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相关谈法律模糊性 6月7至9日高考期间,耒阳二中考点附近居民移动信号被屏蔽了。考点屏蔽信号不违法,屏蔽周边居民移动信号涉嫌违法。居民有权要求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但至今尚未有此类报道,何因?法律的模糊性或者说执法的模糊性。 高考期间交通管制、歌舞厅歇业、建筑工地停工等等,都属法律模糊性。 法律模糊性取决公众容忍度。高考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千万孩童的命运前途。在争夺生存空间,竞争发展机会时,芸芸众生感同身受,能够理解良好环境对考生的帮助,乐得助人为乐,成人之美,并因此获得心理愉悦感。起诉和抗争或许招来千夫所指,给自己增加心理负压。因此,居民能够忍受短暂的不便。如忍受不了移动信号被屏蔽,他们有权要求屏蔽不越墙。法律明文规定公民有通信自由权。人们能够忍受,法律可以模糊。 模糊性由于事物类属划分的不分明而引起的判断上的不确定性。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高考中考学业考试,甚至家长会,或有乱停乱放现象。2022年东江中学设立学业考试考点,学校附近鹿洞路和东洲路两边,甚至居民房前停满了各式车辆,现场执勤的警察也只是要求道路通畅,对乱停乱放选择性视而不见。师大附中开家长会时,桃子湖路两边车满为患。乱停乱放违法的条文是清晰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62条。警察(包括摄像头)选择性模糊。为何?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它与公序良俗冲突并不大,模糊模糊,给人方便。 执法模糊性是和谐社会需要的。都说丹东袭警事件需要反思,各种观点归纳起来就是执法人性化不够。我看归根究底是执法过于清晰,不够模糊。 清晰和模糊是一体两面,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看忍受度和公序良俗认可度。
8 e2 Q2 g+ S, P3 ^4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