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 ?& E1 `+ ?, a7 i. t- @; D: _
, ?% b8 K! P! z1 X+ U W) I$ o 本文由文友青峰提供
8 e& X5 o' r) |1 u- a1 X屈指一算,大毛从李家湾搬进城已二十余年了!4 j/ m7 u1 U x+ |+ h6 t0 x [
3 X- j$ W b, [6 E- l3 N, D7 | 没进城之前大毛总是剪着平头,如今脑壳子光秃秃的油亮!乡下有句土话说得好:“聪明的脑壳不长毛”,这话说得正点。大毛在村里算是个读书人,十五六岁时组上需要开发票都得唤来大毛帮忙。大毛旧书柜上老摆放一本《三国演义》!左邻右舍的都佩服大毛能识字。
" s7 l* [& }) u6 f0 I+ ~: p3 z8 _. U2 ]9 C
十八岁时大毛就动起脑筋赚钱了,把山前山后的“车前草”、“野菊花”、“茅根”、“青竹叶”这些牲口都不吃的花花草草割放到自家门口的禾坪上,晒干了再用编织袋打包,屋前屋后堆得扎扎实实的,狗都爬不进去!秋天一到,大毛从镇上雇请一台拖拉机把这些大包小包三天两天往城里送。村里人不明白大毛到底搞什么名堂,有些长辈说大毛《三国》看多了,脑袋瓜子进了水!大毛的娘偶尔也一边用蒲扇敲大毛的脑袋,一边骂大毛尽做些“没屁眼”的事,大毛总是歪着脖子笑笑了事,每次卖完货后都要从城里买套象样衣服套在身上,时不时从裤兜里掏出过滤嘴香烟散给乡亲们抽。上下两村的人都背大毛议论,说大毛这个小犊子有点“耍老拐”,袋子里装几块钱就忘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对这样的议论大毛总是装着听不见 。
, _. a$ k, \# d; g6 D6 {- [. C$ X1 J2 ? `
第二年,大毛家的书柜上那本《三国演义》不见了,摆在书柜上的是一本《民间草药大全》,大毛每次上山下田都是书不离手,村里人都说大毛染上邪了,隔壁二婶好心拽着大毛娘衣角躲一边,把嘴贴近大毛娘耳朵说:“刘家冲有个吃神饭的,你帮大毛化杯水回来让他喝,不出一柱香功夫就没事了”。大毛娘只是点头“哦哦” + c! \# T* ^! R
大毛的神经病越犯越严重了,从几十里外的一个村子里雇用了五六个精壮男人,天乍亮就上山,砍的砍、挖的挖、割的割、挑的挑、背的背,一个月下来,阶檐上,柴屋内,禾坪上堆积如山,只是这回多了“山楂树”,“两面针”,“矮子茶”什么的!晒干之后足足拉了十几车送到了城里。村里人晚上围在禾坪上歇凉时都议论着大毛这的那的。1 }: }6 h* o. l! ]+ z
后来,大毛很少回村里,他在城郊区租了两间大仓库,买了把磅秤,专门收购乡下来的草药,整个东乡人的货都往大毛仓库里送。 大毛多次发话要村里人都挖些草药卖些钱换点油盐酱醋什么的,村里人都不乐意,说大毛是“痞子”!
" V2 u" h* c" ^8 r% ~/ W 几年后,大毛在城里买了房子,装了修,娶了个大学生做老婆,日子过得有模有样的,十几二十年过去了,大毛的生意就象刚出锅的粉皮——越扯越大。现在大毛开着小车回村时隆起一肚子脂肪,提着名牌真皮包,包里塞着“和天下”,脖子上挂着一串母指粗的黄金链子……& B3 v, y5 p+ s8 |! W! x
青峰
( Z. T/ T+ i& K9 O# `6 t
% u6 H8 f, F# E1 V' ]. @/ J)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