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坛下风云 于 2021-4-14 21:30 编辑
+ J, f" m }* e5 _3 \
. f! t- f. U, B0 M8 c6 k/ l李斯用《谏逐客令》,使秦王放弃对外国人才成见思想,成就统一六国的霸王之业。李世民因听取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这两个例证说明了一个原理,那就是贤臣遇到了明君。一个是直言敢谏,一个是海纳百川,于是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达成共识也是情理之中。) E1 k8 k! f# r3 L9 t
2 G! z% R ]7 R/ l! D5 M
伍子胥直言敢谏,被夫差处死,比干忠直遭挖心,同为直言敢谏,与上述境遇,而命运天壤之别。
" m* J1 t: o7 y! f+ y
& x2 _! }0 @" u$ P1 W4 q8 d换言之,假使伍子胥为秦王之臣,比干为唐太宗之臣,则为盛世锦上添花。6 [* f, y' B( ]3 w
B* L/ w6 I" p$ |( z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什么的皇上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南宋奸臣当道,岳飞不得善终,南宋名存实亡。崇祯昏庸无道,袁崇焕遭千刀万剐,明朝回天乏术。& r$ C) u; t! m: E
; c! Z; A/ B2 Q7 m: ]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雷军有七大金刚,马云有十八罗汉,他们都成就一番霸业。不是七大金刚,十八罗汉个个都是精兵猛将,而是遇到对的人,找到对的方向,做对了同样的事。
& y. Q$ u8 U7 g+ Z$ H3 V* n+ Q$ ?' E$ y
刘邦找到杀狗屠猪的樊哙,失魂落魄的韩信,为五斗米折腰的刀笔小吏萧何,老谋深算的张良,利用杠杆原理,把他们利用起来,撬动了整个秦末,创立了五百年汉朝。0 I' I/ G" e6 {# g8 T7 j- D# R+ Y
乱世出英雄,英雄缔造时代。& s4 `$ b T( a) x6 D5 X, s5 p
2 k+ ^* h% H ?/ M+ V! p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同为属下,晁盖与宋江统领,众将士命运必然截然不同。识时务者为俊杰,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个个身怀绝技,最终英雄无用武之地,死的死,归隐的归隐,鸠杀的遭到鸠杀,流亡的流亡,除区区几人得到善终,最后几乎成为一个时代悲剧。
. }, T0 I7 U9 E& U( v, Q. I# C5 C" S正如韩愈写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细细思量,并没毛病。假使一个人潜力无限,才高八斗,如果遭遇昏庸之上司,不能放手用之,则此人如藏璞之玉,隐鞘之剑,终究不尽人意。# h* W" |& b$ c# f4 R x
: z5 C6 R$ J% w2 G2 X韩信在汉可以成就刘邦,而屈身楚只能成为一个站岗的小兵。同为叱咤风云的领袖,而对待良将却大相径庭。张松面见曹操遭到曹操羞辱,而得到刘备的隆重欢迎。同为割据一方的英雄则所受到的礼遇天壤之别。* r ]# q! u: q, j& j
' Z6 F' k7 ?; u2 Q( _- \/ q
刘邦礼贤下士,项羽刚愎自用,韩信扮演的角色也就天差地别。曹操狂妄自大,刘备谦卑做人,所以西川终究落入刘备之手。
5 X$ H7 v4 o4 m* B+ P* |7 y/ L* E. n! Z4 R0 b& M2 @8 a/ [. q
反躬自省为臣下之道,为公司员工做人准则。而真正反躬自省者,当为公司总裁,还有身边所谓策划者。于公司领导者而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言一行举足轻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起码的决策者所具备的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策划者最起码的为人之道。惩前毖后赏罚分明,这是公司安身立命之原则。假如违背这些规律,违背这些公司人文治理核心,最终会成为裹足不前,闭门造车的独裁者,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8 x+ N6 K3 W& z0 b3 ~' A8 p# z) h: N$ H5 z% n8 L1 f
这就是所谓的忠言逆耳利于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