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坛下风云 于 2021-3-6 18:27 编辑 ) Q! }' f) z5 B
+ a8 P2 ?' g8 M$ y
人和低级动物最大的区别是: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
" A. v4 G( ~* q# y- a# \8 t6 _/ v# f& x% _5 p
企业的良性发展是:广开言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N& o- I4 j* W0 X; M% o7 w0 [" S- I
立人如此,立事如此,成大事者亦如此。. h. i D g: q; I/ Z
* F: V8 H, h0 |: r8 @3 |秦始皇因为李斯的《谏逐客令》,放弃驱逐异国之人,重用外国良才,最后统一天下。
8 Q) f5 `5 e- B- s5 I) m1 {& x x. O: U2 [ R
说可以交流可以产生共鸣。可以左右一件事情,一场战争,一项国策。3 K* q: N, a6 J, U
5 o8 L, x" R1 G6 K C战国时期,洛阳人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虽然比不上当时的富家子弟,但他胸怀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游说赵、韩、魏、燕、齐、宋六国“合纵”抗秦,他亲自任“纵约长”,一人佩戴六国相印,被后人称为“合纵之父”。& N. ]: y+ G# x- a9 q% k @
7 k8 \) P5 B- K. V: e: f张仪是魏国贵族后裔,学纵横之术,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 M6 @6 `6 Y3 S$ X0 M4 R
# G2 S' M9 C' P
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y# K' A4 Z$ y) e ?' H5 t) ^
$ \' S6 {+ S- H5 k# Y" ^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苏秦采取的说是合纵,能够佩戴六国相印,指挥六国共同对付强大的秦国,就是靠一个“说”字游说六国国君。
- F: F9 T; N6 `/ f! D d5 ]
* `( J0 p4 b/ u4 |张仪和苏秦同属于鬼谷子徒弟,同门师兄弟,在能力上张仪比苏秦稍胜一筹,他用的演讲稿是”连横“,就是把刀子横过来用,一刀斩断苏秦的“合纵”,对六国各个击破,让六国的合纵土崩瓦解。这些都是靠一个说字的魅力。
0 z$ V7 @2 |5 u: z0 G% u
9 G) q- n4 ]/ n三国时期,袁绍率领大军,悍然南下攻打曹操所部,当时因为实力相差悬殊,曹操的部下谋士们也都非常恐慌,这个时候军师郭嘉站了出来,大声激励众人,并且说出了十胜十败之论,郭嘉认为自己等人有10条胜利的理由,袁绍有10条失败的理由。8 @9 A5 b" a/ {% a6 r
* J0 G. k( S+ v! Z3 |4 `# e
郭嘉认为10条胜利的理由分别是胜在道义上,胜在义理上,胜在治理臣下上,胜在谋略上,胜在气度上,胜在制度上,胜在仁德,胜在明理,胜在文武,经过他这么一说,曹操军心大振,可惜制定了策略之后,郭嘉却死在征讨袁绍的路上。; P% ?$ z! P7 r0 C
@. a4 j, H' s/ m% q/ z5 K+ Z9 y
郭嘉虽死,但是他的策略,他的言论,几乎在后来都得到了印证,曹操一举击败了袁绍,可以说正是郭嘉给了曹操以足够强大的信心,以超凡脱俗的预知能力,还有独一无二的说服能力,最终稳定了曹操的军心,使曹操一举击败袁绍,为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j" m1 B3 W& }5 _+ A2 G
& l9 F( x3 V/ k& [再来看一看三国演义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那一段,如果不是诸葛亮以其雄辨的口才,从几个方面分析曹操南下的弊端,以及曹操此次必败的原因,那么三国演义的故事将被改写,这些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但要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还要有举一反三,游刃有余的口才。: U( f" L2 r$ ]/ L
, O) r& `% Y4 j, a
德国二战时期,世界头号战犯希特勒,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我的奋斗》,文章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有极大的说服力。' f& d' }7 Q. J" Q" B4 ?9 `% J
! \+ w0 n' h1 w) r* G* g+ \: x) n希特勒在一次法庭上,眼看就要被押上断头台,因为他的一段话,说得在场的法官都掉眼泪了,最后居然无条件地放了他。希特勒因为有极强的演说力,号召力,所以他领导的军队在他鼓动下,战斗力非常强悍。' k: n1 j4 V9 b T/ M$ |, w
v' K0 I+ E' V# {8 h
老师教育学生从学说做起,学生对老师的谆谆教诲,能够心领神会,自然是“孺子可教也*。, e. G! L! _0 E8 o) q
/ }) A# m6 r3 V
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是通过说的方式告知前面的车辆已经倾覆,后面的车辆要引以为鉴。凡事能够举一反三,说出事情的原委,或者告知不知情的人,未免不是防患于未然之举。
( n& q* a$ s7 R8 B5 n6 D1 d
( K% B" N% E, M; h- \3 B! k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既然说一种表达方式,传递某种信息,让别人不重蹈覆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i& Q- y2 g. X* ?; X+ x& G
( P5 u! g6 j: n5 D当然招摇撞骗,无中生有,或者以讹传讹,那种传递负能量的说话是不可取的。; R, @ q! T; i* z1 N7 I3 z: d
8 u: a/ }/ b/ k- D8 R R. ~( I, f
能够通过现身说法,起到防微杜渐作用,未免不是好事。能够通过直言敢谏,起到警示作用,未尝不是海纳百川的善善之策。/ S. b) T+ g& ~. I
( V2 _( V; K6 r既然有人做出来,看见的反倒三缄其口,说出来反倒成了“罪魁祸首*,那就让丑恶继续作奸犯科吧!如果做得说不得,那就让文明倒退到原始社会吧!既然说可以可以改变三观与商观,那就让百花齐放衬托春天的美丽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