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02996|回复: 6
收起左侧

寻找上架108根屋柱的三生三世

 
坛下风云 发表于 2022-8-4 12:2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u8 k0 J5 D  j0 f8 ]; M+ {' {1 [$ L3 R5 O0 S1 F
作者/曹小雨* F. \- N  `& o
2 q* l7 B* F5 W
耒阳市上架乡下庄村有一栋青石黛瓦,富丽细腻的古宅,见过古宅之人,都被其独具匠心的设计风格,神秘深邃的建筑文化所倾倒。- f7 G( V6 y" a' F" L$ I
一座古宅,一座城市的标签。它的一块瓦,一堵墙,一处雕刻,一棵草,一株树,都是一种原生态的文明文化的河流,在澎湃,在奔腾。( l7 f. ?& O0 q( j% k5 ?5 a7 C
一个骄阳似火的周末,在好友乐乐的邀请下,一行人前往上架,去探寻那108根柱子的前世今生。7 p# A6 d7 A) ?( z' E- y2 v  T* ]7 R1 Q

% f3 O* z9 l0 E  q% H- ?5 c7 q车子在一栋简陋的房屋门前停留,这里是世袭盐运使陈氏家族的第五代传人陈永芳的家。
- `% i0 M( m; z/ s  J" c8 z" J& f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看见我们的到来,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L! r+ _; _, z2 y
屋子里摆放着几件朴素陈旧的家具,寒暄间,家人递来几杯茶水,落座几把木椅。
* {( a7 g; C5 A% F' U+ z4 T  h陈老知道我们的来意,很高兴。起身到书房找出那本封尘已久的《陈氏政公房谱》,坐在他的那把藤椅上,很详细的向大家讲述,关于108根柱子的精彩故事。. b4 ^2 @0 n1 V6 A6 r
陈永芳的高祖父陈其棣(字乐堂)官拜从三品,为清代从三品官员盐运使,盐运史这个职位在古代是个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岗位,在古代私盐被当做毒品一样打击,陈其棣在当时,是该盐区最高盐务长官,负责巡视监盐务官、及盐务,审核,调整盐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是个呼风唤雨、叱诧风云的人物。
! ~. u/ m# g! ~2 G' G陈其棣的亲大哥陈琪楷则是诰封的通奉大夫(正二品官员)得到了嘉庆皇帝的赏识,是个旧时官场的清流人物,耿直自负。
, E; ~. p" P; U, C, l为朝廷效力大半辈子的陈其棣在他花甲之年选择告老还乡,回到土生土长的故土耒阳上架乡。
. ]1 K  V! u% q8 w# S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豪商巨贾,都有落叶归根的情怀,都会将家族荣誉与故乡情感寄托于建筑房屋上。0 p4 r; Y8 I: m$ _
从《陈氏政公房谱》等族谱史料寻根渊源,族谱是以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体裁,记录一个家族迁徒发展和文化精神内核的历史记录。- K  z8 e# a7 ]1 i
我们仔细斟酌族谱里面每一个字符,陈娟记者更是一字不落的认真阅读,这个年轻的女大学生,看到重要的地方必停顿下来,与大家耐心探讨,代入感很强,那个特定的空间,时代背景,起起落落的人生,繁荣与凋落的过程。一座古宅,每一粒泥土,一眼井,草木沙石,皆有自身的光辉和故事。1 G! R: K9 P2 G& q
含饴弄孙颐享天年的陈其棣出资给二儿子陈子麟,修建一栋住宅,好安享晚年,过点闲云野鹤的生活。0 ~/ x7 |, N$ w) q
陈其棣一生七个子女,四个女儿远嫁他乡,大儿子陈志恩在朝廷为正五品官员,三儿子陈志良,为中书科中书,满腹经纶,学识渊博《子麟先生肇造百禄堂记》由其亲自撰写。只有二子陈子麟,在家乡侍奉双亲,寒耕暑耘,宅院的建筑任务,理所当然交给陈子麟。
' J8 g" I  U+ K. ]  t, O$ ~经过两年的选址相地,他们看中了这块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利用流动的淝江水和猴憩仙丰富的山林资源,将居所与自然融为一体。5 x5 n* F8 k! g8 t% G$ y
建房在古人眼中是人生中重大的一项工程,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有限,建造一座房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H( {% o2 L: k3 k) |
陈子麟继承祖父吃苦耐劳的纯良美德,每天与工人披星戴月,同甘共苦,吃住在一起,挖泥,砍伐,搬石、打桩、打磨,任何一个细枝末节也不放过。- L" \: @7 _6 r1 E+ [
