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974
- 主题
中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八卦楚汉:杀义帝,项王最艰难的棋局
8 }* a3 S0 J; }9 }义帝死难之事,原本不起眼,其实深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个不起眼的事,还有不少需要破解的密码,一经破解,即可发现其隐藏着的历史线索非同小可。8 }! s; b3 d& j' i
杀义帝,或曰除掉义帝,是分封结束未出关时,项羽就定下的方针,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又耗费了好多时间。
5 r/ `! f: L! C% N义帝之死在史料中被记了好几个时间,最终应该是汉二年十月的事,距项羽出关耗时六月。不了解情况的人恐怕会以为项羽改变主意了,或者放松了这件事。其实历史的真实可能远非现在的人可以想象。) ?& k- i8 z: _$ ]7 D
由于缺乏史料,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那个所谓历史记忆,实际上只是靠推测才得出的勉强解释。菜子现在的这个八卦就是另一个推测,大家来看看菜子的推测靠谱不靠谱。" Z2 m9 R& r0 G" _; B! U, {
菜子此前推测项羽杀义帝是因为刘邦反出汉中、平定三秦,为了不让义帝落入刘邦之手,急急忙忙派遣黥布执行杀害。后来仔细考量项羽杀义帝始末,觉得杀害义帝是项羽的既定方针,只是想造成义帝之死与自己无关,安排他人下手,所以真正实行起来疙里疙瘩。至于天下开始动荡,又起到了催促项羽杀害义帝的作用。0 i$ G5 r; P- c9 S6 O: F( j
八卦一下事件始末:2 M; ^& m& M. ~7 D$ m r4 D! r
项羽起先安排临江王共敖和衡山王吴芮执行杀害计划,最终这二位没有参与杀害,但答应项羽了没有呢?不详。估计当时没有推辞,可能项羽安排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诸侯在戏下分封还没有解散的时候,二人心里未必愿意,只是当着项羽的面不好拒绝。等到项羽出关后,发现要把义帝驱逐到二王的谋杀圈还不那么容易,这二王也正好把这个事给“忘记了”。这或者是二王淡出这个杀害的内涵。+ t0 g, h2 M) h6 B! j
为什么项羽驱逐义帝不容易?因为义帝根本不理睬项羽的安排——老子就不走,你能怎么样。项羽汉元年四月出关,还没有等他定都彭城,田荣所在的齐就闹翻天了——田荣逐走田都,杀了田市,攻杀田安,在汉元年的五六七八4个月完成了对齐的合并——项羽的齐方案遭到全盘否定。而义帝死活不肯离开,项羽就无法进驻彭城,使得项羽只能眼睁睁看着齐破坏自己的布局。
( i$ O) C- S% \- |' J项羽此前在江都设置了一个建都机构,原以为是个短期行为,义帝的不肯离去,就使得项羽在江都要滞留一个时期。因为义帝不离开彭城,项羽就只能把解决齐田荣的事放一放,他第一位要做的事就是驱逐义帝,而且还不想亲自出马搞得很难看。怎么办?肯定要用下三滥手段,把义帝的小朝廷给拆掉,让义帝待不下去。《项羽本纪》记录了这个过程:
4 F5 V9 x* I ]0 \; C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 S( \- M" G& L' ]
, n5 M- }0 o- b# }( v5 ?' w( B* H7 y
这个过程与实际有不小出入,出入在于“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是在“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及“趣义帝行”之前。
- u$ X& X( ^: {0 k8 e% r- X5 u但这个“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不是项羽亲自出面,项羽甚至都不在彭城,人在江都催办可也。
/ T m' _' o) D r1 j史料记录到的“其群臣稍稍背叛之”表明,义帝身边的人陆续离他而去,这完全是项羽捣的鬼,目的就是要让义帝呆不下去。但这个陆续离开是要时间的,也表明义帝是一直坚持到坚持不下去时才让项羽如愿,这个过程耗费了好几个月时间。离开的人明确者有叔孙通,不明确也肯定离开的有陈婴、吕清、吕臣,陈婴与吕清都是从项羽麾下投降了汉,然后被封侯了,此前也是义帝的重要依靠,如果不是项羽逼迫得紧,他们是不会背叛义帝的。而这些心腹股肱的背叛,让义帝踏上去长沙之路。
