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18984|回复: 5
收起左侧

耒阳市人民医院收 费问题

右揽江山 发表于 2021-6-9 15: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7日,我带小孩在耒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看病,医生说是传染性软疣,来了药,就要我去交钱没通知是什么药,我也不知道,交钱的时候知道要203元,看发票也只写了中草药97.50元,西药96.05,挂号费9.00,共计收了我203元。到现在还不知道开了我什么药。直到领药的时候才知道西药2盒匹多莫德颗粒,1盒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共计96.05元,单子上没有药的单价。中草药5包四季青10克/袋的收了我97.50元,好家伙比冬虫夏草还贵,1克要1.95元。我在网上才了下1斤才20元不到,西药匹多莫德颗粒和盐酸伐昔洛韦颗粒1盒不到20元,收了我96.05元。还不打单价,是怕查吗?我就想你们是不是存在多少费的问题,你们的发票绝对是不合理的,望有关部门好好查下。
dbb2cd2a34c06f07f7122d18ab18f218.jpg
690ba08a3e19e0a3dd6aeaf2a281481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丁 发表于 2021-6-9 15: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湘雅二医院成本15.5元的药卖213元遭央视曝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白丁 发表于 2021-6-9 15: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1300%的利润 是谁在推高药价  
- J0 v4 k. _3 l0 c
7 X/ D7 a, R" j9 a3 P- H  CCTV-新闻 《每周质量报告》5月16日披露——15.5元出厂的药品,在医院竟卖至213元,以下为节目实录  6 Q" o# E8 |1 e) e7 G% I
6 o2 R+ }, b! P* ?% ]1 A
  层层加价 药价飙升十几倍 & S1 z8 C  K) z  O
; h4 ~& B0 N3 `% ~' a3 ?
  家住长沙韩女士半年前因为患了卵巢癌,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做了化疗,化疗后,医生建议她服用一种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这种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芦笋片,从湘雅二医院开出来每瓶要213块钱。按照医嘱,一个月要服用3瓶,而且要长期不间断地服用。虽然在治疗癌症的药品中,芦笋片的价格并不算是最高的,但是对于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韩女士来说,每个月要花600多块钱买芦笋片,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韩女士的女儿只好四处打听,看能不能从别的渠道买到价钱便宜的芦笋片。结果让她大吃一惊,一位做药品生意的朋友告诉她,从他那里30块钱就可以买到芦笋片。
  V  F- L7 k  r0 p, ~: M" E
0 ^/ c3 N8 w0 ^1 ~* W- H* O3 R& b9 s  韩女士的女儿:“我遇到一个朋友他是做药品的,我问了他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帮我买一下,然后他告诉我,这个药是30块钱一盒。我觉得相当气愤,一样的药,一个只是要30块钱一盒,一个就是在医院卖213块钱一盒。就是这个药品价格啊相差这么悬殊,我们不能接受。” % e: B$ D" M% b* l: F
/ X! R+ K: ^1 `: m% m
  湘雅二医院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医院的肿瘤科记者看到,仅仅一个上午一名医生就给前来就诊的患者开了15瓶芦笋片。湘雅二医院药品采购的负责人周虹告诉记者,医院包括芦笋片在内的所有药品都是统一采购的。 # C2 ]7 ^/ Q6 d$ S/ ?
0 ^3 _' f+ A! Z. F  T
  湘雅二医院主管药师 周虹:“那个东西我们不晓得,那个是国家定的价格,这个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这个价格它定的也就是213,湖南省的物价公报上。”
  _. S1 X% @$ U1 p; e- {2 a
+ j+ X* n5 |, I  周虹告诉记者,湘雅二医院所有药品价格都是经过湖南省物价部门审批的。同时,所有的药品都是按照我国目前实行的药品集中招标办法采购。为了遏制药品虚高定价,从2001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办法,规定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必须实行竞价采购,价格由当地的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审定公布。   j4 f7 s0 _* \( v. n
% O; B) q! V7 o
  记者:“那这个芦笋片也是招投标买的?” 5 H9 p7 E3 f! Y! [

