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查看: 221969|回复: 2
收起左侧

把握征地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变化

坛下风云 发表于 2020-7-10 11: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Q, V/ L2 Q# p作者:朱朝生* V. }1 e6 c- n
, @! t! ?% A) ]6 w! o% I+ k- M+ V- N

; \8 T5 w9 Y  z2 @# c       土地征收制度是《土地管理法》调整的重要内容。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上收了征地审批权,确定了征地批后“两公告一登记”制度,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征地规模不断扩大,因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凸显。
) t2 C5 Q3 E$ y
, F6 H8 Q6 F& ^5 k/ O0 C* v3 |* E   userid146230time20080701005630at91.jpg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同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土地管理法》作出修改,将《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并将《土地管理法》中的“征用”全部修改为“征收”。这次修改是重大的理念进步,体现了尊重物权、保护物权的价值导向。
$ t" ?# a( F1 R( Z timg.jpg
0 ]( }0 c2 }$ ^; x/ {# p       2019年在总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土地管理法》再次对征收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包括首次对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范围进行界定,明确:因军事和外交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扶贫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以及成片开发建设,确需征收的,可以依法实施征收。明确了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底,长远生计有保障。改革了土地征收程序。将原来的征地批后公告改为征地批前公告,建立征地报批前的调查、评估、公告、听证、登记、协议制度。倡导和谐征地,征地报批以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必须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
6 s/ s' }( @% d# A1 O5 {# f4 }$ |2 s# Y  C, [9 Q& p9 l# z
      不动产征收征用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不动产征收征用制度是宪法确立的重要制度。《民法典》物权编从所有权丧失的角度对不动产征收征用制度进行了规范。同《物权法》的规定相比,做了4个方面的修改完善:* N1 D, z, `9 X
userid146230time20080710105108at74.jpg
- @6 j% B* D. b9 q& q/ `/ h7 Y        一是将征收补偿费的支付由“依法足额支付”修改为“依法及时足额支付”。这一修改的目的是体现《民法典》第117条所规定的“公平、合理”的征收补偿原则,保障被征收人及时得到补偿费。
* G) i5 v5 r! h, W8 l, x, b# p userid146230time20080710105111at90.jpg
$ n- c7 V* o# @6 R& s       二是将征收补偿的范围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修改为“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这一修改主要是将农村村民住宅补偿从地上附着物补偿中独立出来,以特别强调对被征收人住宅的保障。这两处修改,与2019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第48条保持了一致性。
  t. r9 \* I8 M' r& N. p& ?) a! N userid146230time20080710105115at39.jpg 0 ~, z4 g+ A' X* h0 Q$ K9 ]
       三是将《物权法》中的“拆迁补偿”修改为“征收补偿”,这是对原规定不准确表述的更正。; w: @1 X# _* x# U8 d8 X1 m
userid146230time20080710105122at64.jpg , x9 I; \* ~' ^9 u, ]: [* i2 b- v
       四是体现疫情防控的需要,在《物权法》第44条关于因抢险救灾可以征用不动产的基础上,《民法典》物权篇第245条增加“疫情防控”作为征用不动产的法定事由,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不动产征用提供法律依据。
* j( D/ t  \( B userid146230time20080710110525at84.jpg
6 @  C1 Q* G; h# |! G     《土地管理法》历经34年与时俱进的历程,不断完善的征地制度,体现的是党中央的决策与立法决策的结合,是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总结。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性制度。《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只有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实施好《土地管理法》,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 k# p. @. e4 J+ l# a" j( ]9 Z5 u8 i/ v' R! R7 J5 g) }8 a
/ {2 A* T( f) Z8 ]
userid146230time20080710105122at64.jpg
回复

举报

心潮涌动 发表于 2020-7-10 12: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画面不错。
回复

举报

红桃 发表于 2020-7-10 15: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依法行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用微信扫一扫
互动赢积分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