在他全程把关,日日夜夜的操劳下,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1 [) v- o: P9 x' n
陈子麟为人和善,侠肝义胆,乐于助人,谁家有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慷慨解囊,也从不拖欠工人的工资。9 q! s" r) {% p
作为农民的他深知生活的不易,经常施粥布善,面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孕妇及脯乳期女子,他会隔三差五送去大馒头与鸡蛋,对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他经常会送去食物与温暖。陈子麟深得百姓敬重,在当地十里八乡,称他为陈善人。- j7 d# C8 D$ w9 p$ _6 l6 w
就是这么好的大善人,因长期的劳累病逝于1895年,享年47岁。离古宅正式开工的时间,已过去了整整八年,陈子麟带着满身的遗憾、眷恋与未完成的夙愿离开人世。陈子麟兢兢业业,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人们心底扎根。 6 c7 i# I6 E( Y4 H+ g
五年后,1900年,古宅竣工,这座古香古色的豪宅,整整修建13年,乔迁之喜那天,三弟陈志良亲自为他撰写:即"岁庚子十有二月子麟先生五十初度,其殁已五年矣.家君姿然曰.斯堂之建壁草披莱.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对陈子麟的劳苦功高,给予肯定。
" R$ h( O8 Y2 Y1 _此刻,古宅矗立天地间,一身大气凛然。坐北朝南的深宅大院,山水相依,古树参天,拱桥水池,花香怡人。下砖上木的建造艺术,仿佛在听一首高山流水的音乐,此刻,置身古宅,人如穿越般,行走在陈子麟的年代。陈家的图腾和沉浮,尽管是昨夜的金戈铁马,它留给陈氏子孙,以及那座城市的建筑文化,却是永恒的。7 C/ c  v  g) N) u9 o
站在沉重的木门前,我轻轻地叩响门上的铜环,想唤醒沉睡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在鸟语花香的古宅中,饮一壶香茶,笑谈琴棋书画,枕一弯弦月,入梦。
& q4 ~2 g  f& Z' M- A- H  a+ s只是繁华落幕,飞之檐、翘之角、雕之饰,一切在一场又一场雕塑中,活成一座宅院。面前的石规,断壁残桓,石磨、木门、木窗,一件件物什,摇摇晃晃的活在人间。门吱嘎,发出沉重的叹息。风一遍一遍吹拂着银杏树,有叶片跌落在地上 ,噗嗤噗嗤,碎了陈子麟的一地月光。1 ?! o" A3 l% ]
品字形的天井,雕梁画栋,布局奇特,折射着陈家过人的智慧与深谋远虑,他们似乎早就清晰,有那么一天,世界上的人,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白山黑水中,乘飞机,坐轮船,搭高铁,开自驾,水流一样涌到这里,品一杯茶,喝一口天井的水,吃一枚古宅的杏子,读一读陈姓家族的荣辱兴衰。人来了,走了。所有关于陈家古宅的事件,在大地上,旋起一阵一阵的风雨。谁也阻挡不住前来探究古宅的脚步和眼睛。
; Z- e& P7 H, Q! d  p从窗棂木雕之美,足以证明陈子麟的煞费苦心,线条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各有吉祥寓意,每间房屋都精雕细刻,有木雕,砖雕,石雕,泥塑,彩绘,壁画,人物、禽兽、花木于一体,栩栩如生,姿态纷呈。* L# C2 [1 l5 u! G: f
散落一地的碎瓦被我踩得吱嘎响,那些个火热的,冷然的,平静的,波澜起伏的日子,在我面前舞蹈,我想我该为古宅留点什么?哪怕是一缕春风。
1 M" U1 _& o6 p# Q* r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那时锣鼓喧天的倾城故事,早已淹没在落落风尘中,不知所往,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生命,会变得纯粹且干净。
1 F. J7 M) A: D! S" q5 F清朝末年,整个中国陷入混乱的硝烟战火之中,乱世里的人真的身不由己,仿佛要把所有的硝烟过尽,才可以换来片刻的安宁,陈家这一封建朝代的名门望族,也随着时代的洪流而逐渐家道中落,108根屋柱在战乱中遭受摧毁和洗礼。# H  g  B7 u1 r+ f; @
民国初年没落的贵族家庭数不胜数,他们从宾客如云的盛景刹那间跌入无人问津的角落,属于他们的绚丽时光,如今成了别人的风景。
. m8 k( V5 B* t% F; z1944年八月,耒阳沦陷,日寇到处大肆烧杀抢掠,奸淫,所到之处,民房被毁,鸡犬不存,死婴载道,老弱殁于沟坑,耒阳人民遭受日军践踏蹂躏,长达一年之久,108根柱子房屋里的古董,宝物,被洗劫一空,大院粮仓被烧毁,房屋主体被大肆破坏。
0 f& f% Q) H1 H5 C* N* T+ p, N一场战争,结束许多人的生命,也让许多人如获初生,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一次收复河山,不是踏着千万人的尸骨,从古至今不曾改变。
