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最近有调查显示中国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已经超过80%,只是不同的孩子失调的程度不同而已,其中,感统严重失调的儿童达到30%。感觉统合是鉴于医学、心理学、脑神经学、教育学之间的一门学科。6 a7 H0 H* _: R7 o3 T- X. B
$ H$ ^. R+ L8 b, D感统失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感统严重失调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严重的障碍,那种平时在班上倒数几名或者学困儿童,基本都存在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因此,感统失调又称为学习能力障碍。1970年,欧美和日本等先进国家的问题儿童、学困儿童日趋增多,经过数百位专家共同的研究,1972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琼.艾尔斯正式提出的感觉统合理论。
+ [: U4 A! Z$ M1 ~- L: D7 [9 X0 ]$ ^ {: Z1 D; I- H7 ~1 C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感觉统合理论和实践被引入到了日本韩国之后,我国的港台地区也引起了重视。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感觉统合就开始在内地进行传播。北大医学部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王玉凤于1992年与台湾陈文楠教授创办的奇德尔脑力开发教育联盟,引入了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并对各类学习困难的孩子进行研究和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感觉统合对学习能力和促进儿童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1 P7 a* n: O% n1 ]. p' x' y& D' ~
. Q3 T [# n5 U& I到了90年代感觉统合的训练,也只有北京和上海才有,主要是在医院由妇产大夫进行训练,收费特别高,而且只有极少数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才能够受益。2000年以后中国一批教育先驱者也陆续开始了感觉统合的学习,因此,感觉统合在国内得到快速的传播,才被老师和家长们广泛的了解和熟知。% R" F& z$ O; \" z& q
7 U2 j* X- n/ k- E3 t# h
感觉统合就是大脑把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平衡觉、本体觉)获得的外界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处理、统合然后再对身体发出指令,进而产生行为动作的一个过程。大脑从接受信息到发出指令具体是怎样工作的呢?它需要四个步骤来完成;2 X1 n2 E. F' _
- j) J. k1 s& j( \- O* `( u; a
第一步:感觉输入我们大脑接受外界的信息,通过视觉能看到东西,通过耳朵能听到东西,通过触觉能感受到冷、热、痛、痒,我们的味觉可以去品尝酸甜苦辣,我们的嗅觉可以闻到花香和各种不同的气味,我们的大脑必须具备这样的功能。我们的大脑能够从外界获得信息,这个过程就是感觉输入。
* E/ c* V7 z$ k- l* m, A
1 d$ z4 I, m* h: n3 B第二步:感觉传导我们的视觉传导看到的,听觉传导听到的,味觉传导尝到的,嗅觉传导闻到的......相应的感觉器官把它们从外界接受到的信息以电流的形式传递给大脑,这个过程就叫做“感觉传导”。* @8 b* W" @$ t6 C; e* U' v
/ w% E* B( g0 A/ w( x( Z0 a
第三部:大脑功能区的激活就是大脑把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比较、分析、处理等一系列的程序。因为大脑是由各个功能区构成的,每一个区都有不同功能,人体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获得信息会传入到大脑不同的功能区。视觉传入到视觉处理的功能区,听觉传入到听觉处理的功能区,大脑把从各个器官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相应的功能区进行加工处理,就是把相应的功能激活了,这个过程叫做大脑功能区的激活。8 ]0 t! v& e, O- K, {$ v' i _& S1 B, X5 R
. j9 @; B, t+ ^- N% ~ X) |第四步:动作输出大脑加工处理结束后要给身体下达一个指令来指挥身体做出与环境相匹配的行为,就是行为动作的输出。平时我们看到孩子可以哭、可以笑、可以闹、可以蹦、可以跳、可以喊、也可以叫,这些行为到底该不该做呢,这就得看这些行为与当下的环境是否相匹配。比如说,我们在一个悲伤的环境里,我们就不能笑;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我们就不能吵闹;上课了我们就不能说话,就要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当需要到户外运动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安安静静的待着不动。" y/ `7 I! \+ X" }+ N
+ o0 t7 z, W. A8 A* X+ w
因此,我们不能绝对的说孩子是动好还是静好,主要是看当时的环境是需要我们做出怎样的动作和行为。感觉统合核心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孩子输出的动作行为是与环境相匹配的、是合适的。以上任何一个步骤出了问题,我们大脑的运转都不会流畅,行为就无法协调统一、就会出现紊乱,这就是感觉统合失调。孩子早期成长环境不好,扶养者带养方式不对,会造成孩子大脑神经元发展不足、感觉统合失调等。 @& ?( x6 d |1 C! F4 @
5 {9 A* O% I6 k0 z, V9 [# N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会有多方面的能力不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看起来和别的孩子无异样,但是一学习起来就有天壤之别,孩子学习能力不足,学习能力障碍是感统失调的表现之一,这个最主要是前庭功能失调导致的。我们大脑要正常运作,需要把所有的信息输入都要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统合的核心也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的处理。" @1 h1 J# ], f6 [
( A! P6 }! J4 \* L
所以,感觉统合能力与儿童早期大脑发育有关。零至三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婴儿的大脑发育,在这个时期是神经元连接的黄金时期,可塑性较大。这时,适当的、多元的、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充分激活神经细胞,促进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建立功能强大和高度复杂的脑网络。而且这个时期脑重量增长也是最快的,是脑发育的一个关键期。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正常人一出生大脑就有一百亿多个脑细胞,他们彼此孤立,当受到外界信息刺激时,每根神经元就会发育出许多树枝状的“树突”来,树突之间通过“突触”互相连结,突触越多,形成的神经网络越发达,大脑功能越强,智力也就越高。也就是说,有的人聪明,有的人不聪明,从科学的角度去看,是因为人体大脑神经元的激活程度不同,而大脑神经元发育的黄金关键期就在六岁之前,等到十二岁以后,神经元突触的生长和连接就会变得非常缓慢。( Y/ Q$ h9 S) D( Y% f
