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093
- 主题
资深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洁如~清风 于 2021-11-17 17:25 编辑 4 g" t6 `6 u% t
5 O- s, d6 ?# | p # a! Y+ Q" w( x# {% {. B
文 / 花落尘香4 Q3 R! T4 }# Z" ]3 c3 C' Y6 @1 q
6 ^2 r* h" Y8 G" M4 M: K% k3 w& R+ d 每年的清明,二哥回老家扫墓,都会在家族的微信群里传来两张照片 ,并注明承香的娘家。 W$ M, R2 X* U: g. H S6 n) V! w
8 @+ d& v; {3 W9 o, S* B 看到照片,总能引发人思乡的情结。
t3 L! Q0 [( d) D* @, M8 k0 K& A. L
照片其实只拍到一半,还有一半隐在左侧房子的后面。
, N4 c+ r/ d& ^2 Y m$ [0 L* E6 Y
* z6 D& r* l* _0 v 老家的房子,看着像徽派建筑,有三进的骑马墙,青砖黑瓦,屋顶如山形一样的结构,屋檐边都有寿形的瓦当,小时候看,气势恢宏,如今,一半隐藏在房子的背后,已感觉不出当初的气势。
3 M" p! u3 [ S! g+ p) u5 A
7 ] L- ?- K3 N 房子一共有五排,中间的两排之间有三个厅堂,三个厅堂错落有致,一个比一个高出几坎,最上面一个就是正厅,红白喜事都在正厅举行。中间两排房子的结构是一边三套房子一排排上去,每套房子都有正房、耳房和卧室,两边的三排房子,每排有八间房。每排房子中间都有天井用于采光,房檐下沟渠相通,用于排水,排水沟与前面的水塘相通,下大雨的时候,屋檐下洒落的雨水随着隐在地下的水沟都排到了池塘里。
' \0 f) f4 y& _* B7 a# R, N3 L1 {& a: y: F4 h
整个村子前面有四个大门进去,两边有两个耳门,大门耳门一关,整个村子自成一体,据说这样的结构是为了防强盗。我小时候,四条大门上都还有厚重的木门,木门足足有十几厘米厚,木门是整块的,沒有拼接,关门要一个大汉才有足够的力气,门前两边有两个方形石墩子,中间一条长形的石地坎相连,夏天的时候,端着一碗饭坐在石墩子上吃,清凉又惬意。
& b. \4 n [0 O) L- _
9 V; }' p: O) O6 N- k6 S 房子的屋檐都有着花式的木雕,具体图案我一直没研究,无非是福禄寿喜的象形文字。房子的墙角竖着白色的花岗石,石头上也有着花式雕刻。
- I8 v. y% z t
" @. b$ Y+ }: R* } 那时候村子的前面还垒有石块的围墙,围墙被我们小时候吃饱了撑的都推倒了,于今再也看不出围墙的影子。8 A. {' P& s2 E% |
R3 ?- q& |4 _& o' L, P ]. n% |7 N 村子曾经也有过辉煌,整个村子是民国年代一个叫梁青山的地主修建的,于是村子的名字就叫梁青山湾里,说起梁青山湾里,方圆十几里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早几年在异地他乡碰到一个老乡,交谈间互报了地址,他说,哦,你就是放电影那个湾里的,是的,早年放露天电影的时候,轮到我们大队时,都是在我们村放,因为村前有个足够大的禾坪,可以容纳上千人。小时候蹲在门前马路旁水渠边洗衣服时,总能听到路过去赶集的大嫂姑娘们,对我们村流露出一丝向往,能够嫁到这村里该多好啊!
' I( J6 N' H, b( _9 @$ o( h3 G7 T0 K2 e Z+ M1 f
小时候听奶奶说,梁青山在外面行医,节约每一分钱来修这个村子,地主家里吃的常常是咸菜就稀饭,修建的时候,土匪经常来要挟,将一个筷子剁开两半,一半自已拿着,另一半限定时间给送钱过去的人带过去,对上筷子再交赎金,如果筷子对不上或者赎金交不全,去送钱的这个人基本上会被土匪给砍了,这么危险的活每次都落在了我爷爷的头上,爷爷是梁青山的寄崽,忠厚又讲义气,幸运的是次次能死里逃生,留下一条命来。早些年我一直有个梦想,等到什么时候有钱了,回老家好好地把老屋修整一番,还原成最初的样子,不为别的,只为这是爷爷拿命在换的。然而多年过去,口袋依旧空空,曾经的梦想也就成了空想下。
9 \) }. m2 X% v+ f, Q6 o
0 n8 n; s, k9 K. S) n' L: K 奶奶跟我们讲故事,民国三十三年,日本鬼子进村时,当时村子里的人都往后山跑了,奶奶的小短腿又带着三岁的父亲,怎么也爬不上山顶上去,于是就在村后的毛草里躲了起来,眼睁睁地看着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据说,日本鬼子抢却完准备点火烧房子的时候,天上突然打大雷下大雨,很快就将大火浇灭了,至今还留下雷辟过的裂缝。 : s' t8 {% a4 D% Y/ {
; B v- v: S7 n! r! K8 O' T
村子里的人都说是梁青山做了好事,天老爷都不忍心让村子化为灰烬。" M4 Z: b& u- C
4 p5 r# t3 c: K3 L% q 离开老家也快三十年了,这期间很小回去过,前几年回去,跟司机说,到石准梁家湾麻烦踩一脚,售票员说:石准哪来的梁家湾?我没吭声,到的时候叫司机停了一下,我下车时听到售票员说,这是郑家湾,不是梁家湾。 W$ G! v2 k( [; [) ?
( o' s! J4 q% K' f, ^; e0 b
老家早已今非昔比,原来鼎鼎大名的梁家湾已脱去了它应有的光环,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方圆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它的存在,或者不久的将来终究会成为断壁残垣,我哀伤于老家的逝去,然而又无能为力。. Y7 w% ^$ z) a/ B
2 C7 J* z. j& R% b
总在想,故乡遥,何日去?或者再去看几眼?但终归没有落脚的地方,不方便去打搅了。
& }/ ~ F3 `# y+ {
0 J, O- `/ o: g; @* [5 S% q) r% U
这些年,想家的时候会去网上专营耒阳特产的网站,买上一堆干豆角干茄子干土豆片,边吃边想念家的味道,想念奶奶在我去远方读书绞尽脑汁做着各种干菜给我带去学校,吃着吃着,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3 H, K! o8 h3 o& Y4 x
2 A A. c& u" D 前几天,老公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兴奋地叫:聃聃,聃聃,从口袋里摸出三个黑乎乎的红薯,眉飞色舞道,在公司用柴火煨的,没人看,烧焦了。女儿很给面子地掰开,说是很香哦,然后一口也没尝,又回房间了。我想像着几个大男人煨红薯的情景,不禁哑然失笑,悄声跟他说,这种煨红薯的情结,也只有我能体会了。( x0 K! F) \, l$ S: i# d
" S( Z2 A5 N7 X6 u 飘泊在异乡的日子,对家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乡愁,就在这清明节的夜里一寸一寸地生长……" w1 I& ^7 K7 r, F9 t e
% w5 r5 Z8 d& P0 t6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