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83696|回复: 8
收起左侧

衡山无涯洞的惊天秘密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20-12-11 09: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农历七月十九,我都会去南岳衡山一次,雷打不动。仔细算来,今年已经是第三十二个年头了。$ [' H5 y- a. J3 L' w3 E
一九八九年农历七月十九,机缘巧合,我在衡山的山洞发现了惊天的秘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我已六十岁有余。每年的七月十九这天,我还会去衡山寻找那个山洞。累积了三十二年的后悔,使我早已决定:如果能看这个秘密的全部,我不惜被困在那个山洞度过余生。所以,现在把我已经知道的那一部分秘密,公布于天下。
4 _3 D/ ?" v' k. Q: F8 N& [; ]那是一九八九年农历七月十九。天气不错,我从一百里之外独自来衡山游玩。我喜欢在深山里找一个看不到人的地方,呆上一整天。 38fe572c11dfa9ec399df55475d0f703908fc1f4.jpg ; a9 S1 E, i" [# c7 C- M
在一个僻静的半山腰处坐了一个上午,吃过背包里带的午餐。站起来后发现,在一侧的山体中间离地面2米处有一条缝隙,我轻易的攀了上去。以我的身材,把背包拎在手中刚好能挤过去。往里挤了约有3米,折了一个弯,便来到了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圆形空地直径也有20米,四周山峰林立,向上一看,我像是掉进了巨井之中。向对面望去,离地面1米处有一个宽超过3米,高过2米的山洞便映入眼帘。洞口左侧书写两个篆体大字:“无涯”。6 K( k5 H  B% A- P: |1 e: n
洞口前坡度并不大,轻轻的一个助跑,我便进了这个名为“无涯”的山洞。% ?$ t: A7 N. n' [7 f! I% K9 p
洞口正朝向正午太阳的方向,我一点点适应着洞内的光线,慢慢向深处走去。山洞非常干燥,里面没有任何植被。山洞基本是笔直的,我走了约20米,发现再向前走没有手电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时才停了下来。环顾了一下四周,我发现在山洞两侧石壁上竟然刻满了东西。虽然刻痕不算很深,个别地方也有灰尘覆盖,但我只用手轻轻一抹,刻痕便都清晰的显露出来。我脱下衬衣几下挥动,马上看清了壁上有字也有图,文字皆为正楷体,每个字有火柴盒大小。我首先想到的是,莫不是发现了古人留下的武功秘籍?
7 e5 @% ?7 q7 R$ R! e: b
32348618367adab4d279b8009cd4b31c8601e4f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20-12-11 09: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洞中有光线的这一段来回看了个遍,首先认出的是一篇讲解古传法帖“仓颉书”的文章。这篇讲解文章有大约二百字,五六幅图,文章的两边各用三个“卍”字花纹与其他的文字分隔开。8 z" [* j- k, B. K/ ^
宋代“淳化阁法帖”中收录的“仓颉书”,传说为造字的圣人仓颉所留。但我仔细看了这篇图解文章,却被惊呆了。稍后我做讲解时,希望读者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被惊掉了下巴。0 v6 r- \, [9 {: C9 R' h+ v! J- B
看完了“仓颉书”,我才惊觉太阳向西移动,山洞中能看到的距离越来越短,而我没有带手电筒。看“仓颉书”用了半个小时,已经只能看清洞中10米左右的石壁了。
( X. N& d0 U0 F5 s0 i& t& o0 T我又将这10米山洞的两侧石壁来回走了一遍看了个大概,原来洞中所刻尽是古代碑刻、字帖的破解文字和一些古文释读。
0 v6 d+ Y* _- ?: X这些文章甚是深奥,所幸的是我带了纸和笔(那是三十年前的标准配备,不象现在外出的最低配置是一部手机,能轻松解决当时急切需要的纸笔、光源、定位、通讯工具)。我马上开始从山洞深处向外抄写,争取在天黑前把这10米长的两侧石壁上的文字全部抄录下来。
