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鹏飞 于 2022-11-26 21:10 编辑 : W# ?+ `5 F* d2 N* S h9 j
9 v% b. I) v2 T; \: {* ]8 r
城区的发展变迁 # \6 [- J1 f; T2 F; [+ p. f
旧时代的耒阳县城东门至河边,西门至现在新华大酒店(群英路四眼井),南门至南正街现人民路,北门至化龙桥(现武装部)。县城四周都修建了城墙,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城区最繁华的是南正街,这里有百货商店,副食品商店,南外街很冷静,没有商铺经营。次繁华的是东门江下,船运货物在这里装卸,特别解放前基本上是水上运输,东门江下是人流如潮。西门以外现在的工商银行、金山市场全部是农田,从四眼井沿五一路往灶市方向只有现步步高对面有一家朝晖商店,现新都康年是五十年代建的汽车站,汽车站对面有耒阳饭店,一直到灶市公路口有一家百货商店。五一路是原107国道,两边的建筑物比较少。沿途基本上是农田,从现体育路到白沙路,这里的农田是国家管理,是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水产品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防治站,动物防检站、畜医站等。其他的土地是当地村组的集体用地,多为水田。往北至现在的大桥路以外全部是农田,往南至金南、聂州的土地基本上是菜地,灶市的沙头、零洲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以蔬菜为主,当时这里的蔬菜供应到了郴州市区,是典型的以农为主的县城。那个时期是计划经济时代,布、米、糖、油、蛋等一切生活物质用品必须凭票供应,农村户只发布票、煤油票,城镇户口的(俗称吃国家粮)发布票、煤票、油票、肉票、豆腐票、糖票,米、油定量用供应手册,吃国家粮的由国家定量供应,吃农村粮的由自己的生产队根据农业生产所获农产品按出工的工分和人口进行分配,两者户口有天地之别。因此城区供应商品的商店就很少,农村里一个乡镇(公社)一般都只有一个供销合作社,一个粮站(仓库)、食品站等,他们把农产品从农民手里收购,把日常用品及粮、肉等进行销售。计划经济时代,市场很单一,价格稳定,气氛死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安于现状,很多人均在自家门口工作生活,没有机会到外面打工赚钱,社会稳定,物价稳定,人心安定。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开启,从此,农业、工业等各行业不断地进行改革,促进了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生机,人们不受计划经济的束缚,耒阳和全国各地一样不断改革不断发展,这里只谈谈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发展主要是路的发展,路为水,水为财,路发展了城市才能发展。 (一)、公路:
U) R$ d. v6 C) E" T% e1、107国道: 1924年(民国13年)6月勘测设计,1926年(民国15年)3月动工,1927年(民国16年)8月衡阳至郴州段速建成砂石路通车。是107国道的前身,设有耒阳、梧桥铺汽车站,樟田圩、小水铺售票所。1973年砂石路面修为柏油路面,当时从五里牌到现在的神农路、大桥路、五一路至红眼塘的城区路段,在灶市火车站南头五股道地段有火车进入五股道的地点装卸货物,遇火车装卸时间,公路两端封闭,汽车不能通过,要等火车作业完后汽车才能通车。堵车是经常的,有时堵上几个小时,那时车辆很少,堵几个小时也上不了百辆车。1984年10月成立了107国道提质改道指挥部,1985年2月动工,将107国道城区路段改由五里牌、锡里、南岭、灶市联平至红眼塘。107国道全面扩宽拉直,修平降坡,按国家二级公路的标准建设。1988年11月107线耒阳段全线竣工。 2、356国道(原320省道,称三南公路): 1931年(民国二十年)12月测量设计攸县至耒阳公路,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动工,1937年(民国二十六)竣工通车。路面为砂石路。 1954年7月耒阳至常宁公路第一期工程动工,1967年竣工通车,当年9月耒阳城关至灶市通行公共汽车,是耒阳公交车之始。 3、煤矿公路 1954年11月小水至新生煤矿(小水至黄市)公路竣工通车,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公路。 