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57989|回复: 1
收起左侧

耒阳一中又获大奖!

一吧吧 发表于 2019-5-1 07: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09.jpg : c8 |/ A0 i2 q
喜 讯

  在第十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耒阳一中荣获“优秀组织奖”雷甫捷同学荣获湖南省二等奖


4 z6 K8 u1 W; R: A; S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04.jpg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16.jpg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22.jpg
(部分获奖名单截图)
& ]+ p2 i5 k$ ~7 s- \9 A8 J8 g
$ B0 t# S* C: g/ d9 _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公益大赛,是我国中学教育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作文竞赛。

      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2000万学子参与。耒阳一中荣获“优秀组织奖”,是衡阳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郑红华老师指导的雷甫捷同学荣获湖南省二等奖

; x7 i# W+ D4 }( ?0 A7 W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31.jpg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37.jpg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43.jpg

耒阳一中古朴典雅的杜陵书院彰显了诗圣遗风的动人魅力,从容幽远的校园文化散发着国学精髓的独特神韵。学校大力弘扬诗圣文化,极力培养学生的儒雅风范,鼓励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学交流比赛。近年来,耒阳一中学子在国家级、省市级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获奖等级之高、数量之多,在全省名列前茅。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49.jpg
微信图片_20190501073356.jpg
+ X: i* l( j4 m% m' N
佳作欣赏
篆刻之根
耒阳市第一中学H1601班  雷甫捷
              指导老师:郑红华

阳光透过嫩叶暖暖地融在人的身上,舒服得让人想打个盹儿。我弯腰撑着膝盖,盯着树下的少年。院子里静静的,衬得啾啾鸟鸣愈发清脆动人。

“哎,你在找什么啊?”良久,直到腰有些酸了,我才出声。

“挑印石啊,我得练习了。”他一面回答,一面挑出了一块淡青色的石头。

“为什么不用红色的?它更好看。”我蹲下身子,捡起那块红色的石头。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耀眼。

“那是萧山红,硬度大,我刻不动。这是广西冻石,质地软,适合做学徒的练习石。”他摇了摇手上的石头,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

“这么讲究吗?”我有些惊讶。他不作回答,拿着初具雏形的印石在砂纸上打磨。

“你们是怎么刻章的呀?”我探着身子,把脸挤到他面前。

他瞥了我一眼,放下手中的印石。“你等等。”说完起身到里屋去,一会儿工夫就出来了,手里抱着一个木匣子。“喏,这是我的工具箱。”他打开匣子,里面是不同的篆刻刀具以及纸笔。“篆刻印章首先得挑好印石,然后磨平印面,再打稿,最后进行篆刻。”一边说着,他一边拿出匣子里的东西。

“听起来还蛮简单的嘛。”我摸着手里的萧山红,漫不经心地说。

“你懂什么,哪儿那么容易。”听了我的话,他气恼地涨红了脸。“篆刻印章的每个步骤,都花费了篆刻者无数的心血,就算是最基本的选材,也需要根据印章的用途、内容精心挑选。”抿着嘴瞪了我一眼,他继续自己的讲解,“磨平印面时既需要力量,又需要技巧,手劲儿太小,印面就会过于粗糙,而用力过猛,则会导致印面不平,并且每磨转几圈就得换个方向。”从一旁拿出一张宣纸贴在印面上,他侧头看了看我,“磨平印面后就是打稿,打稿前应反复琢磨文字的分行布局、统一协调,无论是用隶书、楷体抑或是魏碑,都考验着篆刻者的内在修养,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他扬着眉,声音里透着一股骄傲。

“怎么不继续了?不是还要篆刻吗?”见他写完字后不再有动作,我好奇地问。

“要等墨干了才能继续,我现在只是学徒,用的是水印上石的方法,我师傅就是直接临写,需要十分老练的经验。”他盘坐在地上,鼓起嘴吹了吹宣纸。“不过我相信,我一定会超过师傅,成为篆刻第一人。”紧着拳头,仍显稚嫩的他却说出掷地有声的誓言。

“可是,你们篆刻印章的工序这么复杂,赚的钱也不多,值得吗?”学他盘坐在地上,我俯身托着脑袋问他。

他挠挠头,似乎在思考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刚开始学篆刻只是因为父母想让我学一门谋生的手艺而已,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觉它对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技能了。”垂着眸子,他停顿了一会儿。“你知道么?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到现在已经有了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更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它的发展,是无数优秀工匠用一生的心血换来的,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种人,那种甘于寂寞、只专心做好自己手艺的人。”说这些的时候,他的眼睛像含着宝石一样璨璀,仿佛会发光。

“那么,加油吧!”被他眼中的光芒所感染,我笑着为他鼓劲。

“嗯!”他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这个叫工匠精神。”

“嗯?”我不解地歪歪头。

“这个是电视上说的呢。”他有点儿害羞,“那种一往而前、甘于寂寞的精神,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是篆刻之根。”顿了顿,他又一本正经地点点头,仿佛在肯定自己的说法,“对的,就是这样。”

我笑了笑,院子里,啾啾鸟鸣依旧清脆动人,少年依旧在树荫下练习,阳光依旧暖暖地融在人的身上,舒服得不可思议,似乎什么都没变,但心里却有什么悄悄地破土而出,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

来源:耒阳一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阡陌 发表于 2019-5-1 07: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老师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