- h: s, Z+ z2 }4 c8 D" D8 A抄写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篇专门介绍此“无涯洞”来历的文字,因为赶时间,我只粗略的扫了一眼,并没做记录。后来根据零星的记忆,从这篇文字中整理出二条内容:
$ v) R% E2 q) i6 [! S1 ~- ?7 D! J一、其中提到了农历“七月十九”,也就是我进山洞的那一天。所以后来我认为,只有每年或某年的七月十九这天山洞洞口才能打开。2 `: k! W0 T) u9 k3 r8 A
二、曾经有人在看完“禹王碑文”后,发生了洪灾。
( ~9 [* J  m  D7 B( K, g到接近洞口抄写完成,也只是黄昏时分。抄写完成的有“夏禹书”、“红岩书”,熟记于心的有“仓颉书”,还没有看到有所谓的“禹王碑文”。8 d7 F0 \1 g6 P1 @7 Z
然而“好奇害死猫”,发现洞内3米已经看不清楚,我摸出烟和打火机,又向洞内走去。走到离洞口10米,这里已经全黑了,我点着一支烟,每次猛吸一口,便接着微弱的火光,在石壁上搜索着“禹王碑文”的踪迹。又到了20米深度,在右侧石壁上我终于发现了这篇关于“禹王碑文”的文字。/ e7 U$ U+ S' T; I) r
我又一次划着了打火机,看到关于“禹王碑文”的讲解,只是在原文每个字的右侧对应了一个字,下意识的我从左上角开始读起来:“五丈原游记”。
0 h5 Q7 b: x! n: c歪打正着,这五个字竟恰好是标题,然后从左上角横着读,每4个字一句,每行两句,这是我从上到下一撇之间看到的,然而就在这时,手上钻心的痛让我迅速甩掉了打火机。
5 J: E0 E5 v1 R3 |是打火机烫了我的手。随着洞外天色越来越暗,洞内漆黑一片,还有那句“禹王碑文”看完发生大祸的谶语,让我被手上猛然传来的痛觉惊出了一身冷汗。
; x& t& b6 R( n: M; e我正要转身向外走的时候,却因心神突然的安宁,听到了山洞的深处传来了敲击声。
' C" d5 m5 x+ \% T敲击声每次相隔约半秒,非常匀称,这样的节奏绝不会是大自然或动物发出的声音,我猛然惊觉,洞的深处有人!+ b: X+ M( @* U  F
我循着洞口的亮光飞速跑向洞外,找到了那条山缝,拼命向外钻。这时却发现,几小时前我背着背包轻易进来的这条缝隙,我竟然挤不出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20-12-11 09: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禹书”、“仓颉书”、“红岩书”、“禹王碑”,皆有“天书”之名。穷历代文人才子之力,无人真正识得个中三昧。
% K# ?8 g7 Z2 p% `" h8 `/ e, ^$ t0 N7 \我从事的行业与古汉语的研究没有任何关系。只因为机缘巧合,三十年前我在衡山窥到了“天书”的秘密。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今天,我有责任把这个秘密公诸于世。
2 C% L0 J0 n" [1 {# Z) S0 f+ D$ o0 t+ D
! `, L& l: ?+ M9 H) i1 Y3 [4 y
! V4 y$ P; k- J! n; N( W: q7 @) s
e45e8bd4b31c87013c2511a5307f9e2f0608ff9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20-12-11 09: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红岩书”的秘密* E' r, f- M$ {
洞中记载的“红岩书”,现在普遍称为“红崖天书”,位于贵州省关岭县。如上图的“红岩书”碑文,现在只是作为诸多拓本之一存于世上。: G! G3 ]: b5 A$ Y  O  [
此碑文原为元朝时期会道门“明教”的藏宝图。在贵州的某处山峰之上,向下可以看到山下十二个土丘,其中的两个为藏宝之处。& }- q3 E. q% C& \

以口舌压人

以口舌压人
ef00d42a2834349bddd5cdc6deea15ce37d3be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20-12-11 09: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仓颉书”的秘密
9 _- j& U0 g" A) E& |  r“仓颉书”,本为一首“咏米”诗。5 k$ q7 |3 n1 n( P; Q/ v9 u0 [
作者无心让人识破其意,所以此书并不够严谨。  d9 C7 I; h8 N0 I+ |6 M  ?
