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40088|回复: 1
收起左侧

湘南第一圩——耒阳公平圩

不如怀念 发表于 2019-8-13 09: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如怀念 于 2019-8-13 09:52 编辑 + @5 q' j  v( z) E5 ]; ?  W

* M* F, D! K3 }1 l" k耒阳话是超具古韵风味的。譬如赶集,耒阳人喊赶闹子;逢集,耒阳人说成当圩。一个赶闹子一个当圩,把乡村集贸盛况极好地勾勒出来。/ t1 u  y+ G. A( \+ F9 a6 l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01.jpg
2 ~: ?$ B0 _% [* ?3 ]5 V5 o
) o  ~! f0 `+ c2 Q  d
赶闹子,一个闹字,就包含了热闹、闹市等方方面面,从字面就能揣摩出集市圩场的繁华。当圩,和北方话的逢集相比,更加比喻恰当,当值当班,今天仍很盛行该词,却未见逢值逢班之说,这证明耒阳话跨越时空,古为今用,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实用。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09.jpg : F) c8 V- u- ?" W$ I& [: f

2 l( N. X  K* f* \8 d6 n圩场,是耒阳沿袭了一千多年的商贾云集之地,大抵十里八乡,都会有一个集中建立的交易区,俗称圩上。圩场不仅是交通枢纽之处,更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一般建在河边,商道驿站边。
- ^; l5 e# ]7 @8 X1 m5 G- P公平圩,这个曾经被誉为湘南第一圩的集贸圩场,就建在衡郴官道旁的耒阳最南端地域。这里南接永兴,西连桂阳、常宁,辐射整个湘南地区。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16.jpg
  {) G$ @6 B) [0 l  @
  y7 R% Q6 v& t: c- h
耒阳人性格执着霸蛮,建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圩场,是要靠实力的,这个实力其实就是要震得住,不担心骚扰等外界因素。试想一下,方圆几百里的人都云集到这里做生意,形形色色的角色都有,如果震不住阵脚,圩场既会乱也难持久。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22.jpg + f5 U; g! w# y3 I0 i9 E* n
( b, M* u' i  R/ K9 x4 I8 f6 O
其实,在武方面,耒阳人是不惧怕任何人的。武,说白一点就是打架子,遇上捣蛋的人,必须要靠拳头说话,这是古时生存的基本概念。耒阳南乡素来重习武,加之又有曾、刘、李等几大姓氏,在武方面,是逞强有余的。但单靠武是万万不行的,中国古人除了武,还讲究文,武只能打天下,文才能治天下。经营一个圩场,大抵也如此。, {3 E' y& R9 D" Q
我极为佩服古代耒阳人的聪明才智,为了将南乡这个集贸市场兴盛起来,当时的官方和民间乡绅,决定为圩场起一个文雅且实在、又能震得住人的的名字。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26.jpg
( Q) q/ X$ f3 r, J, n
. @( G4 f% l2 f# ]
于是,全县读书人闻风而动,纷纷来为圩场起名。最后,清水铺一个姓“欧阳”的教书先生拔得头筹,为圩场起名“公平圩”。据说这个教书先生是大文豪欧阳修的嫡侄孙,真相如何不得而知。但公平圩这三个字的确闪烁星空,光耀历史,为南乡这个圩场添光加彩。% N  b* p4 R6 z! S5 V- w9 N7 i' W
公平,寓意深远,单凭公平这二字,就和气生财,令人信服。据说公平圩这个名字一起,当时湘南地区文人儒者一致夸赞,说耒阳人太聪明智慧了。7 }6 ?6 w* A9 M' n; w. q5 X  {
据上了年纪的人回忆,公平圩原来入口处还有一幅对联,是当时的耒阳知县写的,联云:公平贸易达三江,自由往来通四海、也颇有气势。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31.jpg & E# B- S: b1 n2 y5 K0 h5 w. t
. b% u( C6 A5 Y6 r
公平圩兴建于宋朝中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宋朝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也是中国商业最繁荣的一个朝代,这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领略得到。而公平圩的繁华,也可从离公平不远的马田板梁得到印证。
: p) \# I* z3 ^9 p% r# x' `' R) w/ j至今保留完好的板梁,始建于八百年前,和公平圩建圩历史大体相同。板梁当时出了很多商人,他们依托公平圩做经营点,从巴陵、潭州、衡州等地进购布匹,再将湘南特产转至临安金陵销售。可以说,公平圩是板梁人做生意的支撑点,很多人依托公平圩发了大财。
5 Y% y$ W7 {8 f公平圩被称作湘南第一圩可不是浪得虚名。这个圩场从建圩开始,就拥有几百亩面积,虽然现在一直在退缩,但依稀可以看到旧时的轮廓。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36.jpg 2 \+ ^( H4 r9 ^9 s$ O

