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4 u% A+ o$ d7 Z% _9 V9 ^+ X
) r5 ?# Y5 i+ M0 `北宋时期,愚忠的朱勔为了炫耀自己曾经被“徽宗皇帝经常用手抚摸过”的锦袍,于锦袍上面用黄帛缠绕。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他在内宫饮酒,徽宗皇帝亲自握了他的手臂,朱勔就把黄帛缠在臂上,在与人交揖的时候,这一个手臂居然不动,表示说这只胳膊刚刚被皇帝拍过,俨然一幅受宠如惊的模样。, ?1 S* q: `* p( V
与朱勔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中下、中中、中上”,该官吏在整个事情处理当中表现出奇的安静,表现为宠辱不惊。
4 l' N- r& w' i2 l) S8 h2 Y两个历史典故同为意想不到的收获,表现的却天差地别。近日,某市对本土企业家们表现的特别积极,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推心置腹等,使出各种浑身解数,对企业家们几乎是“仁尽义至”。与以前“冷眼旁观、不理不睬、置若罔闻”形成天壤之别。这番操作让企业家们简直模棱两可,有人受宠若惊,但也有人麻木不仁、不置可否。: D! P3 a [* Q: ~; B
其实这次表现的特别积极,背后的原因让人有点啼笑皆非,原来“上面”要来摸底,对于企业家们来一个真实摸排,对上级领导们是否满意,或者其他的意见之类的问题,要如实向“上面”反映情况,也就是对领导们“好评与差评”的两种选择。
0 ?& J1 y+ Z) V3 J" ~0 |为防患于未然,领导们果然对企业家们“恩威并施”,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番五次叮嘱要“权衡利弊”,面授机宜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给一个“好评”了得!, w" F; I8 v: U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如此操作到让我想起一个成语叫做“此地无银三百两”。既然领导对本土企业如此关怀备至,不必要大费周章地频频示好,这样反而让企业家们真的有点“受宠若惊”,一时无可适从。0 ?9 c d# {( o' v4 A8 s% ~
' F. n3 G3 A) n9 d5 Z3 R$ l+ D
如果真想让企业家们“好评如初”,倒不如一改“口惠而实不至”弊端,来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此则让民三呼“青天大老爷,万民之福祉”!企业家更是“感激涕零,受宠若惊”!岂不两全其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