其字数,不是表面上的28个字,一个字可能是原文的两个字,两个字也可能是一个原文中的一个字。; c: i, v! }* e7 n
“仓颉书”的排列顺序是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左上角两个字作为标题独占一列,依次向右三列,四行七列或四列七行的摹本都自作聪明地破坏了“仓颉书”原文的内容。
1 @7 Q4 m& K8 z  F. w
af150cd7912397dd556e3a474e82b2b7d0a287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20-12-11 09: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禹王碑
. H) H  P5 H3 d; I$ ]2 m/ f- C下图是传说中在衡山出现过的禹王碑,又称“岣嵝碑”。这是我从网络上找到的最接近我当年所见的碑文图片。之所以说是接近,是因为这张图片抄写的也非常不认真。9 M' E* C/ k( ^5 e

, p6 g* G! m, x# L
b8230cf3d7ca7bcbc106656ca9096b63f624a8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20-12-11 09: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这个“不”字可以看出,“禹王碑”中至少有一部分字,写上去的是字的背景,中间显现出来的是那个字,整个过程就像是雕刻印章一样。
7 Z4 v( o. P1 y9 g, J  B另外这个“禹王碑文”跟大禹没有丝毫的关系,只是后人游五丈原写的一篇感念武侯诸葛亮的游记文章。* A, `  W: J* Y3 s1 G1 M4 A
我们现在看到的碑文,在不知多少次的翻抄过程中,至少有一次是极不用心的。更有无耻之人,把这个版本的碑文潦草之处自行修改美化,然后做成拓本。不知情的则认为这种拓本是较早出现,其实不然。0 Y. m; Z! V2 m2 V1 K3 R. m
这三十余年中,我至少接触过四五种清朝晚期或民国年间的拓本,有纸质的,有布质的,有较完整的,有残缺不全的。甚至各地能沾上大禹名的名胜古迹,都有根据这种拓本刻制的纪念石碑。只有我知道,这些拓本完全是根据那个抄录并不用心的版本伪造出来的。: `3 M  h: b+ J. \7 H
- k. P/ _9 Y4 r- V) v& L
  G  W+ G2 Y9 i, x
feb6033b5bb5c9eaf58ea1a0c239b6003af3b3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衲老了 发表于 2020-12-11 09: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5 Z% x- l3 _1 ^- L# ?4 j0 N% e: w
大家能看到这篇纪实文章,我当然从无涯洞中无恙出来了。原来是我急乱之下,挤错了山缝。稍微一定神,我便找到先前进来的山体缝隙挤了出来。等跳到平地再回头看时,那条山缝却已经看不见了。
9 r5 e& e: o' T- X: H* _  K$ U$ t; {其实,我向来不信鬼神之说,所见到的所有怪异之处,后来我都用科学的方法一一解释通过了。
: W9 d, Y- `0 j3 l) J首先,无涯洞的另一端可能通向一座寺庙,我听到的敲击声是庙中敲打木鱼的声音。& o7 X# y4 n+ P$ O
最晚面世的“红岩书”最早被发现在明朝,所以可以肯定洞里的文字是明朝或以后所刻的。寺庙内的那一端洞口必定也是隐藏起来的,所以这样惊天的秘密至今未被公开。
2 f$ R4 h" h& j% x# }, g/ ^1 n  x' k刻写洞中文字的必定是一位住在另一端寺中的得道之人,有着非凡的见解,早已忘却了名利。$ @. Q& N/ z* z1 u6 ^0 T
我更倾向于是多位高僧所为,一个人不可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亦或是诗书传家的低调文人带着几代的研究成果,半路出家在衡山寺中。2 D1 c  j( `1 c" C
我后来在山峰的另一侧发现果然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为了不打扰僧人的清修,这里不便说出寺名。
2 q9 L9 X8 U$ h. V1 z. w; J更令我费解的是农历七月十九的巧合,我想可能是这样也只有这样:每年的这一天的正午某时,阳光的角度和高度正好能把那条缝隙显露出来。可能就那一次,我用尽了一生的运气,在后来的三十余年里,再也没有能接近这个秘密。2 i. E3 f% H4 V, o$ X(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十里桃花十里伤 发表于 2021-6-17 14: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仿佛再读武侠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