7 B' n- X
6 t( E0 V- n7 m/ x" t9 D* n
' K+ f* Z) n) L* c5 F- C4 G

东归的土尔扈特人(约17万人)渡过雅依克河,经过恩巴河,再进入哈萨克草原,在路上遇到了数不尽的艰难险阻。饥饿、缺水与疾病对土尔扈特人造成重创,他们所拥有的牲畜也接连倒毙,使其不得不步行。

* q: `. S) j# i, d" |/ i$ m: X9 F

途中哈萨克人与吉尔吉斯人又不断来袭击劫掠,使得土尔扈特人的处境雪上加霜。


1 u( n4 K3 Z% A; g: n

一幅表现卡尔梅克人东迁的画作

% f. t- l1 P+ Q. y* N


3 X3 y3 S$ o' `3 S) U& l
) w+ \7 ?0 f# r9 @6 N+ n5 ?3 B1 M/ ^  T+ A: f

一年后,东归的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伊犁,人口只剩下了原先的一半。土尔扈特部迁回新疆的当年,准噶尔汗国已被大清国灭亡,天山以北归于大清。初来乍到极为虚弱的土尔扈特部别无选择,只得归附清廷。

2 n) f$ x: l# e1 \

远道而来,远道而去

, z; N+ L  R8 m' j$ c1 o# Q

(横屏食用)


9 M8 C: z, `3 {8 n, Q9 k* t3 W2 t

- d6 K- f. b# i) y& o' f
* `% G  \: s8 J

- j1 s* M* i6 |* G


5 Z9 ~1 |# j( K( I
% T& k; L+ |4 ^" a# v( ?4 `' J, a+ T6 A4 w% C+ w

乾隆帝虽知土尔扈特部归附是情不得已,但仍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以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制成碑文,立于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纪念土尔扈特人东归,为自己“万民归顺”、“天朝上国”的形象添砖加瓦。

: q# ?6 J  j+ l2 N2 T5 T9 W5 [

大清一国多制,容得下土尔扈特人

( ?" j7 o% d# P5 e5 p+ E


9 C/ f$ T9 D! `4 [/ R3 g: z* \! g0 z' C) f8 V$ m2 G) I

; t7 E2 d  q$ {6 V* G% m4 f6 V7 {- y' C6 v0 G! h' v

$ F- F3 S+ O' `* g) C- W) F

留下来的卡尔梅克

* A6 i+ F  _' y& G1 F6 R

" L  K0 f+ A5 |8 D& J( ]: y, L, q
" P) O0 ]% B* C, w& ?

土尔扈特部东归事件发生之后,帝俄对剩下来的卡尔梅克人压迫欺凌与监视渗透有过之而无不及。叶卡捷琳娜二世废除了卡尔梅克汗国,将所有权力归入阿斯特拉罕省。帝俄还强迫部分不肯服从统治的卡尔梅克人迁至西伯利亚。

/ F( g- A, N% q; s  g! ]

其实从称谓上就能看出俄国人对这支蒙古部族的野心。


- c- _  D6 L( I4 C2 @

卡尔梅克其实并不是卫拉特人的自称,而是邻族对卫拉特人的突厥语称谓。虽然西迁的蒙古人坚持以卫拉特自称,但俄罗斯一直以卡尔梅克称呼他们。对于此称呼的含义至今有着不同的解读。例如“抛弃家乡者”(指卫拉特人西迁),“叛教者”(指从萨满教该信藏传佛教)等等,总之是不怎么正面的称呼。


/ P$ f. ?# Z; ^# Q" ^# A1 ?8 t

移动寺庙


/ Q4 e+ u/ d) c" w4 w( ^& G


" K+ p) D) Z8 s& V4 x+ x, a4 g9 s9 D# ^
* t3 w8 ?( L0 o+ V: n0 H

除此之外,帝俄还把卡尔梅克人当作炮灰,投入与土耳其无休止的战争中。卡尔梅克人的生活则因为参与与其毫不相关的战争而变得穷困潦倒。背井离乡且无法维持生计的卡尔梅克人不得不靠打渔晒网为生。


4 ]- ^8 w  S+ ]; j# h. x

这样的生活,直到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才有改观。十月革命后,倍受剥削的卡尔梅克人终于拥有了自治的权利,他们立即成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州(列宁甚至拥有四分之一的卡尔梅克血统),并随后升格为自治共和国。


