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21176|回复: 2
收起左侧

学校与教育杂谈(二)

李鹏飞 发表于 2022-12-19 19: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放以后
   师与校
   1949年10月7号耒阳解放,解放初期,耒阳开展了扫盲运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各地各行各业进行扫除文盲的教育,利用湾村的祖堂正屋或公共场地办夜校,凡有文化能识字的人都来教,不论男女老幼都来学,提高了识字率,大面积的扫除了文盲。1956年后逐步创办了“农中”即农民中学、农业中学,到 1958年办了21所中学,300多所小学,还创办了耒阳师范(当时郴州行政专署办了郴州、耒阳、宜章三所师范学校),21所中学分别是,耒阳城区有一中、二中,三中在新市,四中在马水,五中在东湖,六中在三都,七中在夏塘,八中在大义,九中在南阳,十中在竹市,十一中在大市,十二中在龙市,十三中在公平,十四中在龙形,十五中在磨形,十六中在仁义,十七中在余庆,十八中在集贤,十九中在哲桥,二十中在坛下,二十一中在淝田。这些学校多数是寺庙改建的,很简陋,有的还未挂牌,有的只有几个老师,有的只有十几个学生,到了1962年随着公社的变迁而调整,1963年为十四所中学,一、二中在城区,三中在新市,四中在马水,五中在东湖,六中在三都,七中在夏塘,八中在大义,九中在公平,十中在仁义,十一中在余庆,十二中在哲桥,十三中在坛下,十四中在淝田。1969年又成立了十五中在小水,这些学校多数是利用地主的庄园或湾村的大厅屋逐步建成的。整个60年代的学校都条件简陋,没有像样的教学楼和教室,没有操场或运动场,没有教学仪器,黑板都是门板改的,粉笔都不够用,老师也不多。中学的入学率只有20-30%,小学的入学率只有60-70%,,70年代,县办的15所中学基本正常开展招生和教学,当时的教育,是走“五七”道路,学生以学为主,也要“学工、学农、学军”。学生自己打砖烧窑,学生自己平整基地,做好建房的一切材料准备后,由公社组织工匠砌墙把教学楼建成,改善了教学条件。1972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主抓了教育,后来又反击右倾翻案风,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1976年邓小平再次复出恢复工作,于1977年8月恢复停止了10年的高考。当年采取“自愿报名,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统一高考招生,当年十月份开考,1978年3月份入学,全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学校教育工作正常开展,步入了正常的教与学的轨道。到1983年各学校再做调整。通过勤工俭学逐步改造修建形成了学校,学校的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则工作积极性高,劳动热情高,都严格要求自己,那个时期有文化的人都是富裕家庭的人,富裕家庭都是成分较高,就农村来说最高的是地主,然后是富农,再是富裕中农,还有下中农和贫农等。50年代家庭成分高,有点文化知识的讲课当老师还是可以。不能当校长等做领导层面的工作。50年代末期 “反右”以后,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或有文化的知识人打成了“右派”,以及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家庭成分高,出身不好的人是完全不能当老师的,从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中期,县级的15所中学,一般是不正常的上课。很多公社的中学只办了初中,没有高中。六七十年代后耒阳的省地厂矿都办了子弟学校,如白沙矿务局还办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子弟学校,红卫、南阳、白沙坪、新生等煤矿、湘煤六处、灶市钢铁厂、耒水运输公司、湘勘一队140大队,都办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校。驻耒部队办了欧阳海小学、枫冲小学等。所有的学校都是走“五七道路”,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学校都有农场,学生都要搞农业生产劳动,特别是1966年5月份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6年采取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教学方式,学文化是次要的,政治思想是主要的。在这个十年中,1966年停课闹革命,1970年复课闹革命,以及“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学生都是在搞政治运动中度过的。
   同时所有的毕业学生,城镇人口的一律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农村户口的一律回家务农。当时口号是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伟人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那个时期整个50年代出生或40年代出生的人都刚好赶上,每个人都经历了这样的生活。到了70年代后期,各公社的中学都逐步恢复工作了,有校舍、师资,有教室有食堂。个别大队的学校办了初中班。因为1977年恢复了停止十年的高考招生,耒阳和全国一样教育恢复常态,到了80年代初期,县管的十五所作了小调整,三都的六中改为第一职业中学,坛下的十三中改为第二职中学,十五中于1979年停止招中学生,作为郴州师范耒阳分校招收参加高考的中专师范学生。招收了两届师范学生以后又办成了耒阳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前几届的成人中专学生大部分都到乡政府当干部,成为了公务员,到1996年耒阳职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狮子岭东侧(现西湖路边)创办时,成人中专学校就基本停止招生了,学校给当地老板租用在办工厂。到1983年,县里的15所中学重新调整排位。一、二中没有变动,原城南中学更名为三中,校址在现蔡伦纪念园的大门口,1987年择址于现三中校园兴建。原城关中学即灶市中学更名为四中,校址在原址即现四中没有变动。五中在新市,六中在马水,七中在东湖,八中在夏塘,九中在公平,十中在仁义,十一中在哲桥,县(市)管的只有这11所中学,各公社办一个中学校,县(市)管的11所中学招收高中学生,公社的中学只招收初中生,直到90年代末期维持不变这个局面。本世纪初,教育改革(1999年国家实行“双轨制”),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再分配工作。毕业生面向市场自主择业,国家机关政府部门招录员工一律公开考试,笔试、面试同时进行,择优录取,从此开始县(市)管的只有一、二、四中招收高中生。其他学校一律只招收初中生。耒阳师范在2006年招收中专学生,后招收自费的初中学生。这时民营学校应运而生,最早的是振兴学校。然后是灶市中学出让给耒阳严塘姓陈的台胞陈鸿鹄创办了慈晖学校。正源于2002年动工,2003年招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招收自费高价学生。同时一中校园的杜甫中学只招收高价初中生。二中学校办广湘中学招收高价初中生。均为“校中校”。耒阳师范办冠湘私立学校招收高价初中生。到了2010年国家禁止公立学校办校中校,一、二中学校只办高中没有招收初中生了。2009年,师大附中耒阳分校创立,于2014年招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招。2012年在锡里(107国道旁)办了一个公立实验中学。本世纪以来,各地民营学校如雨后春笋,到处建校,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一样成了土豪及绅士发财致富的产业,长沙的雅礼、长郡、师大附中等公开向社会招收学生和老师,优质学生逐步挤往长沙等学校,耒阳城区的小学一个班达到了近百名学生。农村的小学一个班里有的不足10个学生。为了消灭大班级,把学生人数控制在50~55人。因小学六年级的班额调整引起风波,2018年9月2号,耒阳上演了家长和社会人员起哄围堵107国道,向市委政府抗议的事件。这个事件过后耒阳的教育工作及学校建校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中央派来了工作组,进行了督导,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新建了若兰小学、中豪小学、顺湖中学、欧阳海中学,扩建了实验小学、水东江中学、水东江实验小学,紫荆府小学,东鹿小学、西湖学校、铁路园学校。五里牌学校(原三架中学)配建了雅士林、天玺湾、东兴三个小区的学校。城区的学校得到了暂时性的增多。

1 Q6 ]" `: K0 ~( Z4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洗清秋 发表于 2022-12-24 10: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办教育。在民房里教学,减少文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狗 发表于 2022-12-24 15: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教育变成为资本和权力的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