5 m. P2 j* ^! q( m; T0 J$ p7 K  湘雅二医院主管药师 周虹:“对。通过网上招标。” " q& |0 R. g, X2 U( z

' W% L% b% }4 i" G, W; T  记者:“它的价格是多少?” $ b$ _: D! T: {* r# x, M. E

# f4 q# {2 b: n0 L# a  湘雅二医院主管药师 周虹:“招标是185.22元,我们顺加是15个点嘛。213。” ! |2 d4 c) g& e+ m  Q* v

1 c" \7 B. w# e% w+ a& R% K  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是指药品卖给医疗机构的最高限价,一般是由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审定公布。按目前我国医疗价格政策规定,医院实行的是药品加成政策,即医院购进的每一种药都可以在进价上加价15%卖给患者,照这个说法,185.22元的芦笋片就变成了213元,医院每卖出一瓶,毛利润是28元左右。
8 e' m$ _# j( a3 m) ~7 y4 X" d, i) o! r/ {
  那么,医院采购药品负责人的说法是否属实呢?记者随后查询了湖南省2010年度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格,发现芦笋片的指导价并不是185.22元,而是136元。湘雅二医院实际上的加价率达56%,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5%。这样,患者每买一瓶芦笋片,就得多掏57.4元。 ; e. {% n: Z, M5 l, E% w) T  o; V

" B) ^# f- R( K6 u2 h- J0 L  利润高达1300% 是谁在推高药价 + x% r# `# ~7 l* p# N1 a
1 i' E6 d7 X- K& E" U: i, j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湘雅二医院包括芦笋片在内的近百种药品都是从湖南省医药公司采购的。为了了解芦笋片的各个加价环节,记者和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湖南省医药公司作进一步调查。
7 Y+ U: _' R9 O# f; a& \1 R: i( [% l4 @$ q4 W% Y4 K
  芦笋片的销售经理介绍,他们公司负责从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购进芦笋片,不过他们并不直接卖往医院,而是批发给其他医药公司,这些医药公司再通过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销售到医院。记者和药监执法人员在这家医药公司的财务部门,找到了芦笋片的销售清单,上面清楚显示批发价格每瓶在30块钱到40块钱之间。也就是说,芦笋片从医药公司卖到医院,价钱从三四十元暴涨到了136元。 # x: H1 y0 m: L( l8 g! t

. j" E$ O; g- Z5 R  ^7 l9 Z& k  那么,芦笋片的出厂价到底是多少钱呢?记者和药监执法人员找到了芦笋片的入库价格清单,发现从生产厂家购进一瓶芦笋片,价格仅仅15.5元。 ) E( S) C- q; k0 C3 L5 D" j* l

* z) A5 ~- x6 w5 Z* Z" ^) }  原来,这种医院每瓶卖213元、投标报价指导价136元、批发价30-40元的芦笋片,出厂价只有15.5元,也就是说,医院售价是批发价的7倍,是出厂价的14倍。湖南省医药公司以30-40元的价格批发给其他医药公司,这些医药公司再通过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以136元的价格卖给医院,利润为100元左右。那么这100元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呢? 3 _; A' o6 W+ @
. d; s- |: W# `) q; {0 I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和医院一般都是单线联系,我们很难采访到医药代表。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记者来到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办事处。办事处的这名经理长期负责芦笋片在湖南的招标采购,对芦笋片利润的各个环节分配都相当熟悉。
3 ?* h3 }9 w5 [/ i( ^! }, t! I/ @% [  r, t" w. T
  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办事处经理 王卫军:
) j0 e6 F, w, n0 A0 ~" A6 x" ]0 v
0 @" m% F6 E1 N8 _  “给医生(提成)80块钱,小医院给不了80,大医院给80,就算80。” . W) l8 C- z$ }: b. ~, H7 i) C
4 ^' r8 X. N3 d$ a( M
  记者:“那湘雅二院卖的多吗?” 3 B! `3 O! L( F1 `
/ X2 n4 t5 _* I  k9 h# [
  “卖的很多,一个月走7、8件吧。” ' d1 F, g# e& S0 A- j
) t. ~& z7 e" H9 \1 T
  据这名经理透露,湘雅二医院每个月销售芦笋片7、8件左右,每件160瓶,总数在1100瓶以上。以医药代表卖1瓶芦笋片有100元利润计算,总的药品利润超过10万元。这些钱的分配涉及整个利益链条,包括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和医生,其中获利最多的是开药的医生。医生每开一瓶芦笋片可以拿到80元左右的药品回扣。那么,这名经理的说法是否属实呢?记者又回到湘雅二医院求证。但是,从医院采购药品的负责人到开药的医生,对于是否收取了医药代表的药品回扣都避而不谈,具体是谁拿了,拿了多少,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 D8 q& {! [: c* V

% d: h3 e+ d' c  24次降价药价缘何依然坚挺? 7 I+ Z& b2 c0 k: l& i. y7 X, W
8 W+ y" d  |" @* M1 e  H; F9 L
  利益与政策博弈 高药价仍是难题 " J+ r5 T- @( T& ]; A