3 C  e6 p/ S! v4 H- q

内心充满国际主义精神


# v- t- t; c) v

故而和历代俄国沙皇完全不同

; U0 i5 L/ D6 [' u" I6 O% }

1 O3 v" u5 C: X+ k

0 U+ G' g% I! ^( L+ C% H, F
/ F9 L+ w% k/ @" r+ r: q' y1 `

但悲剧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格鲁吉亚“慈父”斯大林命令进行农业集体化,强制推行无神论,卡尔梅克人被迫放弃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和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等一样转而定居。他们的藏传佛教庙宇因此被迫关闭,佛经被付之一炬。

5 h% U2 {# A! j6 j( j" U


2 w0 F; I5 I( C' W8 ^2 D) f1 |4 q8 Z
, r. r: |2 _7 c

但苏联的国家意识工作还是成功的,二战时期,大批卡尔梅克人和其他各族苏联公民一起自愿参加了对轴心国的作战。可惜苏军将领指挥不力,3万多名卡尔梅克族士兵被俘。一向排斥地方民族的斯大林见风使舵,诬告卡尔梅克人叛国,准备对其进行清洗。

7 A- q, C" }! q; r  m% b2 W

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战场


9 x' ^0 g3 M8 t( K4 J- A7 c0 T

确实也离卡尔梅克人非常近


; C1 r) C, _- v0 l

(横屏食用)

  C7 N4 s2 J5 A/ h7 l6 X

$ y! K) @2 D5 G

, ^! `/ L0 h& b& [# N( ~% L3 r+ z
) K$ \! E9 e+ j3 ^

/ y" B! g& X* m6 l- V- S% `
) n' y, w+ J; X( p! ~0 v' x0 k

5 }9 a4 U1 p7 n. W& _, B, X

1943年底,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签署了“关于撤销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和建立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斯特拉罕州的命令”。和沙俄时代一样,卡尔梅克人莫名其妙被撤消了国家,之后十几万人又被迫强制迁徙至中亚,混杂在突厥人当中。罪名正是叛国。


* i; N0 N4 D# \  s& I* M- G

当然,东边的哈萨克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4 f' H" w/ ]" ]8 V

* A7 J& ~  w! n3 L8 n9 ~
7 r, C# v. e  d, L7 v; c1 K

! w) i( T# Q" {/ ?2 H- f

这次强制驱逐不仅使得卡尔梅克人的经济与文化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甚至险些使他们销声匿迹——卡尔梅克人人口数量短时间内锐减,死亡率居然高达55%。


: s5 M1 Q8 ?5 v$ K

直到1957年,乌克兰“玉米帝”赫鲁晓夫开始批判斯大林。社会风向的变化使卡尔梅克人得以于同年恢复自治州,次年恢复自治共和国。


. e, s: e7 G: y) L2 ]


7 o7 c8 Y, \% C$ V; y# v5 ?$ k6 @8 }; H6 h8 }" @0 B, ^7 _
, b2 F9 U# F/ q

卡尔梅克人陆续返乡,虽然返乡之后卡尔梅克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目前的十七万人口仍不及一百多年前的二十多万。卡尔梅克人几乎是苏联境内过去一百年之内唯一一个仍不及革命前人口水平的民族。

5 M7 W" V, g6 L, |+ J+ [$ l

6 f  e" m9 `; e
1 ^! z% d: I# J

直到1989年苏联政府发表声明,“承认强制性迁移诸民族的镇压行动是非法的,而且是犯罪行为,他们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之后,卡尔梅克族的“罪行”才得到彻底的昭雪 ,卡尔梅克人无端受难的历史终于告一段落。

" s3 g' [  r0 t0 r* P2 h% `+ P9 j

努力维持着记忆


. P1 E( `. R7 F$ ^1 G4 ]


  B$ E- s$ e9 v2 ?+ e0 c1 d
# {: a5 O1 H4 V% z. Y! y2 U
& D+ K. s6 ]4 m% W0 Q; _' j

只不过,如今卡尔梅克共和国的土地上,只有57%的人口是卡尔梅克人(1926年该比例为73%),还有30%是俄罗斯人(1926年为10%),他们干着与帝俄时代一样的事——当莫斯科的眼睛。卡尔梅克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仍不是自己土地真正的主人。


5 U* Y8 M4 d$ j4 {
% ]9 D1 {  f8 `9 U4 j
/ x0 Y" v- S- w: ?/ W5 o: W
, ?$ N2 W( _1 Y# U- o!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修 发表于 2018-12-12 18: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