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80
- 主题
顾问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华林 于 2022-4-28 18:54 编辑
: E, e! V7 t0 {: m, o6 i3 X% o; d. a( W7 }4 r: M0 m$ i
一条老街,一条古巷,一座庙宇,都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一定时期的风土人情、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街,还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故事,都默默见证着新市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
# A' A# P0 s$ [ 我出生在新市古镇的一个小四合院——花园里,我的童年就是踏着老街的青石板路,伴着耒河水逐渐长大的。7岁那年,我跟随父母去了郴州一个偏远的矿山——汝城钨矿。从此,故乡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留在心中的只有那美好的回忆。2 ?0 H. N+ T& Z8 H) _3 M6 X
历史上,新市街是耒水下游一个非常繁荣的港口。是号称耒水流域“三个半口岸”中最大的码头。耒水流经这个地方,回肠般转出了360度一圈的大湾,形成了非常优良的港口,新市古镇就建在接近两里地的环形河道边。以前新市街临水一带也有湘西凤凰古城那样的吊脚楼,也有过沈从文笔下的那些风情故事,而且这里更加繁华热闹。在吊脚楼的边边,有斗篷角码头、三公庙码头、尉家码头、谭家码头、新硚码头(又称重阳桥码头)、陡码头等六个上岸码头。沿着这些码头拾级而上,就是闻名遐迩的新市街“九街十三巷”。新市古镇紧靠耒水而建由九街十三巷组成,自古就是耒水河上的最重码头,现在镇上仍然留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以及一条基本上完好的“河街”。老街上历史渊源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是境内曾经的巡检司衙门所在地。6 i/ x5 s0 z+ j
“千载沧桑,古韵依旧”。新市镇人文景观诸多,古建筑星罗棋布。在古镇,有一条长达4000米的古石板街,充满了古朴气息。老街上,商铺、街道顺水而建,街面采用花岗石条拼铺,商铺均为砖木结构,布局深两进,前店后室,铺与铺之间共垛,砖墙相间排列,采取小农经济模式经营,各类农产品、手工业品贸易于斯。作为一座拥有1500多年历史、并且筑城位置基本稳定的古镇,在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后,孕育了众多颇有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巷。这里有“六朝”古县城、巡检司衙门、六大码头、九街十三巷、曹家大屋、黄氏老屋、紫云峰、萧凤山古民居、廖氏宗祠、古天主堂、祖师殿等一连串洗却尘埃的闪亮“珍珠”,更有重阳桥,古染坊、古兵站、古作坊、驿道、凉亭、地母庙、地下钱庄等遗迹,充分展现了传统古镇商贸设施的完整性。八百秀水辉映于这个“千年古镇”的钟灵毓秀渌江画屏之上,点缀在新市这个居住抱团的千年水埠商镇之中。其中“九街”分别为:高街、 白石街、后街、华街 、正街、横街、 上街、 断街、 半边街;“十三巷”分别为:枣子坪巷、 回龙巷、 二房巷、 一人巷、二人巷、 半家巷、 斗棚巷、 有余巷、 曹门巷、夏荷背巷、 井边巷、 庆寿巷、 断街巷。这些古巷,都是历史的脐带,岁月的活化石,见证了古镇的千年兴衰。
0 C; }# ` x, m* n$ G 儿时,父亲曾带着我去老街游玩。街两边全是店铺门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好一派繁荣景象。一路走,一路看,不一会我们来到了三公(三尊菩萨)庙码头旁的大戏台。每逢三公爷爷生日时,当地庙会都要举行法事庆典,请来专业戏班子来唱戏。戏台有2个人高,台面很宽,分前后两厅,前台是表演厅,后面是乐队和化妆室,中间用木板隔离,台上的木柱和横梁雕刻着飞禽走兽,五颜六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外形是红墙黑瓦尖尖的顶,富丽堂皇,犹如一座华丽的宫殿。戏台后面有一座坟墓,说是一个演戏的人埋在这里。在我的印象中,芳草萋萋的墓前,竖有石碑,四周砌着护栏。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和传说?相传,宝庆府(邵阳市旧称)年间,有一个颇有名气的戏班子,班主姓李。一天,班主应新市乡绅之邀到祖师殿唱戏一周。戏班子里有一个名叫兰香的演花旦的姑娘,人长得非常俊美,戏又演得好,个个都喜欢她,李班主视她如亲生女儿。戏班子里,有一个唱小生的叫苏云和一个叫焦俊的司鼓同时爱上了她。兰香和苏云是搭档,常在戏中扮演夫妻,两人配合默契,日久生情,互生爱慕之心。卸妆后,两人经常相约到河边的柳树下,促膝谈心,缠缠绵绵,爱得死去活来。司鼓手焦俊也多次向兰香示爱遭到拒绝,便怀恨在心,于是,决心除掉情敌。有一天,戏班上演京剧《界牌关》又名《罗通扫北》,古代京剧表演穿真正的铠甲和重的多的真刀真枪,罗通扮演者苏云与番将王伯超厮杀时,焦俊有意将鼓点打慢一下,苏云即被对方斩于马下。戏台上当时乱成一团糟,见出了人命,焦俊落荒而逃。兰香抱着苏云,悲痛欲绝!久久不肯撒手。李班主见苏云误死,强忍着泪水极力安慰兰香。而后,把苏云埋葬在戏台后面的空地上。而后,戏班子带着伤痛远走他乡,再也没来新市演戏了。空坪、野草、孤坟,留给后人一个悲壮的话题……1972年因居委会要在老虎坳建一万头猪场,两天时间就把建于明朝的古戏台——祖师殿,夷为了平地。历经多少风雨沧桑,古戏台上所留下的历史痕迹已荡然无存了,只有古戏台下后面的草地上孤魂依旧,诉说着它悲惨的故事......
