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在水一人 于 2020-3-12 15:49 编辑 / U; C* ?4 p& U2 j, i5 {( I% D
O, T; k& b4 y: \) F2 ]) r" r
2020年3月10日上午,阳光明媚,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正浓。疫情虽然还未完全结束,但我们耒阳城市论坛徐总携19人,戴着口罩,来到坛下乡光华村屈孝道家,进行爱心扶贫[size=0.36]。 - u# ^$ P- t+ j+ k2 P+ }5 ^
我们10点多钟到达的时候,看见屈老的大儿子正在洗白菜,有几片白菜叶子带黑色,快变质了。我们问他们中午就吃这个白菜?还有其他菜吗?他说没有了呢。有鱼、豆腐、鸡蛋、鸭蛋吗?蒜呢?都没有了呢,就清炒这白菜。正说着话,一位老人家出来了,这正是屈老,屈老81岁了,是个退伍军人,老伴79岁,有病卧床两三年了。他有四个孩子,两个女儿身体尚好,嫁了。两个儿子有病,大儿子智障,没有劳动力,挣不到钱,都未婚。小儿子,有癫痫病,身体时好时坏,我们没见到。 屈老一家的生活来源完全靠政府兜底,救济金,由于妻子多病,大部分钱都给妻子治病。屈老鼻子上方,右眼角处,溃烂一个洞好几年了,因没钱治疗,红肉肉的,看着有点恐怖。我问他痛不痛,他说有点疼,还算好。听到他的无奈和辛酸,我鼻子发酸,忍不住从钱包里拿出100元给他,去买一瓶皮肤病的药涂涂?应该去人民医院瞧瞧。同行的徐总拿出了300元,现在是微信支付,身上都没带什么现金。 稍稍寒暄后,徐爱国支委带我们来到屈老家的自由地里,这块地有两亩多,可栽种120棵冰糖橘树苗。苗木徐总的湾阳农林公司赠送的,苗木已满4年了,明年就会挂果,后年就可以丰产。我们的计划是宣传发动更多的社会人士来献爱心,一人认养一棵树200元钱,钱给屈老,橘子归认养人。这是一种持久有效的扶贫模式——产业扶贫。考虑到屈老年事已高,60岁的儿子,智障没有劳动力,往后的生活愈发艰难,有了这一些橘子树,生活上就会有点保障。当然,城市论坛还会更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产业扶贫能帮到他们。 植树一直持续到12点多钟,还请了村里的人帮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这一次的活动非常成功,非常有意义。爱心扶贫丰盈了内心,又锻炼了身体,大家纷纷表示很久未出门搞运动了,出出汗,参加植树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截止目前,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导子镇王小明,200元认养了一棵树,廖元成老师也200元认养了一棵树,欢迎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认养!湾阳农林公司将持续对苗木进行定期管理,培育,保证硕果累累。明年秋天,让我们一起去坛下采摘橘子,丰收在望,爱心永恒。相信这样的活动定会落到实处,持之以恒,祝愿屈老一家日子越过越好!
) @: l1 r4 [, X% T
" P0 ]8 c9 ^9 y) X3 T0 `9 q& l# }/ H. L& t9 F( d
( N9 M( A! P1 ^
T' v% }3 G$ n) i0 u7 i& _( r: A; x2 r4 {5 [2 w( v z
( m8 z) p9 d+ p1 g8 H
. [" f6 Y5 h( g& ?9 f, a+ P3 v; L, L1 [# o5 p' y
# [4 J# b, V0 f6 J! b: a H9 s: B ?2 i% Y# U. B* u9 i6 [; j
% q& W2 i- u$ B/ {
# m( I5 Y1 W+ m
+ b3 Z/ E( b5 p! d) L
3 A2 z0 U6 x: }$ o# s& j
8 u: y" W1 O4 q7 y! x6 `
- l2 s/ `6 c, z
- M3 b, j. r' h2 C1 B# y4 \& E
' ~3 d+ S/ p* ~" _2 v h6 w0 |0 T" h
, S' B. v) X; Q( k: c. |( K8 l$ L ^8 B2 e
! }% w" [, g" |
* T3 B0 h, Q& ~7 Q* g6 F1 R
0 r5 K6 O; v' r o8 l
- @' B# G3 `6 C2 |; ^* H% D# g+ H: N0 e" |9 C2 s3 D' C$ I
; k1 S3 @; z" q6 \# |, F; n1 V
6 Y) T* r: {% A9 Y+ m9 V5 z* s% Y X! R% X. ~& A q
8 I$ l. ]. G5 c( y( C% Y8 X) n
6 a# M8 q) b) J' Z8 v/ j, H& u1 @& [" P
# U* V& ~, f) B
+ e1 Z; K; j& C E' f8 P5 u! q7 [* D' h6 S' w4 H) c5 A* ?; E% u
/ L4 x9 i% U7 ~) S, v4 O0 i4 i8 U; ]1 e. l0 p- v7 _
8 \% O) O+ T% j- l) |, U
" k+ e: e) B( C5 |6 T ?3 Q
) n1 n9 r) Q L( s$ H
. x* W4 u1 F5 k Z, R
9 V, u1 @% l# J& {* t8 J/ t- t; j& M( e6 A
- F8 f% A/ _2 j5 m1 v. l$ O% `8 X+ u3 D8 y. J5 X
% C3 \5 y$ T3 ^* Q0 a作者简介:陈小艳,女,七零后,导子镇人,中学教师,笔名陈新。喜欢读书、爱看古典诗词,爱用美篇,每天坚持写一篇。耒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耒阳市城市论坛约稿人。2015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喜欢乡土文化,近年在《衡阳日报》发表了文章《我的双抢》,在《耒阳报》发表了《父亲的米酒母亲的歌》、《故乡的那片油茶树》、《致父亲》、《想你》、《爱一个人》等等,经常在一些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兼任一个公司公众号的总编。
8 k* k: I* z8 r9 A+ P
, ~6 v( Z1 J1 q0 B. l% q4 t1 o+ P3 J" X& @% b u
; _' s8 s% c' T7 W# Y3 _ H. j, o: D" d" d1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