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坛下风云 于 2021-1-30 19:36 编辑
) P! o. h/ ^3 f! o1 z( ^8 d, \5 `
4 O( F* B: b# Q8 @从小他就受到文明古国传统教育。在他出生那个年代,中国正处在强敌环伺,饱受蹂躏,饱受战乱之苦。在他记忆中,耳闻目睹的清朝余孽统治着半壁江山,民国正在萌芽中悄然兴起,狼烟四起风雨飘摇。3 T* M( |0 Y7 y* @! }" D
3 W! I# Q" ?* P8 g当特色文化氤氲着这个地方时候,天生的叛逆思想也在这个地方比比皆是。时代造英雄,是历史的必然,更何况这个地方浸润着湖湘文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自由而抗争,成为这个地方的一大亮点。也许这个地方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这个地方人才辈出,出类拔萃者多如牛毛。尤其是地处湘南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地方就是闻名遐迩的神奇耒阳。自远古时代,神农氏在这里斫木为耒,揉木为耜,改变了刀耕火种的生活。这里的文明一直孕育着无数的风流人物。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享誉中外的发明家蔡伦就是耒阳人。
6 B# L. m0 o6 F+ E& I
/ j- c/ p- Y, @4 Q耒阳从神农创耒,蔡伦造纸,注定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中国近代史深深影响耒阳人,耒阳人的勇敢坚强也成就了中国近代的革命。虽然取舍不同,信仰不同,但是敢为天下先就是耒阳的霸蛮精神!湘南起义如此,抗日战争也是如此。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自由而战。
: r* M5 X6 ?9 W: p% q. T2 A" v9 ]* ?! a4 D% ?+ O' w: N
如果说信仰不同,导致两党政见不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泾渭分明。或有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或有共产主义的信仰。一时成为两股水火不相容的尴尬局面。但有一个共同点值得我们肯定,那就是爱国的思想,一直都是两个党派的共同追求。" }3 |4 c5 H8 d7 D; N8 P6 Z( `
2 c% y! m1 v& O: p7 T$ Q
王力航,在王姓辈份为淑字辈,名揆一,字王力航,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市浔江乡柳扶村六组(原扶冲六组伍家冲),湖南大学毕业,曾任中央立法委员兼浙江省省长及空军后勤部主任,湖南长沙市市长等职。
1 S. `8 s; ~$ U0 g; T4 X% r5 o) T. O7 g
小时候的王力航从小就聪明伶俐,并且深受耒阳人嫉恶如仇的思想影响。虽然他生活在乡村,但是他从小就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后来从他参加抗日战争,组建抗日中坚力量就可以 窥见一斑。
" H# B! N, C" }" I- Y2 `1 \5 T# {7 L1 Q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正式打响,这次战役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3 b/ P4 k7 V0 s( h- H; n
9 t( S# y) f0 p淞沪会战中日军因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淞沪战争期间王力航任政务处长,筹办了浙西政治军事训练团,王力航任训练团团长,该团培训了一批青年学生成为抗日中坚力量。
; [3 h/ U' v$ ?- ^; X1 Z0 }4 ?1 X) V

7 g4 q+ o& H9 ?# B9 H
& c/ ?, }( |, @4 Z# {
L4 t3 h! b0 d# G 1939年10月,“浙江省政府主席兼国民抗敌自卫团总司令行署”改称为“浙江省政府暨浙江省抗敌自卫团总司令部行署”,王力航任政务处长。在担任该职期间,王力航在浙江厉兵秣马,积极组建抗日力量,以便用于将来抗日战争之需。6 j( h& U* @! c$ @- X
% G* E9 n- c: o& j8 _1940年10月1日,王力航任“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政务处长。下辖杭嘉湖3个专区22个县的沦陷和半沦陷区。同年12月,王力航改任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期间,王力航励精图治,养精蓄锐。时刻提醒手下要警钟长鸣,随时准备枕戈待旦,对日寇的虎视眈眈要做到有备无患。
& a) c3 Z0 ^2 Z, F- Y
