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c, u8 e" a! L' _- S7 l
, h# f) j: B7 K8 q9 \2 O/ D网传“掌掴市政府秘书长”的市委书记被免职了。作为媒体人,每每看到某某官员“耍官威”而下场惨淡的新闻,真的忍不住要吐槽:还在“耍官威”的人,难道从来不看新闻吗? 如果官员连新闻都不看,那这政治学习就太缺乏了。如果他看了新闻,却对“耍官威受处理”此类新闻无动于衷,那就真的是“官威”积攒太深。不到处耍耍,怎能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最近几年,由于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变,敢于“耍官威”、敢于公然干坏事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官员都处在大众监督之下。如果某一个官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真是他自己的悲哀。 
$ q$ c: t$ c% ?2 R+ P! S$ m
7 N) }6 e5 q9 h0 T# F4 p+ M, y检查站不接受检查、无出入证闯会场、禁行日上路、官员夫妻打人、退休官员不遵守防疫规定、隔离期间欺负护士、女官员要记发言群众名字、以及最近的“大连卢书记”事件……这些“光荣事迹”,难道不足以一次次让人警醒吗? 官员为官,这“官”不是特权,也不是威风,而是职能,是做事的能力。 在官位,想的应当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更何况,在互联网环境中,在大众监督之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体现着这个人究竟有没有能力在现在的官位上尽职尽责。 所以,多看看新闻吧,既有为官之道,也有做人之理! 来源:河南法制报 编辑:杨淑芳
, g# j8 B. U1 C; k: U$ c7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