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4190|回复: 5
收起左侧

“教育均衡”破解耒阳市区大班额

司马 发表于 2019-2-19 16: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司马 于 2019-2-19 16:07 编辑
7 Z: s" I3 C# D$ d1 b
: K$ Z$ q8 v* p9 i8 ?1 L$ I+ y% k* X' o; g# E' A% g1 e
! z% v+ {( F1 E( L8 Z5 h  K
    因为种种原因,耒阳市区公立学校学位严重不足,既增加了适龄儿童入学难度,也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对耒阳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据统计,2018年市区66人以上超大班级740个,56至65人之间大班级697个,数字触目惊心。而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耒阳必须在2019年内消除超大班额,基本消除大班额。省“两项制度”评估和全国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县市评估也将此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
2 `( L/ k9 w: W& V. U  L  以此,破解大班额势在必行,无论形势有多么严峻!- c0 P' Q1 r2 y4 H) d5 R
  怎么办?“教育均衡“。教育不均衡是大班额的本质原因,城镇化只是表像,追求优质教育是造成大班额的内在原因。教育均衡的内容是广泛的,这里只谈城乡师资均衡,这是破解目前市区大班额的又一利器。( {* s8 [* _& }3 f* D
   由于耒阳城市化进程过快而又过于粗放,加上优秀教师选调进城,导致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领导、优秀师资严重不足。教育人士都知道: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主任是一个好班,一个好科任老师是一门优秀学科。农村优秀校长、师资奇缺,则教育质量可想而知,则学校人数也可想而知。目前耒阳乡村中小学有1200余所,一些小学人去楼空,一些小学才三五学生,绝大多数乡村中学学生在400人徘徊。大量校舍空置,既是浪费,又是笑话,又成反讽。
1 q0 I! C" {# _. a3 e  家长都是冲着教育质量去的,没有优秀校长、师资,哪有质量?没有质量,哪有学生 ?家长不傻,不会无端砸锅卖铁让孩子进城。* v: X. Z+ ]8 _. N5 @
   农村中小学必然办不好?不是!根本原因是质量,是师资。安徽毛坦厂中学,是很不起眼的农村中学,因质量优异,人数早超三万;衡南一中,一所农村中学,学生挤破门槛,衡阳市区也来了不少学生;耒阳市石准中学长期保持在800学生以上,而返乡学生占百分之十左右;水东江花桥小学2016年超120人,返乡学生12人;大市中心校高塘小学超100学生。这些农村学校,都因为好的管理、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口碑,不仅稳住了当地学生,甚至招来了外地、市区学生,成了乡村教育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有力证实了,农村学校是可以办好的!( N9 P. q: c& v( F! M
  耒阳有1200余所农村中小学,如果市府、教育局能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迅速提高其教育质量,以每校增加50学生计算,则可以增加六万学位,城区每年新增一万学生,还喂不饱乡村中小学哩!请问城区还有大班额?2018年城区分流不足八千学生,闹得举世皆知读书难,根本原因在教育不均衡。
! X) B/ a& d7 h9 Z4 u   那么,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迅速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呢?
  _8 I# g, l/ A( b3 w1,鼓励、重奖城区优秀校长到乡村学校任职。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_4 F/ @4 j% r- C& {, e8 [
2,鼓励、重奖优秀班主任、科任教师去乡村学校从教。
' A0 }- l) J0 V% e3 S3,迅速叫停乡村教师选调入城的荒唐做法。
4 {' v% d7 x+ c6 P- `. E/ ~( p0 l' r! g4,返聘优秀退休教师从事乡村教育,待遇从优。
0 _, l' p  P  c7 ~, s5,招聘优秀大学生(不限师范)从事乡村教育,待遇从优。  I8 O3 y. R) `! R$ Y  q
# X1 b5 k/ @) A; {9 i
   如果经济手段行不通,采取两条腿走路,经济加行政手段,城区老师去郊区,郊区老师去乡村,乡村老师进城,三年一轮。实现师资轮岗,在师资上实现教育均衡,城区大班额自然化解了,还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教育的优越性。2 i* @! L1 X# k
  只要有关部门真正认识到了城区大班额的本质和严重危害,化解大班额又是什么难题?

" S1 k! G( X- Z7 N/ k4 f! u( \2 I+ }' f- K+ X9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家之言 发表于 2019-2-19 16: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完成“四改三化”项目建设,实现学校环境的整体提质;为每个乡镇建好1-2所设施完善、环境舒适、吸引力辐射力强的寄宿制中小学,促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有话说 发表于 2019-2-19 16: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建新校舍短期内难以实现。教师轮岗制度不失为一良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娴情逸致 发表于 2019-2-19 23:3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师资轮岗是一个好举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迤俪 发表于 2019-2-20 09: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区教师去乡村,乡村教师去郊区,郊区教师进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姥姥 发表于 2019-2-21 13: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国家大,消化危机的能力也强,一般小的危机影响不到整个国家。因为个别危机影响不到整个国家,因此也不会得到重视,任其存在和发展,直到演变成为大的危机。; `" E. q- s" @1 o

  T% Z& W6 ~) V4 d1 }; [% ^4 q/ r此外,和美国比较,中国也往往没有有效表达“危机感”的机制。美国人是最没有承受感的,一旦感觉到了危机,就表达出来,通过媒体等方面的宣扬和夸大就成为了真的危机感。中国社会具有强大的承受能力,大家对一般的危机感不表达,而对真正的危机感也无以表达,而是被遏制下来,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和美国相反,对中国媒体来说,“不是正面的消息就不是新闻”。
( G0 o( C3 \/ \6 w- O; U$ ?' L- v$ T4 w( z4 g
但正因为没有危机感,就最容易发生大的危机。人们说,在中国,没有危机就没有变化,小危机小变化,大危机则大变化。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社会的韧性,但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社会的致命弱点。直到大危机来了,人们才回应,但为时已晚,因为大危机对整体社会所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尽管如人们所言,危机也是机会,但这个机会所带来的成本实在太大了。
9 }! t/ H- p5 p6 P* E
: ]; Y6 Q& V/ x: P/ B1 L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中国可以把从“危机驱动型社会”转化成为“危机感驱动型社会”吗?如果要避免大危机及其大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做这种转型是值得的,尽管转型的困难也是可以预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