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9579|回复: 2
收起左侧

郴州北湖水厂关停

丹旅 发表于 2019-2-16 08: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02-15北湖水厂今天再无机器轰鸣,彻底关停,北湖重现多处泉眼,5 R. U8 Q8 [% N% h6 ?( V; t# C! Z
  北湖本来就是温泉, 原来北湖包括整个健康路,所以北湖的溢流渠道沿健康路入了郴江河. _. w/ M8 k; T7 ]8 e+ d
/ M0 ~( ^8 q8 a' e" E. ](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丹旅 发表于 2019-2-16 08: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面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鱼跃虾蹦,鸳鸯戏水;岸边古树参天,翠柳拂面,鸟叫虫鸣,熊虎争斗。这是数千年前湖南郴州北湖的美景。据相关古籍资料记载,古时候的北湖水域面积远远大于今天,大约是今天北湖水域面积的十倍。即便到了清代,北湖水域也有今天北湖的三、四倍之大。而那些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亦因周边山地的逐渐开发,早在民国末期即已消失。
# O# @; p2 H$ W' \, Z2 Z" z' z

北湖作为郴州的母亲湖,与福城的发展历史紧密相伴。郴州自建城伊始,即伴北湖而建,北湖水孕育了郴州这座福城。1995年成立的北湖区亦因之得名。“北湖水月”作为郴州古八景之一,曾得到过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韩愈、秦观、周敦颐、何孟春等一些名人贤士都在此留有踪迹,中国女排也在此腾飞,足见北湖灵气所钟。

据相关资料,北湖一名的来源大致有三种:

(一)、源自于书生降恶龙的传说

话说从前,县城西北面那个大湖底下,藏着一条乌黑的恶龙,常在夜间出来兴风作浪,吞噬人畜,百姓们受害匪浅,苦不堪言。一天,一位头戴白纶巾、身穿白锦袍、手摇白纸扇、颇有神仙风度的书生来到郴州。当这位书生看到人们愁眉苦脸的样子,立即追问是何缘由?老百姓见其颇具义士风度,便将黑龙危害之事相告。书生一听,怒不可遏,决心为民除害。

当天夜晚,书生独自一人来到湖边,察看动静。天空乌云沉沉,周围一片昏暗,湖面上风平浪静,没看到什么异象异物。他耐心地观察着、等待着。到了深夜,突然狂风骤起,浪击湖岸。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巨响,湖中升起水柱数丈高,黑龙露出头来,眼睛里射出两道绿光,不停地扫向四周,看到湖边有人,即张开血盆大口猛扑过来。书生眼快,忙化成一条白龙猛扑过去,与黑龙激烈搏斗起来,刹时波涛翻滚,浊浪排空。二龙在水里斗了一阵之后,又一跃而起,飞到天上搏斗。战到天明,只见乌黑的鳞甲纷纷坠落,黑龙战败而死,跌人郴江,流进了八百里洞庭。众百姓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纷纷来到湖边烧香祝福。白龙复还书生原貌,告别众人,飘然而去。县民不忘白龙除害之恩,就把这湖称为“白湖”,还在湖边盖了一座龙王庙,常年祀奉,意谓“白龙守湖,郴州太平”。天长日久,“白湖”在人们口语中变成了“北湖”。


$ p, F' y" C/ [

(二)、源自于湖底百只泉眼的传说

据说在古代,有一位郴州知州,为了弄清楚北湖的水源状况,雇请几名善于游泳的村民,潜人湖底查看,发现北湖湖底有整整一百个泉眼出水,知州将此湖称之为“百湖”,后因谐音,演变成了“北湖”。

(三)、源自其地理位置

湖区位于山的北面,也位于郴县城的西北面,故古人根据地理位置称之为“北湖”。

二、湖女福女神女

今年88岁的李桂宝老人,小时候曾在北湖畔居住过好几年。他曾经听过当时老人家关于北湖神女的故事,据说北湖神女曾与苏仙岭的苏耽齐名,古代郴州人将其一并称之为“湖女苏仙”。下面是李桂宝老人的讲述:

远古的时候,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的北湖,水底深处居住着一位湖蚌姑娘。她本是北湖里的一只蚌精,靠吸取日月精华修炼仙体,经过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的修炼,已经修得人形,只要再修炼一年,即可登入仙科。她体内有一颗硕大的彩色珍珠,在云遮雾罩的清晨,人们有时候可以看到湖蚌姑娘在云雾中翩翩起舞,彩色珍珠放射出道道七彩霞光。

有一年,郴州大旱,井水、河水干涸,草木枯焦,水稻等农作物颗粒无收,百姓忧心如焚。奇怪的是,尽管如此,北湖湖水始终不见减少,全城的老百姓就靠到北湖挑水喝,就连山中的百兽也都跑到北湖来饮水。

看到百姓受旱魃虐害,湖蚌姑娘十分苦闷,一直想为郴州百姓解除痛苦,可又不知道怎么办,她祈求上天给她启示。这天晚上,一位白胡子老人告诉她: “你体内珍珠是北湖的‘镇湖神珠’,可以调风雨、抗旱魃。北湖湖水没有减少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这颗‘镇湖神珠’。你只要把‘镇湖神珠’吐出来,即可解救全城百姓,但你亦会因此失去成仙的机会,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的修炼都会化为乌有,重新成为一只普通的湖蚌。”