- P* I4 E$ ^' t# L6 W$ N人体内神经元的数量相当庞大,有一百四十亿之多。神经元依次连接下去,最终就会形成一条完整的神经通路,无数条神经通路织就的神经网络,最终构成庞大的神经系统。人类所有神经活动的进行都依赖这样的神经网络,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大脑发育的目标就是神经元连接,感觉统合的能力也依靠于脑网络连接的完整性和复杂性。但是,神经元的链接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人类从受精卵形成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快速制造神经元。(最初每分钟可达到五十万个),但是要实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还需要通过突触的连接来完成,而突触又是怎么才能连接呢?只要有感觉刺激,有信号传递的需求,就可以促进突触的产生和生长,只要相关的感觉刺激不断持续,突触就会越来越靠近,并最终牵手成功。4 S' j2 h q$ [( S
$ P& b0 h8 l# |9 E9 c& d$ G+ J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突触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慢。十二岁之前,尤其是六岁之前,突触生长得很快,所以神经网络的搭建也很快。但是十二岁之后,突触的生长和连接就会变得非常非常慢,这就是为什么感统训练要放在孩子在十二岁之前的缘故。十二岁之后,神经网络基本固化,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训练力度,效果将会微乎其微。我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感统失调对学习造成哪些影响。视觉失调的孩子视觉记忆力差,写字时看一笔写一笔,学习效率很低。还会出现色盲、学习方面比较粗心大意、读书容易跳字漏行、翻错书本页码、看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不易分辨大小形状、结构相似的文字和字母等现象,考试时会很粗心大意,严重影响孩子成绩。听觉失调的表现是容易被无关紧要的声音所吸引,比如说在写作业的时候,奶奶的关门声、窗外邻居家的音乐声、汽车的喇叭声都会干扰他的学习。
2 N: F" L7 H% h1 Z3 k/ R6 h- d- c4 z" v7 I) j' B6 z
这是因为他的听觉的接受和过滤产生障碍。听觉系统正常的孩子,很容易把对自己无用的声音和干扰屏蔽掉,能专心学习,而听觉过度敏感的孩子,就分不清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哪些是对自己没用的。经常会把没用的声音吸收进来了,像老师讲课这种有用的声音却被他屏蔽了。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都是听觉失调造成的。触觉失调的孩子不愿意被人碰触、讨厌洗头、洗澡、理发、情绪不安、容易发怒、脾气坏、严重者有动手打人的现象,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过于激烈;行为缓慢、动作笨拙;对疼痛反应比较慢;缺乏自我意识、不能保护好自己;理解力、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学习比较困难,造成学习障碍。前庭觉失调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方位辨别能力差、容易迷路、恐高、精细动作发展不良、写字慢不喜欢写作业、听觉处理及语言功能差、理解能力、记忆力差等。前庭功能是大脑的门卫,对孩子的学习最重要!
7 @/ x3 y9 _4 f* W+ p0 v" @/ x: H5 b# l4 U& N
视觉、听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庭觉的发展。孩子的学习困难、学习能力障碍,重点要训练前庭系统。本体感失调,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太好,写作业慢,写字写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协调,看到的和写出的来的就会不同,常出现抄错数、写字颠倒等;手耳不协调,听到的和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的乱动,小动作多。本体感失调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
9 t- B# P7 Q9 ]2 q
I! m4 I1 ^- k. N9 N) S另外,本体感不足的孩子,大脑对舌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言障碍,如语言发展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等,都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总之,感觉统合能力不仅仅和学习能力相关,还关系到孩子情绪、心理、行为、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孩子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和感觉统合能力密切相关。感觉统合能力好的孩子在学习、人际交往、独立能力等方面方面都非常优秀。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感觉统合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除了极少先天的因素,感觉统合主要是后天良好的环境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能力。6 Z! X' I' \' d
0 t, N( ^9 f7 E) @% u6 V+ U Y
因为每个人的环境不一样,因此,每个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也不一样,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社会化反应也不一样。但感统失调不是病,是儿童成长中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家长们也不要焦虑。0—3岁是感统失调的预防期;3—6岁是感觉训练的黄金期;6—9岁,是感统训练的补救期;9—12岁是感统训练的强制期。越早训练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孩子一旦出现感统失调,纯药物和纯教育是无法治愈的。无论吃什么药物,无论怎么苛刻、严格要求、高质量的教育,孩子原来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还是会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原来是好动的还是好动;孩子原来是语言障碍依然还是语言障碍。家长们要认清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千万不要置之不理。 + |# v: _5 j. L9 q, z* Y! }
5 [5 q- T. @- |' Q, Z* ^
7 r# r3 ~+ A8 ~+ T6 Z: ?本文来自一个语文老师,深耕素质教育早期教育多年,正在编写《感觉统合的秘密》一书,希望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邮箱15973423516@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