/ c* `% F1 n# a! l5 Y% n1941年1月,王力航任长沙市市长,同年12月,日本第三次大举进攻长沙。作为长沙市市长,王力航带领手下幕僚,积极配合薛岳将军防守长沙城事宜,为防守长沙立下汗马功劳。深得薛岳将军赏识,并相交甚笃。
, S$ `5 ~- J4 S1 |+ @2 F0 {
) k$ i9 R- @/ w1 e' a1941年9月,在耒阳广大爱国有识之士积极资助下,耒阳县第一所公立中学—“耒阳县立初级中学”诞生。原长沙市市长、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王力航先生出任学校首任校长,借城北贺氏宗祠为校址(原定址在杜陵书院,因省政府南迁耒阳被占用),招收初中三个班,学生170人,9月25日正式开学。确定办学宗旨:实施三民主义之教育,谋青年德、智、体三方面之发展,培养其工作及升学之能力。
: k. T# q0 b9 B6 U0 ^5 @( Z/ f/ g
U: `, _ C6 i6 o% v; r
: U4 A2 W' B. V5 G9 z 3 F3 ]/ `) N( d* D
9 _) ?8 f6 K0 y; b ?1 k( [& I4 N* m3 d
湖南省耒阳市一中是耒阳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其前身是创建于唐天佑四年(907年)的杜陵书院。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科举,办新学。耒阳有志之士在杜陵书院开办了“耒阳县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03年又附设初中预科班。延至1941年更名为“湖南省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定名为耒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发展为完全中学,更名为耒阳县第一中学。1986年耒阳撤县建市,学校改为现名。耒阳一中历来人才辈出,为耒阳的教育事业乃至全国输送人才立下不世之功。由此可见,耒阳一中的开办,王力航将军居功至伟。5 C; o$ c7 ]" g: h
0 c2 t/ s! s8 e2 |1 g( |% K$ E
1944年5月,日本第四次攻打长沙,因敌我力量悬殊,更兼横山勇善于用兵,我军轻敌等多方面因素,最终放弃长沙,长沙失守。王力航随薛岳转战常德,继续率部与日寇周旋。# `2 B; O& ^ f
! M+ b1 y0 t: R! h, L* N" [$ }( e
1965年10月30日,赵恒愓、刘峙、王力航、鲁荡平等一种原国民党投诚将领64人,联名申请成立天德圣教,因没有批准,于1966年4月24日筹组了“中国精神疗养研究会”。! I h& F) t5 I% P6 c( m
( k) L4 W. J& s" h& J/ ]
王力航将军一直以来,对于日寇侵华的罪恶滔天,痛心疾首。自己家乡曾经被日本鬼子烧得只剩下两根石柱,现在还留在原地成为日本侵华的罪证。他任长沙市市长,在浙江任政务处长,在耒阳任一中校长期间,始终为抗日战争培养抗日的中坚力量。因为有王将军的组建,湖南的抗日力量不容小觑,在长沙保卫战,常德会战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极大地阻滞了日本侵华的脚步,为抗日战争争取了时间。
' ^, Y" [& w9 I. ^& D& Y# e5 c0 h, p# i
晚年的王力航,一直对于家乡怀有浓浓思乡的情怀。也许政见不同,取舍不同,王将军后来去了台湾,但一直保持高风亮节是王力航将军做人原则。从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以后,王将军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导子柳扶村伍家冲。但荣归故里的他不是”衣锦还乡“,而是有点“寒酸”地回到故乡。由此可见,曾经身兼数职的他,不太善于”敛财“,而是属于那种为官清廉类型的官吏。
$ g4 L5 \! D+ @7 Y' e
U) V6 Q5 f7 R/ O! ?0 V$ K% R- R( E' {
7 j: M# ?! q8 u9 v5 ] Y
+ M4 D* S% q6 R
" `5 ]$ c8 I7 F0 s3 K" ~1995年底,王力航再次返乡,于返乡途中在耒阳病逝,终年91岁。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画上了一代抗日将军的句话。至于是非功过,那就让后人评说吧。历史不会忘记保卫长沙的悲壮场面,不会忘记常德会战的激烈,不会忘记为耒阳一中立下的功劳,更不会忘记王力航将军曾经为了抗日,所培养的抗日骨干。* q5 N. O6 Y2 W# A
B) A( J' M7 L3 Z8 ?+ \- ?3 A站在客观历史来评说,他是一位具有爱国一代儒将,也是忠于职守的父母官,更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忠臣良将,但无论如何,他是我们值得尊敬的抗日将军。
5 l- u* b- B) s* d# I( D1 a$ G/ d9 v6 }' z a- Q6 T
V+ Y: Q+ |7 r# M! Y4 z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