2 S7 [2 u" R- }& a 昔时,新市老街有十三条巷子,最狭的数一人巷。一人巷在正街,是上、下正街之分界线,古镇归属衡阳、耒阳二县管辖,以正街一人巷为断界,并在街中横嵌一块汉白玉石为县界。1954年该镇重归耒阳县管辖,更名新市镇。一人巷(因只能一人通过而名)汉白玉石块仍旧保留着,是见证新市古建筑群历史延续的实物例证。一人巷在正街,是上、下正街之分界线,亦是新城、新市分界线,同时又是衡耒两县的分界线。一人巷狭窄,仅可供一人通过,故名。二人对面进巷,若空手,二人尚可贴身挨墙而过;若手拿东西,或肩挑担子,则二人需各放下东西或担子,首先二人贴身挨墙过后,一人先拿东西、挑担子跨过另一人的东西或担子。二人若都挑的是谷萝那样大的担子,且担子又重,根本无法过。往往对面挑重担其后入巷之人退至巷口让路。一人巷中部,原长三十米有余,中间两面墙上,至今还留着两处曾经安装过门槛的痕迹。大约是新城县或巡检司或立县城时的官员们,为防盗而在一人巷安置宵禁门之用。正街中间,一条两人宽的小巷闪亮眼前,这是“两人巷”,始建于清末,在老街,这个“两人巷”挺多,视为一种“民俗风情”的古建筑存在,而且保存完好,让人不禁遥想当年“两人巷”行人穿梭繁忙、有礼有序的热闹场景。7 e; K6 c2 e- x; t4 ]
新市,这座风景绝美的古韵之城,自秦汉始,新市镇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市镇,人口众多,商贸云集,物品丰富,铺店林立,百业兴旺,岸上车水马龙,河中船织如梭。 清末至民国初期,耒水支流敖河、淝江驶来的船只多在新市街停泊,每晚达200只以上,东湖、夏塘的茶油,马水、安仁的粮食,及附近乡村的木材、煤炭、豆类,皆以此地为集散口岸,粮食生意尤为兴旺。民国廿四年(1935)粤汉铁路通车后,在新市街做粮食生意的仍有近100家,每天经营粮食达数千担,有的商号,粮、棉、油兼营,大商号每天可收购茶油100多担。广东也有不少商贾来到新市街坐庄收购谷米。新市街仅凭耒水之势,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繁荣水埠。商业的繁荣,促使服务业的发展,时有茶馆30多家(兼营饮食)、伙铺20多家,曾誉为“小耒阳”之称的“千年水埠、新市古街”。
2 \" y, c* X7 U1 a- U; q 近年来,新市镇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建制镇”、“湖南省中心镇”、“2017年湖南省最美乡镇”和“湖南省最具民生幸福感乡镇”,具有古镇旅游开发潜力。2022年4月7日,湖南华达文旅公司与耒阳市新市镇正式签约,打造“古城里”欢乐田园项目,让这座千年古镇再现“清明上河园”的繁华景象。“古城里”欢乐田园项目总投资9亿元,把新市的土菜文化和古镇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打造“元宇宙+古城建设+康养文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围绕“千年古城+醉美乡愁+康养耒阳”这个主题在新市镇渠塘村、洲星湾村种植5000亩樱花树和油桐树,在杜甫码头建设“杜甫樱花主题广场”,并把拥有六朝古县城的新市古镇重建,恢复九街十三巷,重现“千年古镇”的历史韵味。再用几年时间,新建的新市老街,将成为极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新市的发展和崛起指日可待! t. L" k2 R/ q. ?2 t; ]
1 c1 X w# S! {
" F: E$ R* @+ ~, U$ }9 p7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