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坛下风云 于 2022-11-27 10:58 编辑 9 V; L5 x$ N' f" u" y$ | ]4 Z
2 B1 C% O1 H6 ^ F7 h+ t
作者:罗范懿$ [1 y9 t0 q2 n W& |2 A
这时正有一位大嫂扶一位手脚负伤的职工向我迎面走来,她很惊讶地问我:“你是什么人?怎么进来的?这里都是不准拍照的呀?”5 T8 O5 S: b/ `! r8 Y/ p8 X. s
; d) ~1 I. _, n- t5 @& X# R) r我马上回答:“重走长征路的,就这么从厂区进来的,绝对没有进你们的生产车间,只拍了这墙上的好人好事。”
6 r' `$ r a0 S1 f
) A; |7 s d' v) N1 l她对我笑了笑,指给我去办公大楼的出处,叫我不要再拍了,等下会没收的。我说声谢谢,这才发现车间的门上都有“严禁拍照”的牌牌,赶紧离开厂区。
$ u. [3 d) T: ~; y! V/ [* r5 ?: x. h
进了公司机关,瞻仰了“国酒之父”的周总理一手叉腰的全身雕塑:
) e! g9 P% J s% {( i/ T9 Z- E$ T! r5 @6 m9 h, E( T- m
坐了十几层的电梯进入贵州茅台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和《茅台酒报》执行副总编谭定鸿可以作证我没有让茅台喝醉,见他时,因刚在厂区有过偷拍,脸上剩有的酒红色也没有了。谭部长叫总经理办给我的本本上签章,他送我一整套去年的《茅台酒报》外另加几个宣传茅台酒的精装本,还派人带我去“国酒文化城”参观。2 b4 @0 w2 T3 j
/ q5 ^% u5 T4 Q& D
我可进入最高层次的酒文化圈,荡漾酒的文化海洋,让我醉了:一个典雅的苏式园林,碧玉点缀在厂区中心,正与红军四渡赤水做纪念碑遥遥相望;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酒文化的来龙去脉,从酒沿自于果汁开始,从汉武帝称茅台为(构酱酒)“甘美之”开始,从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酒杯开始,从“女人酒”性别特有酒的文化,从各民族酒的民风民俗,礼节礼仪,“酒仙”李白,“杯酒释兵权”典故,红军四渡赤水饮酒壮神、洗伤的群雕……以大量的群雕、浮雕匾屏、书画、实物、图片文化从各种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酒业的发展历程及酒与文化、政治、经济、民俗的关系。专家评说为“国内独一无二、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内容最翔实的一所‘企业博物馆’”,并成为“世界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荣获“世界之最吉尼斯纪录”。( A2 _, t0 \1 F3 q; j! [& _7 @
8 h! }( _: U' p4 i. G茅台酒厂,影响和支撑着茅台镇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茅台酒厂,支撑着全市财政的50%以上。2003年,茅台酒厂还终于实现毛主席生前提出的突破一万吨大关!4 A% N* s5 ?) E
) Y" J1 Q$ O3 f: \" q' G
茅台镇和茅台酒厂依托“茅台”服务“茅台”,厂、镇厅级和科级单位没有级别障碍,同心协力,共同打造世界名镇!& l, A; K1 B' w ?& F* S
[; ]4 c+ j. X, k& |# F他们打造世界名镇的思路有“七个突破”:
" n8 p/ ^4 f! c8 _% u; ~2 x8 ~3 b' s1 ^" l# v
一抓思路的进一步理清和规划的进一步审定,突破思维过于幌动的屏障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b/ y' k# C; `. {
7 c" n3 `/ u& g {7 I
二是抓以人为本,突破素质障碍。
' f, H9 a1 [' ], Y6 W+ T$ W- V8 r. \- G; R
三是抓服务企业,突破企业的规范升级。, K0 t+ I4 }$ E! d( f# @
2 U6 |+ o" m# g! T- @& X) e& f
四是抓城市的改造和扩容,突破人口的转移。
) m0 v5 O4 A# t# V
: z4 _; f9 x+ r/ U3 j. J五是抓以路为主的设施建设,突破城乡时空差距。3 w2 {; N! @" l' }8 f, F
. L7 e6 i' ~% `8 n3 y- L) r六是抓“两高一优”农(牧)业,突破传统农业向示范农(牧)业观光农(牧草)业的转化。+ N. ^+ X/ I4 S1 k
4 Y3 T" l) L: K七是抓人口、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破环境秩序的协调发展。
1 ]4 c D( |. h/ H1 v3 S$ e: s, P
我醉了!茅台镇似乎也醉了!
