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768
- 主题
高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在洞中有光线的这一段来回看了个遍,首先认出的是一篇讲解古传法帖“仓颉书”的文章。这篇讲解文章有大约二百字,五六幅图,文章的两边各用三个“卍”字花纹与其他的文字分隔开。8 z" [* j- k, B. K/ ^
宋代“淳化阁法帖”中收录的“仓颉书”,传说为造字的圣人仓颉所留。但我仔细看了这篇图解文章,却被惊呆了。稍后我做讲解时,希望读者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被惊掉了下巴。0 v6 r- \, [9 {: C9 R' h+ v! J- B
看完了“仓颉书”,我才惊觉太阳向西移动,山洞中能看到的距离越来越短,而我没有带手电筒。看“仓颉书”用了半个小时,已经只能看清洞中10米左右的石壁了。
( X. N& d0 U0 F5 s0 i& t& o0 T我又将这10米山洞的两侧石壁来回走了一遍看了个大概,原来洞中所刻尽是古代碑刻、字帖的破解文字和一些古文释读。
0 v6 d+ Y* _- ?: X这些文章甚是深奥,所幸的是我带了纸和笔(那是三十年前的标准配备,不象现在外出的最低配置是一部手机,能轻松解决当时急切需要的纸笔、光源、定位、通讯工具)。我马上开始从山洞深处向外抄写,争取在天黑前把这10米长的两侧石壁上的文字全部抄录下来。
- h: s, Z+ z2 }4 c8 D" D8 A抄写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篇专门介绍此“无涯洞”来历的文字,因为赶时间,我只粗略的扫了一眼,并没做记录。后来根据零星的记忆,从这篇文字中整理出二条内容:
$ v) R% E2 q) i6 [! S1 ~- ?7 D! J一、其中提到了农历“七月十九”,也就是我进山洞的那一天。所以后来我认为,只有每年或某年的七月十九这天山洞洞口才能打开。2 `: k! W0 T) u9 k3 r8 A
二、曾经有人在看完“禹王碑文”后,发生了洪灾。
( ~9 [* J m D7 B( K, g到接近洞口抄写完成,也只是黄昏时分。抄写完成的有“夏禹书”、“红岩书”,熟记于心的有“仓颉书”,还没有看到有所谓的“禹王碑文”。8 d7 F0 \1 g6 P1 @7 Z
然而“好奇害死猫”,发现洞内3米已经看不清楚,我摸出烟和打火机,又向洞内走去。走到离洞口10米,这里已经全黑了,我点着一支烟,每次猛吸一口,便接着微弱的火光,在石壁上搜索着“禹王碑文”的踪迹。又到了20米深度,在右侧石壁上我终于发现了这篇关于“禹王碑文”的文字。/ e7 U$ U+ S' T; I) r
我又一次划着了打火机,看到关于“禹王碑文”的讲解,只是在原文每个字的右侧对应了一个字,下意识的我从左上角开始读起来:“五丈原游记”。
0 h5 Q7 b: x! n: c歪打正着,这五个字竟恰好是标题,然后从左上角横着读,每4个字一句,每行两句,这是我从上到下一撇之间看到的,然而就在这时,手上钻心的痛让我迅速甩掉了打火机。
5 J: E0 E5 v1 R3 |是打火机烫了我的手。随着洞外天色越来越暗,洞内漆黑一片,还有那句“禹王碑文”看完发生大祸的谶语,让我被手上猛然传来的痛觉惊出了一身冷汗。
; x& t& b6 R( n: M; e我正要转身向外走的时候,却因心神突然的安宁,听到了山洞的深处传来了敲击声。
' C" d5 m5 x+ \% T敲击声每次相隔约半秒,非常匀称,这样的节奏绝不会是大自然或动物发出的声音,我猛然惊觉,洞的深处有人!+ b: X+ M( @* U F
我循着洞口的亮光飞速跑向洞外,找到了那条山缝,拼命向外钻。这时却发现,几小时前我背着背包轻易进来的这条缝隙,我竟然挤不出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