为了解除郴州百姓的痛苦,湖蚌姑娘毅然放弃自己修炼成仙的机会,张开蚌壳,准备把“神珠”吐出来。可是“神珠”与湖蚌姑娘的肉体紧密相连,一动即痛裂心肺,湖蚌姑娘忍住剧痛,把“神珠”吐了出来,“神珠”一吐出来,湖蚌姑娘即昏死过去。

当“神珠”一落到北湖水中,天空立即乌云密布,接着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雨之后,连续几天都下着绵绵细雨。那些已经半枯焦的禾稻、草木都起死回生,郴州的旱情由此得到解除。令人惊奇的是:北湖边长满了“五色稻”,结着红黄紫白黑五种稻米,缺粮少吃的百姓到湖边收割五色水稻做饭吃。更为稀奇的是,今天被收割了“五色稻”的地方,明天又会结满沉甸甸的稻穗。这样,“五色稻”帮助郴州的老百姓度过了这场旱灾带来的饥荒。

这位湖蚌姑娘后来怎样了呢?

好心有好报!原来那位白胡子老人就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他被湖蚌姑娘渴望拯救郴州老百姓的心愿所感动,特地下凡来点拨湖蚌姑娘的。太白金星将湖蚌姑娘的义举向玉皇大帝禀报之后,玉皇大帝将湖蚌姑娘封为北湖的“镇湖之神”。

湖蚌姑娘那颗‘镇湖神珠’呢?

据说一直留在北湖最大那一眼泉水的最深处。这也是北湖数千年来一直不干涸的原因。

人们称这位湖蚌姑娘为“湖女”,即北湖女神,也称之为“福女”,因为她拯救了郴州的百姓,给老百姓带来了福气。

为了纪念这位北湖女神,郴州的老百姓在北湖边的山中修建了“湖女庙”,也称“福女庙”“女神庙”,前来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据说十分灵验。后来,“湖女庙”遭战火而毁,记载相关情况的典籍也焚烧殆尽,这段历史和郴州其他诸多史迹一样,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今天把她挖掘出来,也算找寻到了古代郴州人对大自然敬畏的一个神话吧!


" v  y7 T0 x( K( s' R( n

三、韩愈北湖叉鱼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曾经五到郴州。

唐贞元二十一年,韩愈从广东阳山来到郴州。这是他第四次来到郴州,在这里停留三个月之久。时任郴州刺史的李伯康久慕韩愈大名,对他以上宾之礼相待。为了驱除韩愈内心的愁苦,表达对诗人的崇仰,李伯康特地在北湖湖心建了一座草亭和一座玉雪桥,时常陪伴诗人在这里饮酒赋诗,探究人生与社会哲理。

一天夜晚,韩愈在李刺史的陪同下,登舟游览,“航北湖之空明”,月光下,郴州的一些渔民,划着几条小船,在北湖里用渔叉叉鱼,以此补贴生计。见到如此新奇有趣的叉鱼场景,作为长期生活在北方的诗人,还从未见过如此优雅和谐的意境,顿时情趣横生,诗兴大作,挥笔写下一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叉鱼招张功曹》: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

火炬燃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拷水无摇。

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殊销。

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

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骄首类同条。

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

血浪疑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幕幕,拂掉影寥寥。

獭去愁无食,龙移惧见烧。

如棠名既误,钓谓日徒消。

文客惊先赋,篙工喜尽谣。

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

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鹗。

这首诗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唐代郴州老百姓春夜北湖叉鱼的情景,诗中“烛然明似昼,叉落浪翻浪”成为千古佳句。后人为纪念韩愈,在北湖湖心筑岛建亭,取名“叉鱼亭”,并将“叉鱼亭”刻成石碑文,铸造了韩愈大型铜像。

当时的郴州老百姓十分敬重这位文学大师,上门求教的学子络绎不绝。韩愈在这里结交了一批中青年文士,作了不少诗歌与文章,歌颂了郴州壮丽的山色,记述了郴州的地理位置和物产资源。这些诗文成了郴州人民珍贵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历史文献。

% p' a: q  u+ V4 _$ G3 _& _

四、北湖水月

南宋末诗书画家、曾任郴州知州的王楠首次以《北湖水月》为名写了一首古诗:

奁镜平开碧四围,百重山里亦希奇。

写成万古空明趣,只为中秋一首诗。

明宣德年间,曾任郴州知州的袁均哲也以《北湖水月》为题写下了一首佳句:

北湖风物胜西湖,良夜游观景更殊。

千古澄清涵玉鉴,一私漂渺浸冰壶。

棹歌每逐渔歌发,水气长同野气虚。

却忆当年韩吏部,曾于此处赋又鱼。

入夜,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天幕,把碎银般的光辉洒落在北湖。微风吹来,湖面荡漾起鱼鳞似的波纹,抖动满湖的星斗,金光闪闪。周围寂静的山野村落灯光闪烁,星月灯火倒映湖中,交相辉映。这时的北湖月光特别妩媚动人,若乘兴泛舟湖上,或漫步湖边,实在令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这就是古人所称的郴阳古八景之“北湖水月”。

, X# ~0 M$ v+ o/ C#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草原狼 发表于 2019-2-16 18: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去看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