4、机场公路: 1956年8月早禾冲至枫冲公路动工,1958年竣工,是耒阳境内第二条公路。 5、其他公路: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全耒阳范围的公路建设不断增加,公路逐步形成网络。1982年12月,全县7区2镇、45个公社及厂矿、部队全面通行客车,营运线路517公里。 6、城区公路: 真正的城区公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只有五一路,此外只有四眼井往南到宾馆(现国土局),往北耒师附小门口至人民医院现大桥路,还有从城关镇门口至二中,从耒阳大桥两端往一中几条简易公路。那个时候,只有湘运汽车站有车辆,后来成立了粮食部门的粮运车队,煤炭部门的煤运车辆,其他的单位和个人就没有车辆了。县委政府机关只有两台北京吉普车(车身是铁皮,车蓬是帆布盖顶),一辆生活车,县委政府一级的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一样都是到湘运汽车站坐班车外出,城区既没有路也没有车。 五一路: 1958年12月,将西正街两侧拆迁,从南正街起到西门口(现工商银行)止,经过县委机关大院正门,修建了一条宽32米长800米的公路,命名为“五一”路。 107线于88年改道绕过城区以后,五一路成了城区道路,1991年2月份进行了道路拓宽、修直、拉平及下水道改造工程的建设,当年12月份完工,建成的路34米宽,其中车行道24米,人行道两边各5米。 城北路、西湖路: 1992年勘测设计,1993年动工,大桥至西湖路口1995年完工,西湖路口至灶市段1996年完工。这两条路的开发建设是政府给政策,开发商老板出资金,由开发商修路,道路两边的地皮给开发商作为投资回报。城北路由私营企业修建,西湖路由市经济开发区修建。这一投资建设的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当时的口号是“老板发财,城市发展”。“城市出亮点,领导出政绩”。利用这一模式大面积的开发建设了城市道路,加快了耒阳城市道路的建设步伐。 1992年4月成立了耒阳市经济开发区,在开发建设了蓝天市场后于1994年开始建设西湖路,1995年完工。西湖路还从五一至拥军路区间,原是一座山,2010年开始挖山平地,2012年建成通车。 神农路、群英路、蔡伦路: 利用城北路的开发模式,在90年代末期修建了神农路、群英路和蔡伦路。 城区其他道路: 2000年初期,城区道路开发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几年时间先后建成了金华路、金桥路、金阳路、体育路、蔡池路、沿江路、德泰隆路、五梅路、文化路、白云路、蓝天路、白沙路、大桥路等,不到10年的时间,耒阳城区面积发展到40平方公里。在城市道路开发建设当中,城市确实发展了,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滋生了腐败。如体育路的建设按原规划从五一路起交接于蓝天路接107国道,因为蓝天路于90年代末期由市开发区已经建好,若交接于蓝天路一是开发面积减少,二是按原规划的路线百里塘、栖凤园等拆迁面积增加,而且栖凤园段土石方工程量很大,改由现在体育路的路线施工建设,距蓝天路不到100米,接107国道(城西中路),开发商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因此就形成了蓝天路由107国道只接到白云路,金星路由国际酒店在五环星城路口与发明家广场南路错开,没形成十字路口,这是官方为了保证开发商的利益所致,将永远是钱权交易的见证。 还有金阳东路、群英南路、西湖南路、五梅北路等几处断头路(所谓断头路就是这些路中只有一二百米很短的距离,因为拆迁的问题,道路不能通车)。2014年至2015年期间由四大家主要领导包干,一个负责一段,才全部拉通,解决了不能通车的问题。 武岭路、武园路是2013年建成通车的。 耒阳大道:耒阳大道是武广高速耒阳西站的入口线,建于2001年至2008年。 迎宾大道:这是耒阳高速公路的联络线,2000年建成通车,2014年提质扩建,拉直加宽。 7、高速公路:①湘耒高速:1997年9月,湘潭至耒阳的高速动工,2000年12月26日(伟人主席诞辰纪念日)竣工通车。 ②耒宜高速:1998年10月28日耒宜高速奠基,2001年12月26日竣工通车。 6 X% u* t9 ?6 E/ P" R9 W7 Y
, u; a# o4 x$ X+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