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576
- 主题
超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7月21日中午在茨坪下车,目光所及,现代化的东西太多,房子是两三层的钢筋水泥的,街道是钢筋水泥的,我问饭店老板,来茨坪看什么?她说,看人啊。
2 Q% b5 I7 C7 B' ~- c 街头确实熙熙攘攘,太多是外地游客组团,也有散客,几乎都穿着红军时期的灰色中山装,八角帽,红布领章,打绑腿;举着红四军某某连的旗子;喊着口号,唱着革命歌曲,颇有一番革命景象。我细看队伍那绑腿,是一块粘贴布,不是原来的布带子!终究是表演罢了。
5 @* Z C% m" `3 `+ O L 唯一的亮点是毛 泽 东故居,里面有毛 泽 东故居、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等老房子,原房子被国民党烧毁,虽然是复制品,基本上还原了历史真实,唤起我儿时的记忆。* N& O% C1 W0 ]6 R% v
大煞风景的是两条柏油马路成“人”字形从故居两边通过,过去是什么路,保留什么路,石板路也好,砂石路也好,至少象征性保留一小段也是好的,引发游客思古之幽情。8 a' ?. I. d8 v6 H. `. |! r
我站在故居前有点不困惑,就是交通这样便利,随时有被发现和攻击的危险,从军事上看,此处未必适合“山大王”居住。故居前面一大败笔是挖了个人工湖---挹翠湖,修了个公园---挹翠湖公园。我猜想茨坪必有良田,有圩场。据当地人介绍,人工湖和公园以前是良田,茨坪是个小圩场,33户人家,200人左右。! |7 |( i, b4 A) y: ]) a. t- H/ ~
我看声光电影,茨坪是土瓦房子;看1965年毛 泽 东故地重游的视频,他走的是田间小路,两边是水田。这就验证了我的猜想,茨坪的规模在过去应该不算大。江南有村落的地方,必有水田(旱田),有大村落,必有大片水田,道理很简单,民以食为天,贸易积累财富。毛 泽 东选择这里安营扎寨,除了隐蔽,还有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可惜当地做了一件这样的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破坏了历史空间,游客跑到山沟沟里来看并无特色的公园,吃饱啦撑着。% O5 U: y1 ], l; B- Z
1965年毛 泽 东重上井冈山来茨坪住了7天,留下“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高路入云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念奴娇·井冈山》。” 字里行间,未必全是赞许,也许有缺憾,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0 M5 m7 @+ A% z 除了故居和纪念馆,茨坪于我,真的白来了。我来的目的,是缅怀,是求证。8 B* q( {/ R. h# ^
$ q- F' Y4 q7 P. q3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