( ?6 x# L2 F) z. G' \2 P$ r# }+ S& h/ N) N. \9 l1 t. o4 H
我醉了,得益茅台政府用茅台一醉方休之后,巧借茅台酒的冲劲又一醉不休,闯入了国酒茅台酒厂酿造车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参观茅台酒车间的外宾”,抢拍了茅台精神和茅台怎样酿造茅台酒的“祖传秘方”……6 I* p" F) Z. h" D3 k
I0 w+ i! E) p8 _# {
茅台镇更是早就醉了。但我们怎么来把握在醉与不醉之间、糊涂与不糊涂之间,这个醉酒的科学的度难把握却一定要把握,我认为谁把握这个度,谁就把握了科学,谁就会成功。红军长征三渡赤水过茅台,毛主席的“佯动感敌”就是四渡赤水把握醉与不醉这个“度”的最经典例证!
8 t# I% E' X& x! I4 q- W& n- V U/ \7 ~, z: X8 _0 p7 _
酒是文明的种子,首先在于提神壮胆,回归真实。我尽管醉了,但醉中有醒,我还清楚地记得茅台镇上的居民向我们长征人反映了一些困难:居民在拆迁中的遗留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关心不够,一户居民按合同应给25平方的住房面积却只给了5平方,一家3口5平方如何生活?可是事情已拖了9年了,老百姓为这住宅的事打官司已花费了上万元的资金,因有权人干预,至今迟迟未果。余不一一……9 D1 m9 d2 R: q# h+ ~! M
' V8 D: E/ {0 ^3 |6 }/ {9 X, h
我们醉于发展,但时时事事要醒在老百姓的身上……这又将成为美酒河的酒镇发展神来之笔!4 D7 ?0 x0 p; U8 k/ D ^
8 y* r* |9 y0 r( o
十年后,2014年的11月22日,我们一行4人来到了茅台镇。今天是张家祥书记的70岁大生日,人生“古来稀”大生日在长征路上过,他说“三生有幸”。
$ S" p `( U! |% i8 A7 d% G& E ` U
今天我一定要给我这入党介绍人在长征路上过生日好好助把兴。我未到茅台前就刻意同茅台镇原接待过我们的镇党委办公室主任曾凡立打通了电话,他已是副镇长兼茅台古镇文化产业园副主任。我电话里一提及“湖南三根铁拐杖”,他就记起了,时光老人把我们都雕刻了十年,见面握手久久不放,总想要找到对方十年没变的那一点点?
: h8 T* v7 G0 P, w$ Q$ [
1 r7 g" X$ i& y+ s+ m' ?十年前,镇党委在政府食堂盛情接待文化长征“三根铁拐杖”,十年后还是在这个位置,只是方桌子换成了圆桌,曾主任作陪换成了曾镇长作陪。7 V' a" K7 L8 S8 w
& Q% G8 L: J& W) \: x
十年的话匣一打开太难收。我今天借茅台镇政府中餐设宴,尽量把主题放在张书记身上:为入党介绍人“古来稀”之年,庆生;为入党介绍人培养“新党员”重走红军长征路再送一程,喝彩。6 \2 t$ X# b* D: T
& I! v9 W% Q9 a, p q4 i
作者:罗范懿(中国作协会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