. R' I& j4 [8 r*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稍作修缮后的大院,被国家征收做粮仓,供销社,人民公社,医院,学校等……。+ w0 t: @( r# j9 x3 e" P! G
同年,陈家后人陈宏洪(陈永芳父亲)率家人搬出大院,陈永芳的父母抱着襁褓中幼小的永芳被驱逐到寺院居住。
0 U. M5 }- w) u9 N( r2 a第二年,陈永芳的父亲因急火攻心病逝,这个背负着七零八落贵族血统的未满30岁的年轻男子,他在新旧杂陈的人生路上进退两难,一生没有摆脱祖上遗留下来的风气,还不曾扬帆远航,就已迷失方向,人生画上句号。
3 B' E- v: i& H5 R每个朝代的改头换面,都会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疼得无法呼吸,无檐遮身,生不得宁静,死不得安生。一个人的贵贱,又岂是你能选择的,正如陈永芳老人说,他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的命苦。! X8 B" Q$ W6 Z% R$ _) a- |1 d  `# B
陈永芳,颠沛流离大半辈子的苦命老人,算是簪缨世族、豪门之后,可短短的数十载,所有的荣华被一场风吹的荡然无存,人生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安稳,困境之中,唯有自救方能解脱。
4 G- o2 E! Y# f历史就像一场散去的戏,从遥远的回忆中走来,气焰熏天的繁华在时代的夜空久久回荡,不肯退去,就像我的好友王美洪写的诗:
9 d: D$ v4 P0 G+ \5 E在下庄,有七十二峰簇拥
' ~, \' \6 m* V" q8 P3 K& v若把心融入一个古村+ @# \' u1 g7 p( `: L
便可听到打马而来的蹄声( d8 ~9 _' S5 T& Y% `
下马拂去风尘 我心安宁9 d$ `$ @: Q! N4 y9 x1 Z/ C
在布局精妙的微式建筑中$ Z2 i' D) E! d# s6 W
沐浴古香古色
8 g, \) _- T, p2 ~面向天井 如果心空够蓝
& Q  n% Y, v% q1 b' K6 h可以与梦对语% {2 Z+ h1 q# \
如果有雨
2 o& Q1 F! ^9 v. E, I% [可以聆听飘摇日子里施粥的故事
  B2 @  i/ \% A! @5 w2 X; P……( d/ p# A4 L4 p: D* L+ F
这座美丽的古宅,宛如璀璨的星辰,划过上架的高空,留给后人无穷的追忆!
mmexporta3e2b754f86136b7bcf77702d3777165_1659586872578.jpeg
mmexport838e17856d037bfac8766649729fe76f_1659586867338.jpeg
mmexport63f0b225e9237a06f15fb98dada4f8b6_1659586847896.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坛下风云 发表于 2022-8-4 12:3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简介 曹小雨,生于湖南省耒阳市,醉心于诗歌、散文,热爱舞蹈,古筝,抖音短视频,酷爱旅游,作品散见于耒阳各知名网媒,耒阳日报,衡阳日报等,不惑之年,不求奋笔疾书,翰墨四溅,只要摊开一卷素纸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求从青丝到白发,伴着唐诗宋词,守着岁月静美,煮茗听雨,看花开花谢。
mmexporta16905472e4da644941d377315913715_1659586882619.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坛下风云 发表于 2022-8-4 12:3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查阅古建筑的历史
mmexport1659587559389.jpg
mmexport16595875539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坛下风云 发表于 2022-8-4 12:5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精神风貌
mmexport16595888081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坛下风云 发表于 2022-8-4 13:4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精神风貌
mmexport16595888081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