* I) U1 J1 \3 `' d' k5 z8 [每遇当圩日子,来自耒阳、永兴等县的民众,挑箩担担,携老带幼,齐刷刷往这里涌。遇上晴好天气,有几万人,圩场挤得水泄不通,被人形容踏只脚都困难。/ h( Y- u4 A% r" M% S: L( ]
旧时交通不方便,除有钱人骑马,一般人都是走路。一些外乡人不远百里甚至几百里路来公平圩赶圩,往往要花上几天,不少人要提前一天在公平圩住伙铺,歇一晚再赶圩。于是公平圩四周的伙铺,也就是客栈,应运而生。最多时有几百间床位,可容纳近千人,真是壮观,远胜今天一个五星级酒店。公平圩伙铺的兴盛,衍生了至今仍令人捧腹的一些民间俚语歇后语。如公平圩伙铺的跳蚤——专咬客人,又如,公平圩伙铺的豆腐——贼嫩,等等。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41.jpg ) s% `) q7 `+ C4 O$ l* S# |  K

1 U4 q* f. B  |, u# a9 k- y* F人多交易就多。据说公平圩场的营生,没有不涉及的,大买大卖,小买小卖样样都有。更有许多圩场没有的买卖,如牛市、猪崽交易、布匹买卖等。其中公平圩的牛市更是远近闻名,幅射广东、坪石、韶关。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47.jpg 6 c) t. t: {# y! d

: @2 f  j5 A0 Z) N0 w% ^7 h牛市就是交易耕牛的地方,当时的耕牛是农业生产的必须品,家家都需要水牛犁田。牛市有专业的相牛大师,类似于古代伯乐相马中的伯乐。他们专门相牛,谁的牛多少岁数,还能犁多少年的田,他们摸一下就可说出,说出来后就估价,然后让买卖双方洽谈价格,洽谈好后就交易,买卖方都要付一定酬金给相牛大师。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52.jpg % u7 L7 z9 c: F
* o' m# n4 B5 U2 N3 u
微信图片_20190813094957.jpg
4 I& `  `4 c$ t* R4 i; e0 D

# Y3 d( o5 q) S  P, j
微信图片_20190813095002.jpg 3 u! e: P8 L  L/ o: b

3 ~- o( ]. u& O7 r# {$ ~相牛大师又似今天的中介人,但古人更讲信誉,一般在牛市交易牛,不会避开相牛大师,只有相牛大师发话后,才会互相买卖。相牛大师不是谁都可以当的,一个圩场只有二至三人,例如公平圩场就常年保持三个相牛大师。9 ^4 |$ i1 I. m/ M7 O, m& L9 _% p
再说猪崽交易。旧时耒阳乡下人,家家户户都要养一到二头猪,用于自家过年呷和卖点钱补贴家用。养猪就要买猪崽,所以就衍生了猪崽市场。公平圩猪崽市场和灶市街猪崽市场,是耒阳二大猪崽交易市场。公平圩每次开圩日,猪崽交易量都达到千只,数量很大。所以以前很多人去公平圩赶闹子,喜欢喊到公平圩捉猪崽去。
微信图片_20190813095008.jpg
# I/ n/ n9 ~- v* y  I, [) R

/ A0 l) k, _6 z7 \* F, t0 p  T
微信图片_20190813095013.jpg & q) t& o& |! V7 Y: g
6 m1 q6 {! _! ]+ ?! V4 U
      历史总在前进,时代总在发展。曾经生意火爆的公平圩,从远古走来,兴衰起起伏伏,印证着一个时代的岁月沧桑。
& d: W, z/ b+ _. M2 F: @1 Q     解放以后,公平圩仍然是响誉四方的集贸市场。每逢农历的四、九,即是公平圩当圩日子。尽管在经济匮乏年代,公平圩上圩的人流量仍在数千人以上,而且牛市猪崽交易非常火爆。这个时候,乡村年青人见面相亲也选择了进圩场,这比旧时的父母之约,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 s1 s- W0 r" {5 z公平圩最火爆的市场交易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当时的盛况,住在公平圩场的张秋平仍喜形于色。他说,当时每逢圩日,公平圩场人山人海,至少上万人,多时几万人,拥挤不堪,生意异常火爆。当时的圩场,物资丰富,应有尽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2 A5 w6 ~% n' K; u/ n' {8 G
但是,随着进城人员的增多,特别是上广东打工人员的增加,农村人口锐减,曾经火热的农村圩场,渐渐开始衰退,不仅人流减少,物资供应量也在减少。
% N9 q& S' s9 O4 `! Z; G7 c3 @据张秋平介绍,公平圩衰退期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后人流量逐年减少,现在更是出现雨天当圩日空空如也的情况。以前当圩日全天候的盛况人流,变成今天的只有当圩日早晨才人流较多的现状。
! [, r9 T. V: j* n) ]5 l发展的脚步总是匆匆的,曾经辉煌的公平圩,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但是,农村圩场,作为历史的产物,作为曾经的商贾云集之地,虽然走向了萧条,但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7 e" j- q* Q$ l, ~0 g2 O* i公平圩,作为曾经湘南第一圩,为耒阳历史进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永恒记忆。如今公平圩虽然热闹繁华早已远去,但给人留下的不是惆怅,而是时代变迁,国家城市化和商业全球化的必然之路。
4 i3 c1 W% O3 G5 e来源:耒阳手机台。来源:头条心好懒人
3 \: a! h  C. s. Q( A) G1 k作者:欧阳正平; u( O; V% o7 G7 L* U! V*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不如怀念 发表于 2019-8-13 0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记载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