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86743|回复: 3
收起左侧

一街之隔,风俗有别

二二 发表于 2019-3-1 07: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二 于 2019-3-1 07:44 编辑 - _2 J5 c# P, |$ m2 U

6 g' m0 G0 A% H# r+ U& D5 O    衡南县泉边村与耒阳市新市镇一街之隔,风俗有别与耒阳。                                                                                                                 2月28日,耒阳城市论坛组织网友到衡南县九龙茶场采风,九龙茶场(现友天品花汇茶业公司)位于衡南泉边村、白马村、江口村交界之处,是衡南的老茶场,有名的纳税大户,老板廖福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QQ图片20190228230912.jpg
' j/ W/ Y- c0 W6 V, O# r    中餐有一个菜“天心菇”,廖老板兴致勃勃满脸自豪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当地风味,端上桌一看,是煮地皮菇!圆圆的,黑黑的,与银耳神似,我活了快50岁了,头一次看见吃地皮菇的。在我的家乡坛下乡光华村,这东西春秋季节雨后的树林的路边有肥气的地方,一大片一大片,人们嫌弃它长在“脏”的土地上,人是不会吃的,捡起煮潲喂猪。在耒阳其它地方,也鲜有吃这玩意的。 记得2015年秋到衡南县宝盖村看银杏,见到操衡阳口音的衣着并不差的中年妇女在路边兴致勃勃地捡地皮菇,窃以为是大城市里的居家女人过日子省两个钱,没有想到是人家的一道美味。                                                                                                                                                                                   我出于礼貌,壮起胆尝了一片,没有银耳的脆,滑爽的感觉,味道蛮不错,也许是饮食习惯,也许是心理原因,我不敢吃第二片。与泉边村一山之隔的孔丙己也说大开眼界,尝了一片,“这个当菜,有点怪”。在泉边出生,新市长大的司马饶有趣味大呼“好菜”。其他耒阳人也好奇多于动箸。
& Z! F/ W9 |, k( k# b5 v  d0 F   席间,廖老板先给我们倒酒,再来敬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不胜酒力,廖福生的同学又来敬酒,所谓的敬酒,是先给客人斟酒,不管客人喝不喝得下,也要端起杯子,谦虚地说“酒多”,主人则说“薄酒多喝一杯。”,真能喝,不拦杯子,倒满;不能喝了,用左手轻轻抬一下酒壶。有时主人会再按一酒壶“执意”要加酒,也是试探客人是真不能喝,还是客气,客人能喝则顺水推舟,不能喝了,则往上抬一抬酒壶嘴。很多人不懂这个礼数,或者直接拒绝,或者大呼满上,拒绝相当打脸,是十分扫兴的,有时主客会闹得非常不愉快。我因为在郴州市资兴市见过这个风俗,所以客气地端起杯子,喊一声“酒多”,廖同学心领神会,往我杯子倒两三滴“心意”,以示尊敬。这个敬酒的礼数,我成年以后,在耒阳的宴席上再也没有见过了。" G* \. J! x# q: Y
  
. M- V" Q' [! Z% ^% \& U; O2 ~) A# s   老新市街一分为二,类似中英街,一边耒阳,一边衡南。现在的地界,出新市街,就是衡南泉边村,泉边村及江口、白马村的村民赶新市街,不少人在新市街活动,廖福生就在新市街开“古镇茶坊”。3 [( D4 ^% n6 b3 \+ I
   司马说,衡南县长期没县城,人们还有古风,泉边村的人们,确实还有点古遗风。
/ b! ?; b& y' [8 P
QQ图片20190228230845.jpg
QQ图片2019022823083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二二 发表于 2019-3-1 07: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街之隔,风俗有别
% a5 x6 t5 h% ~: i: r
QQ图片2019022823093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坛下风云 发表于 2019-3-1 09:5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非常细致入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华林 发表于 2019-3-1 10: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下的菜确实是原汁原味,色香味美。5 L) p. Y* x, b. `: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