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002
- 主题
高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白丁 于 2021-5-21 08:11 编辑 ! ~ J$ j; ?& t/ r7 ?" F
; T f/ b! {" t/ C: [% f* j# i古时候,民间笃信风水,北京,风水更为盛行。
9 r, v( o) \5 a老北京城的五大镇城之物,早在明清时期就已设立。当时以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在北京城的东南西北中各设立了一个镇城之物。
, ]- G$ J' ^2 t* `; a城东:神木厂金丝楠木9 A7 P: [+ o4 U, n/ B" x
9 B& w) L* @/ T- r东方属木,镇物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的金丝楠木。* i# b* {) P0 r4 |6 k9 v7 `
明初期永乐建造紫禁城时,曾派人到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多地采买大量优质木材,这些木材经辗转运输,最后沿京杭大运河北运至北京,堆放木料的地方就是位于北京广渠门外通惠河二闸南面的神木厂,现名黄木庄。据明末清初孙承泽作品记载:“京师神木厂所积大木,皆永乐时物。其中最巨者曰‘樟扁头’,围二丈外,卧四丈余,骑而过其下,高可隐身。” 建国以后,在此地成立了“北京钢琴厂”专门生产“星海牌钢琴”。
5 B0 i. H6 Y) t6 c) w
6 {& q2 L; ~. N- R$ Y/ l5 Q城西:大钟寺大钟* Y7 c& C# X3 D
S0 U8 t) k' N* p( z$ m西方属金,镇物是大钟寺(原名觉生寺)的大钟。- d/ u B# g2 T5 g
$ E! m4 y y! d( F- q7 N此钟铸于明代永乐,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大钟通高6.94米,钟口直径3.3米,钟唇厚度220毫米,重约42吨,声音浑厚绵长,圆润宏亮,鸣时声闻数十里之外。钟体内外铸有17种经咒,计22.7万多字。铜质精好,字画整隽,相传为当时的书法名家沈度笔,少师姚文荣公(广孝)监造,被誉为“中国钟王”。寺内现设古钟博物馆,收藏了元、明、清古钟160多口,集中华古钟之大全。在欣赏古钟韵味的同时也增加了您对钟史、铸钟的知识。
$ s) D, a6 j/ K" u0 k
& ]; } j$ D- h0 x" [城南:永定门燕墩
* B, L6 A7 i7 q% h+ A! ~# ^0 R( E+ p+ n; c
南方属火,镇物是永定门的燕墩。
) `9 K% x# m7 t8 d" f& N燕墩又称“烟墩”,是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铁路桥南侧。北京话里把燕墩叫做“挡”,时有“永定门外七十二营一挡”之说,这个“一挡”便是燕墩,是进入永定门必经的一道关卡。史料记载,由元代始建,原本只有土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砖包砌。清乾隆十八年立石碑,其上有乾隆亲笔,满汉文对照的《御制皇都篇》碑文。碑文洒脱豪迈,字刻气势磅礴,详述幽燕渊源,并以清王朝赞歌。如今已不见碑文迹象,四面皆是被雕纹环绕的平滑碑面,倒像是一座无字碑,留历史沧桑与岁月风云在此纹路间际会。
; C* [2 O8 z* T$ v* H ? + j0 s6 d1 O5 \( ^4 A" [2 [
城北:昆明湖铜牛: G. l' d2 i2 P2 f& R
8 @1 j& J3 L1 ?6 g
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 ^! J4 J0 V) X4 I+ I( J. B, `$ m
铜牛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体态肥健,全身黑亮,昂头凝视昆明湖西北方向,双目炯炯有神,因形似真牛而著称,是我国古代用拨蜡法铸造的代表作。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建。牛背上还铸有八十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
, ~: ^7 f* Y0 |/ k“0 F7 V) a# S# h5 u) v
关于这头铜牛,老北京有一个美丽传说。" }+ \8 D1 D' |4 `

/ h4 |) E1 d& ]; T% x: W3 A; L6 l5 T
城中:景山( t- O' x/ r- \$ [& K
; ^9 \' Q) e, Q2 b
中属土,镇物是景山。+ X: U9 k$ r* g5 {& k% R
现称景山公园。明初扩建北京城时,挖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将所挖泥土堆积而成。古人认为,中属土,需聚土而镇,以压制元朝王气。乾隆年间,依山就势在五个小山峰上各建起了一座亭子,依东往西依次的名称是观妙、周赏、万春、富览、辑芳。每座亭中供奉一位铜佛,即代表酸、苦、甘、辛、咸五味的神灵。它位于京城中轴线上,矗立京城中,形成故宫北边的一道屏障。昔日景山中峰的万春亭为北京的高点,由此可观赏紫禁城全景。
" v5 Z$ ^2 ?) d ?, ~5 I4 t- z2 x
9 I) I* S$ [ l这五大镇物,其实是反映出古人趋利避害的一种心理。
" u( N7 ^8 O" [8 N, W2 O在当时人们心里有很大的可震慑妖魔的安慰作用,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北京城发生的一切。
8 O2 z) o- l+ X, {7 D. ~( I: O1 @
' ]* X- y+ L& C/ U; V' s4 W& b& L" X) y' E0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