9 o4 o, F+ N/ `+ \/ E2 @其实就在项羽使手段逼迫义帝离开而难以如愿的时候,就是前面安排的临江、衡山二王出面相邀、实施杀害计划的时候,但二王毫无作为。义帝离开彭城前往长沙,这二王应该按约定在半道上实施杀害、兑现他们对项羽的承诺,也许项羽在义帝离开彭城的时候就会知二王,明里暗里让他们沿途动手杀害。结果二王还是无所作为,让义帝稳妥地回到长沙封地。项羽嫁祸二王的计划宣告落空。6 m. N H+ A, [$ r
4 T& U7 J- C" L- f P应该说项羽这个落空的设想还是相当周全的,义帝旅途上那些偏僻角落确实到处都是下手的地方——荒郊野岭的,义帝死在盗贼之手,也很正常啊,不容易引起争议啊。但二王还是没有动作,估计都没有回应项羽的命令。项羽可能听说义帝已经平安抵达长沙,才另外找人执行杀害计划。& Y/ J7 D5 G9 p8 i8 d
2 t1 T: L' y4 L$ R% V- _- Y5 W' S因为有这样的计划落空,因为安排了新的人选,从计划到实施的杀害地点也不止一个,所以义帝之弑的时间记的乱糟糟的。 b1 y5 b( f8 f! S
《史记会注考证·项羽本纪·考证》记载到这样的混乱,其引梁玉绳曰:“义帝之弑,此与《高(帝)纪》在汉元年四月,而《月表》在二年十月,《黥布传》在元年八月,《汉书》从《月表》,然究未知的在何月。义帝以元年四月自临淮之盱台县徙桂阳之郴,使人趣其行,不及一月可到。英布等追而杀之,则甫及郴即被弑矣。疑四月为是。”清儒看书很仔细,结论未必高明,他没有想到四月的计划没有被执行,毕竟四月安排的人手与八月执行的人手不一样。所以这样的记载至少表明四月的计划落空了,才不得不重新安排人手做这个事——四月是安排二王做这个事,八月是安排黥布做这个事,十月是黥布实现了这个事——这三个时间都有立足点。
. Q& E6 y6 E+ |3 F5 P( s% n项羽重新安排人,表明他知道前面的计划落空了,这意味着至迟八月义帝抵达长沙了,项羽立即安排新的人手除掉义帝。《黥布列传》记此事在元年八月,不代表八月黥布完成了任务,更可能只是领受了任务,然后一直到两个月之后的汉二年十月才彻底解决了义帝。那么,义帝到长沙的时间在八月或稍早。
% x& \! j- `4 Z8 o: }" u彭城到长沙用不了那么多时间,所有的解释应该是义帝在彭城抵制迁移长达两三个月。项羽没能如愿及早赶走义帝,就没有办法与精力安排对齐乱局的处置。义帝在彭城耗费三月勉强迁移,对齐是最大的支持。甚至义帝离开后、项羽入驻了彭城,仍然没有心思解决齐的问题,义帝的极度不配合,让项羽觉得非把义帝弄死不可。因为义帝在灭秦一役中表现出来的才华,一旦为敌对势力所用,则让项羽觉得可能会应付不了。给黥布下达杀害命令的时间,极可能就是元年八月,这个时候天下已经开始乱了——齐国未定,赵代已乱,汉也应该是这个月反出汉中、攻打三秦。义帝落入任何一方,都会对项羽不利。所以一俟确定义帝抵达长沙,项羽也没有时间去追究临江、衡山二王的失约,立即安排黥布执行杀害。在这个时候,杀害义帝远比平定齐国更重要。0 F3 E; W- l! P
简单描述一下义帝的谢幕:" ^6 Y3 R6 h @. N. K
元年八月,项羽给黥布下达杀害命令。
& K" H3 v2 W* ]: W1 t) F, H黥布接到命令就安排追杀计划。
1 ^" Q2 \" F; g$ l义帝知道杀害迫近,就从长沙向郴方向逃避。
7 D( c4 x. ^4 F- M8 M; K& G追杀者穷追不舍,一直追到郴,才得以实施杀害计划。, j$ H; L( f1 z5 N9 k
从地图上看,黥布所在的六安到郴的距离比六安到彭城远很多。所以实施杀害的时间要到汉二年十月,距项羽下达命令二月。然后,让项羽得到确切消息,又要花相当长的时间,估计应该到了汉二年十二月。
; g9 ^ i7 l5 M4 _" }; v% I项羽确信义帝死了,才安排击齐。所以田荣死于汉二年正月。4 }- Y$ ]+ e+ j, R4 a2 S* R% w+ u
田荣的生死取决于义帝的生死,这也是义帝的死亡密码。, o M M. R# ~
义帝更重要的密码就是菜子讲过的,勤于灭秦,疏于自保,如果义帝用灭秦的劲头自保,项羽甚至根本没有机会驱逐义帝。怎么会这样呢?义帝的心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菜子只能八卦到这个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