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779
- 主题
高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三教九流,七十二行,行行要想优胜,必须要有下列几条:
) P. t8 O5 F$ M( U9 e6 W! e 第一必先与众生有缘。有了缘,无论说好说歹,都乐意听,也能接受;没有缘,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他总是漠不关心,这事情,在一般人情中说话的时候,都能体会得出来。$ R* P0 f4 K, k; M) K
第二要有学问,这是当法师必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无论世出世间的学问都要有,不然说出话来,一则没有理论依据,二则也没价值。当然,不识字上堂说法的人也有,不过他所摄受的是另一类人,不是很普遍。至于我们学风水学者,必须要学习风水学知识,融汇贯通实践,才能起作用,才能造福自己及子孙后代和他人。" V; G- D% b9 Z6 e
第三要有辩才。说话要利落,对于讲解一个问题;或发挥某一种見解,分析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反正都有理。让听的人,能够从从容容的听过之后,容易领略,乐意接受。佛教里有四无碍辩一个名词,四无碍辩就是法、义、辞、乐说。法、就是名句文所诠的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理。义、就是名词或理论中所含的意义。辞、就是解说名词或演讲义理时所用的语言和辞句。乐说、是按照众生的根性以欢喜心来摄受对方,用很委婉的言辞来告诉他;教导他,让对方不知不觉的浸化在欢喜的心情里,接受你的劝导感化。这四种无碍辩,一则能够应机,二则还能够契理。
5 K$ G& i( h: o% a 第四要有仪态。一个人,能生成一个好的人样子,相貌堂堂,谁见谁欢喜。所谓"面上无嗔供养具”,在未接谈之前,先对你的仪容,就生起了恭敬。尤其出家人,讲究庄严威仪。例如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人们看到他的福德相貌,就生起了敬慕心。当法师及风水师的也一样,如果有一副好的仪表,在大众场合里,要占很大优势的影响。有时候,不用你去找别人说话,别人也会找你去接谈的。不然,如果你小小器器,畏畏缩缩,在对方纵然能和你接近,或听你的教化,首先他在心里,要存一种轻视的心理,这样对双方来说也是一个欠缺!最主要的是福德因缘,所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弘法(包括风水师)于此,就是这个意思。
! e6 p# u7 N+ ^0 W 上面所说的缘法、学问、辩才、仪态这四个条件,也可以说是四种美德,是当法师及风水师的必需具备的。在这四个之中,如果缺少任何一个,那是白圭之玷,不能算完美。具备这四种美德,再于经历上、行持上、来渐渐培养自己的德性和名望。当然,当法师及风水师并不是为了名望,可是,一个人如果德性培养到了家,名望也就立杆见影的随之显现出来了。3 V0 K* [! y- b
予说起当法师来,真是惭愧的很!早年无知无识,不晓得佛法的真谛,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可说连居士都不具足,建修庙,风水学就是东参西访而已,平素人以大师之名来称呼我,我也马马虎虎的答应;可是自忖德薄慧浅,滥竽充数,混食佛门与风水团队。只潜心多培养几个人才,一来满自己的愿,二则也能在社会上宏扬佛法及风水学。况且培养学生,不知道培养讲经说法的人才,培养一般赶经忏的人才,因为专门赶经忏的人,知识水准太差;当学生的,只要他求几年学,受过教育,有点知识,办起事来,就可以学点拜忏知识,这是我的经验。风水学上成立了《耒阳市易经研究会》,开始时没经验,讲他们自己想讲什么课就讲什么?后来各师各教,水准良莠不齐,思想难得统一,还又不好学,所以,任何形式的易学研究会都不尽人意,只好退出。心里抱愧得很!! r& C# Y6 d7 a! f+ ]
但是,希望见吾拙文之后,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的仁者,寻求善知识,勇猛精进,发愤学习,不再像我这样抱愧!2 C- s. V. H8 j9 d& q& F
4 C7 ?/ b2 @6 a1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