6 e6 D3 z9 V) K' B  M" g+ w3 u5 u  据了解,目前我国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的,用哪种药,由医院说了算。 0 U4 ]* V- }  m) s; H8 c
0 b3 N3 q+ S, D: F# J* [5 K- }% k; f
  业内人士透露,芦笋片在业内被称为临床品种,也就是仅供医院销售的品种。这种药利润空间大,医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都不允许临床品种的药品进入和医院有竞争关系的药店,这样就能保证医院卖的价格再高,患者也只能在医院药房购买。对于医药公司来说,他们要想卖出更多的药品,就必须保证医院获得更大的利益。 ' Y- R3 |" ]+ w, `
( @8 Z5 Y+ G7 b4 g5 q/ ^3 ~
  由此可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越高,芦笋片的利润空间就越大,医院也就越喜欢使用,这样药厂、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卖的药也就越多。这样一个出厂价只有15.5元的芦笋片,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到了136元,层层加价,最后卖到了213元,利润高达1300%。 - P9 e' y! c8 N! g0 X

* H+ B4 e) K+ ~% O; k  于明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长期从事药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工作,目前主要致力于研究如何改革医院的医药体制问题。他认为一个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在医院能卖到213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过高。
; j3 @3 t/ W! ^, a7 F3 ?' A2 O
3 v# c# E. a! x8 F$ F. W) K  于明德:“这都是个不成文的行规行约,所有的品种都是这样的,只是说价格的差距有多大,有的差10倍,8倍,也有可能差5倍。”
5 `3 L" B0 ~' `+ |# x. S& I8 z) D) q* J9 t& o
  于会长指出,芦笋片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的越高,医院越愿意购买。他以治疗病毒性疾病常用的头孢类药品为例分析了其中的奥秘。
7 [8 O8 k2 x' V) |, B/ _/ d) p: _
0 R* }/ R' b% o; T6 x$ @  于明德:“你看头孢吧,头孢他定比方说,这个东西国家定价7块多钱,市场上最贵的卖到90块,最高的定价90多块钱是一个合资企业的。那么国家的一般国产品的定价是7块,那么国产品最低卖到可能是三四块钱,这么三种价格,三甲医院采购的绝大部分是90多块钱。” 5 D& P2 Y/ b9 ~# p: F3 R) P

# S; D0 T- r# a' ^: Z+ r4 ^1 l* y  据于会长介绍,这些头孢类的药品在成分和治疗作用上差别都不大,但价格相差悬殊,而医院在采购药品的时候,有意的回避低价药,而主动选择高价药,专家认为,这主要是一些医院钻了药价加价政策的空子。同时,药品的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越高,加价也就越高。一旦能定下高的价格,医药经营企业、医药代表、医院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 J. i+ m% o% h  J( E7 H% M
% W0 M. H, y' |6 d% O
  于明德:“药厂,或者代理这个药厂的批发公司与招标的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这三方,说的好听是合作的结果,不好听的就是勾结的结果。”“这个药品的背后,一定有提成,一定有这件事儿,否则医生哪来的这么大的动力。只要你想卖给医院这个药,那你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否则你就卖不出去。”
0 R; F! n$ t3 q3 O- I  [
! r& \: D3 z$ p: C/ d  据了解,自1996年至今,我国针对医院药价高的问题出台了大量的调控政策,采取了24次降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药价,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药价高的问题。
' |- B6 i1 U- B2 A  y' v& h/ c! \! z+ e$ ?
  于明德:“实事求是的说,没降下来。降下来和没降下来,最终的判断标准不是看某个产品的价格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高,而是看老百姓治病的过程中药品支出是长了还是降了。比如说感冒药40块钱,现在是400块钱,这个是百姓的共识。你说降下来也没用,老百姓说,比过去贵多了,这个就是结论。” ) `& e4 C  |4 n( D, f2 q- b# T
$ i  y' g/ h' K0 ]; Y2 S% {+ J/ [0 I
  据了解,牛奶的利润一般只有20%左右,名牌服装等奢侈品的利润在100%到500%之间。芦笋片的出厂价也就15块5,医院卖213块钱,中间利润竟然高达1300%。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不同于其他商品,但芦笋片的利润却比其他大多数商品高出数倍甚至上百倍。最近这几年政府部门为了遏制药价虚高,解决老百姓吃不起药的难题,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先后24次降低药价,最近又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试行药品零差价,也就是要求医院按照进药价卖给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药价。制定投标报价指导价也是遏制药价虚高的重要举措,结果却被某些人钻了空子,利用政策,在投标报价指导价的制定、药品的批发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遵循"潜规则",相互勾结,形成了隐秘的利益链条,成为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里刀 发表于 2021-6-9 17: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写单价就说不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娴情逸致 发表于 2021-6-10 21:1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的"潜规则",应该被遏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的迫降 发表于 2021-6-25 15:0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系统腐败严重影响百姓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