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v9 g# V& g" c' ?2 V
" }( m$ Z; i3 T) X
9 D9 Q: l8 Z% B' [ 李天柱(1899—1935), 字振湘,号定又,又名挽天。1899年出生于一武秀才之家,自幼父母早亡,家境小康,唯兄嫂是依。儿时读过私塾,但更爱武术。成年后,武功过人,乡里闻名。1920年,李天柱考入耒阳城北花萼小学读书,1922年,毕业后在本地教小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通过阅读革命书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真理。1926年夏, 他到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汀泗桥战斗中身中六弹,仍坚持战斗到胜利。后转任武汉工人纠察队大队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贺龙20军任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在朱德部队任营长。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任耒阳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组建了县赤卫团和区乡赤卫团队。在哲桥三益圩建立了右翼指挥部,率领1万多农军在春江铺一带阻击从衡阳来犯的敌军。1929年3月, 为打破敌人封锁,分散敌人围攻井冈山的兵力,李天柱随红军主力进赣南、入闽西,参加了歼尾追之敌两个团于大柏地,消灭郭凤鸣旅于长岭寨的战斗。同年4月,他任纵第5支队队长,9月继任二纵纵队长。1930年11月,李天柱调到湘赣边界工作,接任湘东独立师师长。1932年2月,红8军成立,李天柱任代理军长,王震任代理军政委。同年11月,李天柱调任省军区副总指挥。
6 z! R' O/ F9 @) ?, B& U0 z j. B2 K( a+ d! j
! i# \8 x, _3 {8 Q# M J3 g% ^
q% [0 a$ V2 Q, c2 S2 [
▲李天柱在炎陵县开展革命活动时,红军在“江家试馆”内外墙壁上留下标语及宣传革命的漫画
5 u) V& K5 `$ m/ u4 j' Y' n7 J 1934年7月,红7军团组建抗日先遣队,李天柱随寻淮洲率部从瑞金出发,转战闽浙赣皖4省10县,风餐露宿,连续作战,深入敌人腹地,给国民党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也间接策应了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11月, 李天柱所在的红7军团编为红10军团第19师。1935年1月12日,红10军团在德兴县港头村遭伏击,李天柱所在的军团主力被7倍敌军围攻于怀玉山地区,大部分指战员壮烈牺牲,李天柱幸存,继续在皖浙赣边境打游击。1935年2月, 红24师在牛岭战斗失败,中央分局决定将部队分散转移,向外突围,开展游击战争。李天柱、孙发力等率红24师4个连向东江发展。在江西寻乌县突围战斗中,李天柱不幸英勇牺牲,时年36岁。
. q1 Q. G; ?8 e" v) f % A5 @+ W' `) N
/ S6 `- }! @$ Q- j0 n# n! e. L
▲李天柱故居(王翟翻拍)
1 d5 u! T9 U/ u P: u+ \李天柱故居建于1899年,建筑占地面积8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瓦覆面,具有典型湘南民居风格,保存较完好。李天柱故居于2011年5月被耒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耒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via:耒阳全媒体中心
+ C! \ ]' _2 h; \ ) U& v6 m; ]3 _5 j%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